趙麗紅
摘 要:優秀教師尤其是頂尖的學科帶頭人、穩定的中堅師資是高校“雙一流”建設的主力軍。而獨立學院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長期處于積貧積弱狀態,本文梳理了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對策建議,以期對獨立學院整體學術科研實力、教育教學水平與質量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雙一流;獨立學院;師資隊伍
2015年10月,教育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強調轉型高校應明確類型定位和轉型路徑,即“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突破口,根據所服務區域、行業的發展需求,找準切入點、創新點、增長點,制定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1]。獨立學院的辦學定位是應用型本科,實施應用型本科人才教育活動,符合國家關于高等院校應用型轉型發展政策導向。同年11月,國務院發布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鼓勵高校打造品牌專業、實現特色發展、爭創世界一流[2]。2019年4月,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一流專業建設熱潮在高校全面鋪開。獨立學院作為應用本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雙萬計劃”賦予了獨立學院追求“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創新發展”新的歷史機遇[3]。
一、師資隊伍在“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性
優秀教師是高等院校教育質量提高的核心,師資隊伍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整體的學術科研實力、教育教學水平,尤其是頂尖的學科帶頭人、穩定的中堅優質師資、高端的教學科研團隊,更是高校“雙一流”建設的主力軍。師資隊伍的工作的能動性、改革的創新性、眼界與視野的前沿性,對于高等院校追求卓越、爭創一流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說,一流的師資隊伍是一流大學、一流學科,一流學院、一流專業建設的核心和支撐。因此,在獨立學院實施“雙一流”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二、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
1.結構不合理,含金量不高
獨立學院師資隊伍主要來源于母體高校教師、退休教師、自聘教師,即主要由專職教師、專任教師、兼職教師三部分構成,但目前獨立學院面臨專職教師過少、兼職教師多而不穩定等問題,且教師年齡、學歷、職稱結構不盡合理。教師年齡呈現出兩頭重、中間輕的沙漏式分布形狀;教師學歷、職稱分布上以碩士學歷,中級及以下職稱為主,師資含金量不高。
2.人才流失嚴重,智力支撐乏力
獨立學院在國家政策扶持、教育資源投入等方面無法與公辦院校相比,在引進高級人才方面的競爭能力較弱,同時,該類院校自身也存在學術氛圍不濃郁、學術工作環境較差、薪酬待遇較低等問題,導致教師對獨立學院前途發展沒有信心,對自身未來感到迷茫不安,因此,獨立學院的教師往往將其作為選擇更好工作機會的踏板,一旦有更好的機會,就更會義無反顧地離開,最終使得獨立學院在“雙一流”建設過程中人才流失嚴重,智力支持乏力。
3.科研能力相對貧弱
在高校各項評估工作中,教師科研實力無疑是影響高校排名的一項重要影響因子,教師科研能力更是被直接解讀為教師承擔項目、發表論文、撰寫著作等的數量和質量。眾所周知,獨立學院目前的師資隊伍主要為碩士學歷、中級職稱以及年輕的教師,其科研實力與公辦院校師資不在同一水平線,因此,相對于公辦院校而言,獨立學院的教師科研水平都非常低下,科研成果數量相對較少且質量也不高。
三、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對策分析
1.構建和諧有利的內外環境,是師資隊伍建設的基本前提
第一,獨立學院師資隊伍的穩定、綜合素質提升,離不開上級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扶持和資助。因此,獨立學院應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逐步縮小與公辦院校差距,為教師發展營造公平平等的外部發展環境,從而激勵教師長效發展。其二,堅持以人為本的師資隊伍建設理念,不斷規范內部管理機制,健全師資隊伍建設規章制度,為教師個人成長發展、深造學習、福利待遇、教科研提升等提供良性的內部建設與管理環境。
2.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是師資隊伍建設的根本保障
堅持內部培養、外部引進原則,解決獨立學院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其一,需要院校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學院辦學定位、學科專業特色的人才建設發展規劃,從短期、中期、長期研究并設計師資隊伍引進與淘汰機制,在保證教學正常運行的基礎上,進行優勝劣汰,逐漸培養出一支學歷、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其二,豐富人才引進渠道,充分發揮獨立學院辦學靈活性的優勢,通過從母體學校、其他同類院校聘請高職稱高學歷人才外,也可從企業社會聘請實踐經驗的行業專家,拓寬教師實踐、合作、業務培訓的渠道,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
3.促進教師全面發展,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需求
關注教師終身成長,提升師資隊伍綜合素質。首先,加大學院對教師培訓投入,不斷完善教師培訓體系。通過崗前培訓、校內學習、校際交流、外出培訓等方式,為教師專業學習和業務技能提升提供學習平臺。其次,制定教師深造學習、進修相關制度,鼓勵教師在職提升學歷、職稱層次。第三,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度,充分發揮專家學者教授“傳、幫、帶”作用,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步伐。
4.提升教師教科研能力,是師資隊伍建設的核心任務
在科研資源先天不足的情況下,依賴有限的資金,健全教師激勵機制,積極營造活躍、自由的科研競爭氛圍,激發教師科研自主性。首先,引進最前沿的學術、教學知識,促進教師知識結構的更新,拓展教師視野。其次,制定多項教科研成果獎勵,鼓勵和扶持教師教學競賽、各級各類教科研項目開展。最后,將教師教科研成果與教師職稱、績效等直接掛鉤,鼓勵教師不斷提升自身教科研能力,多出成果。
四、結語
在國家“雙一流”時代大背景下,獨立學院的發展正處于黃金戰略期,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師資隊伍作為影響獨立學院內涵建設的關鍵因素,通過構建和諧有利的內外環境,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提升教師教科研能力,關注教師全面發展等措施,全面提升獨立學院師資隊伍素質,必將不斷推動獨立學院教育事業深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瑩.轉型背景下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培養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6(10)
[2]華興夏、黃凱南、楊豐政.“雙一流”背景下我國高校品牌專業建設績效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0)
[3]張晞、顧永安、張根華.地方應用型高校一流本科專業推進策略[J].中國高校科技。2019(11)
[4]陳文飛.論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黑河學刊,2019(6)
[5]張鄂.“雙一流”背景下應用型大學一流專業建設與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46)
作者簡介:
趙麗紅(1985--)女,漢族,河北邢臺人,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教師,講師職稱,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社會工作與社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