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紅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各個行業都在進行著更加深層次的改革,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和最具影響力的企業組織,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為了提升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取得更大的發展,就需要建立更加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從而確保國有企業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但是,由于受到歷史原因的影響,我國大多數的國有企業的管理是比較落后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都不利于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尤其是在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中。所以,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國有企業應充分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實際發展狀況,對國有企業的內控體系進行建設和完善,以此確保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以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本文對當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通過相關思考,提出了相應的優化策略,希望能夠為國有企業的內控體系建設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國有企業? 內控體系? 問題及優化策略
一、國有企業建設內控體系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崗位責任制的實行
國有企業強化內控體系的建設工作,能夠加快自身內部機構和相關崗位的建設,從而明確劃分各個崗位的具體職責和權利,從而做到相互協調和權責分明。同時,能夠促使各個崗位的員工在工作中遵紀守法,確保工作的質量,進而提升企業的整體工作效益和質量水平。除此之外,能夠增強企業員工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相互監督,從而能夠及時發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財務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
(二)能夠提升國有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
國有企業加強內控體系的建設工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的整體的經濟效益,確保資金的正常的流轉,提升國有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幫助企業實現更多的收入,盡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成本開支,進一步降低企業的損失和避免浪費現象的出現,從而確保國企的經濟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提升國有企業的決策效率和水平
國有企業加強內控體系建設的工作,對企業的各項決策管理有著極大的幫助,能夠提高各項決策的效率和執行力,從而保證企業的各項決策能夠得到具體的落實和執行,同時,通過內控體系的相關記錄,能夠及時掌握到企業決策的執行情況,并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幫助國企的管理著更加清楚的掌握企業的實際狀況,為后面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二、當前國有企業內控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一)缺乏比較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當前,我國多數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還不是特別的完善,對企業各個部門工作的執行情況會造成直接的影響。比如,根據當前國有企業的治理現狀來看,企業的管理能力不夠強,各個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相互協作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
(二)缺乏有效且及時的信息溝通
國有企業在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過程中,保持各個環節間的溝通和交流是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根據實際現狀來看,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沒有一個統一的平臺來進行數據的分析和保存,使得最終形成的數據信息缺乏一定的全面和真實性,無法為企業的決策和戰略發展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三)缺乏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
風險評估作為企業內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明顯的缺陷。當前國有企業在對風險問題進行預判和評估時,缺乏一定的識別標準和方式,也沒有設立相應的風險動態調整機制,也就無法有效的避免一些風險。同時,國有企業普遍存在重視財務風險問題而忽視業務風險問題的現象;還存在重視企業本部的風險而忽視子公司的風險、重視形式而忽視實質的情況。當風險出現時,通常都是采用單一的財務管理方式對出現的風險進行控制,這極有可能導致重大風險問題的發生,不利于的國有企業的發展。
三、國有企業內控體系建設的優化策略
(一)加強對國有企業的投資活動進行控制
第一,國有企業的財務部門應該積極地參與到投資項目的決策工作中,相關人員應該對企業的投資項目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估,嚴格遵守投資項目的預算來開展相關的工作,各個部門不能隨意的更改投資方案,盡量規避一些風險問題的發生。第二,國有企業應該對資金實行統一集中的管理和控制,隨時監控企業預算資金的使用的情況,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加強對預算資金分配工作的審批和監督力度,避免預算超支情況的發生,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的管理水平。
(二)重視財務工作,充分發揮財務部門的效能
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對其日常經營的管理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在實踐過程中的具體執行效果,將會對企業的風險防控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國有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財務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視財務工作的具體執行現狀。這樣不但能夠保證企業的財務數據信息能夠得到有效的運用,還能夠有效提升企業對這些數據信息的使用效率,為國有企業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
(三)構建與國有企業發展相適應的風險評估機制
國有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正確處理好效率和成本之間的關系。當前國有企業的各項制度都是比較齊全的,但是系統性不強,也缺乏相應的動態調整機制。從而降低了企業的管理效率。所以,在內控體系的建設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內控環境的建設,建立相應的溝通和交流機制,促進企業各部門之間協調和溝通,盡可能的降低溝通方面的成本,提升溝通的效率。然后就是需要注重對企業業務和經營方面的風險評估機制建設。
(四)將信息技術完美的融合進內控體系中
在全新的經濟形勢下,要充分發揮先進信息技術的優勢,加強企業內控體系的信息化建設,提升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效率,進而避免國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出現一些不必要的損失,提升國有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在傳統的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人為操作失誤的情況,但是在信息化的內控體系中,不僅能夠降低人為失誤的概率,也能提升一定的工作效率。在完善信息化的內控體系中,需要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流程進行規范,為財務工作提供可遵循的規范制度,從而確保國有企業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保證內控制度的有序實施,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倪岸柳.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探討[J].納稅,2019,13(15):250-251+254.
[2]孟蕊蕓.關于國企內控制度建設與執行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8,(34):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