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濱
【摘要】建設法治中國的大背景下,企業法律管理越來越凸顯其防范風險、規范管理的重要作用。但傳統管理思想和手段制約下,企業法務管理普遍存在不受重視且制度構建存在缺失等問題。因此,以法律風險防控為導向優化企業法務管理首先需要加強教育、轉變觀念、完善頂層設計;其次要構建以事前預防為主的法務管理框架,以及科學定位、增強職能、優化服務。
【關鍵詞】法律? 風險防控? 企業? 法務? 管理
隨著后危機時代的到來,經濟全球化、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一系列市場活動、管理舉措的深度變化都使企業面臨日益嚴峻的外部挑戰。一方面,企業需要進一步參與全球競爭以贏得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踐行新發展理念需要企業以創新驅動持續拓展行業新領域。如此種種無不給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新問題。而這一過程不僅要求企業經營管理超越和突破陳舊模式,也使企業潛在法律風險日漸增多,迫切需要以法律風險防控為導向加強法務管理,以實現逆境生存與發展。
一、企業法務管理的重要性
(一)防范風險
企業所以需要開展法務管理,核心就是全力規避法律風險、以防其給企業造成難以預知、預控的損失或損害。尤其是本世紀首個金融風暴爆發后,全球經濟整體走衰必然給國內造成負面影響。經濟增速放緩需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實現逆境突圍。這種宏觀趨勢給傳統能源企業產生的影響尤為顯著。
一方面,企業需要更加積極主動的融入世界經濟大格局,另一方面,新發展理念又需要企業不斷以創新驅動增強核心競爭力。加之勞動力成本日漸提升,新型勞動關系亦在不斷考驗企業優化管理舉措的意識和能力。凡此種種固然是危險中的機遇,卻也同時存在越來越多阻礙或挫折。這其中便是各種法律風險甚至陷阱的隱藏地。
因此,加強風險防范、提高法律風險防控能力便是現代企業法務管理最重大意義之所在。
(二)規范經營
遵紀守法、有法必依不僅是法治國家文明社會風氣的典型體現,也是社會經濟活動規范有序的突出展示。中國之所以積極申請加入WTO,目的之一也是借融入國際經濟整體格局提升國內行業、企業管理規范程度,以更加符合國際標準的法治管理理念推動國內行業、企業實現管理現代化與科學化。因此,企業開展法務管理的核心價值之一正是通過法律的嚴謹、權威推動企業管理規范化、系統化。
二、企業法務管理的常見問題
(一)重視程度有限
與更加具體的業務、項目等不同,企業法務管理通常無法以相對直接、具象的結果展示出法律管理工作的價值或收益。因此,對不少傳統能源企業而言,法務管理即便能夠以關鍵部門的設置存在,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無論是崗位定位還是人員的薪酬績效等都較直接業務部門存在差距。除非遭遇訴訟或是面臨公關危機,多數情況下法律管理在企業內部受到重視的機會極少。
(二)制度構建缺失
由于管理意識上缺乏重視,法務管理在企業體制機制構建環節也普遍存在制度缺失的問題。與國外常見模式相反,國內企業中能夠將法務納入核心管理圈層者寥寥無幾。企業戰略決策活動過程中,法務部門通常不具有重大決策投票權。而這種在頂層設計環節存在的缺失現象本身就已給企業防控法律風險造成了不可知的隱患。
三、以法律風險防控為導向的企業法務管理優化路徑
(一)加強教育、轉變觀念、完善頂層設計
以法律風險防控為導向優化企業法務管理無法僅僅憑借具體幾項操作辦法就能達成目的,而必須在企業管理思想整體層面突出對法務管理的重視、關注才能落到具體措施環節。而要取得這種優化成果,就需要企業加強教育、轉變觀念、完善頂層設計。
這種教育不應只停留在中高層管理崗位例行公事的宣傳活動過程,而是必須自上而下形成全員參與、統一認識的良好氛圍。包括定期、常態化的內部培訓在內,企業需要將法務管理常識、理論、實踐作為全體員工職業資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要將包括主法律顧問在內的法務管理核心人員納入企業戰略決策團隊,并在諸如董事會、理事會等高層管理會議活動中擁有重大決策投票權甚至一票否決權。
(二)構建以事前預防為主的法務管理框架
傳統管理模式中,不少能源類企業的法務管理往往存在事后“救火”式處置的特點,時常需要在出現糾紛、沖突乃至訴訟問題時介入、干預、跟進。然而這種事后處置的管理模式不僅給當事人員造成極為沉重的事務壓力,且已在不同程度上給企業經濟利益或形象、聲譽等造成了損失或負面影響。此種管理模式下的法務活動已陷入了費力不討好的低質低效陷阱。
因此,以法律風險防控為導向優化企業法務管理需要將著眼點、落腳點充分前移,構建以事前預防為主的法務管理框架。
比如堅決貫徹“一無五不”原則并落實執行。即,只要企業法務管理部門未出具核準同意書或報告,則包括單位、上級、領導、議題、財務在內的各環節、崗位、人員就不得蓋章、受理、簽字、上會、付款。
(三)科學定位、增強職能、優化服務
企業法務管理作為關鍵管理機構固然有其他部門難以企及的專業性,但核心仍是為企業提供與法律相關的服務。這一點在包括防控法律風險和優化管理模式等各方面均需始終秉承。
因此,以法律風險防控為導向優化企業法務管理還需科學定位、增強職能、優化服務。比如法務管理部門在參與企業決策、規劃活動時不能僅僅滿足于發現漏洞,還要更加主動積極地建言獻策,提供修補漏洞、修正錯誤、彌補缺失的參考方案、輔助辦法。
四、結束語
隨著法治國家建設進程不斷深入推進,依法辦事、有法必依不僅早已成為全社會各界共識,且正在為各行業、企業優化市場經濟活動產生前所未有的指導意義。企業法務管理受到傳統觀念和管理模式的制約而長期存在各種缺陷,根源仍然是管理理念與時代發展間存在差距。因此,現代企業以法律風險防范為導向優化法務管理仍需以徹底轉變觀念為前提,將傳統模式下不受重視的法律管理納入核心管理圈層,最大限度發揮法律管理在企業戰略決策過程中的指導作用。只有將法律風險防范置于事前的優化戰略才是現代企業實現管理科學化、現代化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甘春華,周志寧.共享經濟模式下勞動關系的變異、影響及規制——以廣州滴滴出行公司為例[J].工會理論研究(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8,(06):19-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