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事關一個國家的民族素質。本文對我國現行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機制進行研究分析,涉及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制度的配套銜接等宏觀層面的研究,并探尋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研究表明,當前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運行機制帶有半市場化特點,政府干預與專業化運作并存,存在監測數據“一致性”較低、測試方法不規范、測試儀器存在較大存在差異等問題,提出可以利用新型監測手段的動態管理,提升監測的運動干預手段。
關鍵詞:青少年? 體質健康? 監測模式
中圖分類號:G80?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b)-0242-03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是衡量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之一。黨和政府十分重視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和健康,先后推出了多項政策和措施來確保提高青少年學生體質和健康水平。時至今日,各地多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作為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的標準,根據《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中的規定內容“建立數據抽查復核制度”。
目前我國有關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身體形態、機能、身體素質的數據分析、體質健康影響因素等具體操作層面的范疇,本文試圖通過對青少年體質健康測評體系及制度建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管理機制、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制度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制度的配套銜接等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機制宏觀層面的研究,探尋如何加強監測評價,進一步推進學生健康檢查制度,健全完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保證青少年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順利開展。
1? 研究方法
1.1 文獻資料法
本研究針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制度的狀況、出現的問題等,在“中國知網”等網絡數據庫檢索有關方面的書籍、論文、期刊,為本文的研究提供現實參考和借鑒。
1.2 訪談法
根據研究需要,采用了面談、電話訪問等方式向多位專家學者以及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學校體育教師進行了訪談和咨詢,了解他們對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現況的看法和認識,聽取他們對完善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機制的思路與見解。
1.3 問卷調查法
針對研究中有關監測器材以及新型監測手段等內容,利用問卷調查法,完成了對學校測試器材一般情況的了解及對運動類APP在大學生中使用情況的調查。
1.4 數理統計法
對獲得的有關數據,運用數據處理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及分析處理。
1.5 邏輯分析法
本文在獲取了基本的文獻資料和調查數據以后,運用人體測量學、體育教學理論和運動生理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和原理,運用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演繹等邏輯學方法,對有關的資料和統計數據進行了多視角的分析和探討。
2? 結果與分析
2.1 當前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帶有半市場化特點,政府行政指令與市場化運作并存
筆者認為當前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較為有特色的幾種模式有:一是通過組織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比賽進行監測的模式(北京為代表);二是建立多級體質健康監測網絡模式(上海為代表);三是組織專家抽查復核監測模式(以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測試抽查復核工作為代表)[1]。
2.1.1 北京市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賽模式
北京市重視開展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工作,為了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逐步健全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其監測模式特色主要是以組織全市中小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賽(簡稱測試賽)的形式,對抽取的全市十六區的中小學生進行體質健康監測,使學生體質測試成為評價學校體育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成為推動各區縣和學校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和關鍵環節。由于北京市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模式特色主要以組織全市體質健康測試賽,組織如此大型比賽必然需要政府部門的干預介入,表現為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的監測模式。另外,從測試賽抽測人數的確定也有明顯的政府行政決策痕跡。
北京市把各區學生體質健康數據成績作為區級領導績效考核指標,促使區級政府、學校關心學生體質健康問題。但存在的問題是因為涉及各區學生的成績與名次,測試賽的監測數據并不完全對社會公布,公開性不足。
自2016年,北京市教委不再組織全市規模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賽,而是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由有關公司負責抽測各區縣學生體質健康,不再進行各區之間的評比,歷經九屆的北京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賽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2.1.2 上海市多級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網絡模式
上海作為我國的經濟中心和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經過多年的發展,初步形成了市、區、校多級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網絡,具有市場化雛形的特征,并在此基礎上,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2]。
上海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中心獨立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主要工作,職能包括數據管理、監測、統計分析等。監測中心負責管理全市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目前已建立完備的數據庫,實現隨時查閱當年及歷年數據,并通過《解放日報》等媒體向全社會發布當年測試結果。
為了保證學生體質健康數據的真實可靠性,上海市建立了市、區、校三級監測網絡,又以市級質量控制、區級集中監測、校級現場督察為核心,建設了完整的各級學生體質健康數據采集及抽查復核工作體系。上海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中心已經在著手搭建“一生一檔”健康公共服務平臺,學生家長能看到學生由小到大的健康數據,讓每個學生知道自己在人群中的健康位置,從而有利于開展個性化的干預手段。上海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中心“隨時、多次、擇優”的監測管理機制對于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工作的開展具有很好的啟發作用。上海市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采用第三方社會化監測服務、運用大數據平臺進行監測數據評價、數據采集與處理信息化、注重個人健康、信息公開等具有市場化特色的運行機制,對推動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市場化改革具有探索和試驗的意義。
2.1.3 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抽查復核監測模式
為了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嚴格規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組織與測試過程,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制度,激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引導學校深化體育教學改革,促使《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成為學校體育常態化工作。加強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監測。在各地準確上報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數據的基礎上,形成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大數據,通過客觀分析和及時反饋,動態把握各地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和發展變化趨勢,為提高學校體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科學決策水平提供依據。從2012年起,國家教育部每年組織相關高校開展《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抽查復核工作,這種監測模式既具有政府干預色彩,又有市場化和專業化特征。
國家教育部每年組織相關高校開展《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抽查復核的監測模式具從2012年至今經過幾年的嘗試和總結,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特色鮮明、具有較好操作性的運行機制,并對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工作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目前我國多個省份都仿照教育部學生體質健康抽查復核監測模式的運作形式,對本省的青少年體質健康進行抽查監測,及時把握本省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和變化趨勢。
2.2 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工作出現的問題
2.2.1 體質監測數據差異性較大
針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上報數據的抽查復核結果,全國各地、各校在施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都普遍存在測試數據“一致性”較低的問題。我們對抽測數據與原測數據不一致的學校進行分析的結果表明,有一定數量的學校原始數據有明顯虛報痕跡。當下我國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令人堪憂,從媒體報道的每年出現的“體測猝死”折射大學生體質之殤,但不少高校對于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重視程度不夠,存在測試場地、器材配備不足,測試組織管理缺失,測試過程應付了是,測試數據造假的情況。高校之所以成為學生體質健康數據造假的重災區,與相關制度的制定有緊密關系。例如,在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指標和等級標準明確規定教學效果的體育指標中的A級標準為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97%;B級標準為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達95%~96%[3,4]。正因為教育主管部門將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作為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一項重要指標,而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又與高等院校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致使各高校不得不對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加以重視,同時也不得不為達到評估所要求的達標率煞費苦心,在個別高校出現了編造學生體質測試數據以提高本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等作假行為;同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辦法還規定體質測試不合格不能畢業,影響評獎評優,學生往往要求測試教師給予通融,在某種程度上產生了造假數據。另外,目前一些高校在進行學生體質測試過程中存在著各種作弊現象,甚至出現冒名頂替、替考代測等嚴重違紀現象[5,6]。
2.2.2 體質測試設備不足,規范性性低
長期以來,在教育資源配置方面,我國的學校在智、德方面的投入遠遠大于對體、美等方面的投入,因而往往分配到學校體育方面的資源就不足了,資金難以到位,學校體育的場地、器材設施沒有保障,這就在客觀上制約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部分測試儀器老化或不規范、不準確,儀器型號五花八門,測試設備參差不齊,可能導致測試成績差異性較大,測量結果存在誤差,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影響因素[7]。
2.2.3 體質監測信息獲取要積極轉變有模式,信息安全應引起關注
目前我國體質健康監測、評估等信息應用模式多局限于建立在固定的網絡平臺,基于移動網絡應用的開發較少,功能也相對單一,運動APP可簡單攜帶,具有較為豐富的功能,在大學生中使用性較高,對大學生日常體力活動具有監督和激勵作用。運動APP有助于構建實時、全面、可視化、交互性好的大學生體質健康信息管理服務體系,有效提高大學生自我健康管理意識,促進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意識。運動類APP可以作為運動干預和促進健康的手段,為青少年日常體力活動監測和健康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同時,在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的過程中,涉及到大量青少年的數據信息,如何保證監測網絡系統中信息資源免受各種類型的威脅、干擾和破壞,是必須十分重視的問題。
3? 結語
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運行機制中無論是組織體質測試比賽、建立多級體質健康監測網絡模式還是組織專家抽查復核監測都帶有半市場機制特點,政府干預與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并存。另外,當前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實施過程中存在監測數據“一致性”較低、測試方法不規范、測試儀器存在較大存在差異、測試儀器準確性難以保證等問題。同時,運動APP等新型體質健康監測手段的出現為學生體質監測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監測數據信息的安全必須引起重視,積極探索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信息安全研究。
參考文獻
[1] 宋鑫,肖林鵬,郇昌店.對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服務體系的調查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3,27(5):79-82.
[2] 王向軍,楊漾,楊璨.上海市學生體質健康工作的創新與發展[J].中國學校衛生,2017,38(2):164-165.
[3] 季鋼,周志雄,張凡.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中若干重要問題的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1,25(6):83-85.
[4]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的通知(教高廳[2004]21號)[Z].
[5] 丁建嶺.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作弊現象的思考[J].體育師友,2009(2):57-59.
[6] 竇麗,陳華衛.大學體質監測后續工作的創新途徑[J].湖北體育科技,2017,36(11):1011-1013.
[7] 郭秀文.在高校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效果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4):103-105.
[8] 王安新.“以人為本”的學校體育新發展[J].體育學刊,2002,9(3):4-6.
[9] 李建平.對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質疑與建議[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8(4):57-58.
[10]賴錦松,余未平.我國青少年體質監測管理成效、問題與對策[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6,32(4):55-59.
[11]李定忠,黃德沂.廣東省學生體質監測的異化與回歸—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35 (4):13-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