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慧 秦洋洋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體育經濟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極大地滿足了我國人民的體育消費需求。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以下簡稱二青會)作為山西經濟發展的一個機遇,在“后二青會時代”對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與邏輯分析法,對“后二青會時代”山西經濟可持續發展進行研究,提出“后二青會時代”山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發揮政府主導和市場調節的作用;注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協調發展;利用山西本土旅游資源的優勢,強化輿論宣傳和氛圍營造;落實青少年體育與全民健身的發展,培養消費人群。
關鍵詞:二青會? 后二青會時代? 經濟?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0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b)-0255-02
大型體育運動會已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體育競技行為,更是一種商業與經濟并存的行為,它對舉辦城市的經濟影響有目共睹。衡量和評定一屆大型綜合性運動會是否成功,其指標固然多元,但除去運動競賽成績外,賽會給舉辦地帶來的綜合效益當是評價體系中最為重要,且無可替代的考量內容。全國青年運動會4年舉辦一次,它不僅能調動青少年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參加體育運動,更是衡量我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1]。因此,在“后二青會時代”山西如何把握二青會帶來的機遇、應對挑戰。本文通過研究“后二青會時代”山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為“后二青會時代”山西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1? “后二青會時代”山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1.1 發揮政府主導和市場調節的作用
市場和政府在經濟發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國市場和政府的關系是政府主導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調節對于體育產業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趙勇指出,體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與市場主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國家要出臺相應的政策來支持創業者,支持轉型企業和雙創企業發展體育產業,體育企業的發展需要創業者的帶動[2]。
“后二青會時代”體育產業、賽事需要更多的培養和挖掘體育經濟的專業技術人員,為體育賽事服務,而不能靠政府包辦。政府在賽事的培育過程中做好孵化的作用。政府主導核心的問題是要把扶持產業和扶持賽事的政策明確下來,長期堅持下去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這樣對二青會的可持續發展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其次,還要避免由于政府官員的更替以及相關領導對賽事的重視程度,而影響政策的繼續執行。
1.2 注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
經濟效益是人們在社會經濟活動可以直接看見的有形資產,而社會效益則是在經濟效益之外的,對社會生活有益的效果,它不能很快地發揮出來,且需要時間的積淀。二青會的經濟收益可分為直接收益和間期收益,短期收益和長期收益。直接經濟收益是組委會的經營收入,包括門票、電視轉播、特許商品經營、企業贊助和廣告、紀念幣郵票、社會捐贈等。間接收益是申辦和舉辦二青會中的直接消費需求,通過邊際消費傾向而增加的收益以及為賽事投資會通過產業間的關聯產生傳導效應,關聯企業如建筑業、制造業、房地產、旅游、食宿及餐飲、環保、交通等。培育和助推“體育+”“+體育”發展模式,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探索融合發展路徑,推進行業間全方位深度融合。此次二青會比賽項目以太原、大同兩市為主賽區,全省各市都承接了比賽項目,要以此為契機,在“后二青會時代”,嘗試和培育山西“體育+”“+體育”發展模式,打造以體育為核心驅動力的新興產業,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3]。但是本次山西省體育局和政府共同把它打造國際自行車周,目的是為了把文化、體育、博覽會打造起來,形成一個綜合體,使其作用放大,影響更為長遠。
1.3 利用山西本土旅游資源的優勢,強化輿論宣傳和氛圍營造
山西素有“五千年中國看山西”的美譽,具有歷史悠久的人文旅游資源,目前山西現有世界文化遺產3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6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40個,國家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452處等。山西也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例如:國家級風景名勝區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處國家級地質公園和森林公園28個,國家A級景區145處(包括國家5A級景區6處)等。由此看出山西旅游資源種類齊全,高山峽谷、森林飛瀑、祠堂廟宇、名院名城等類型豐富。從地理位置來看,山西具有顯著的區位和交通優勢[4]。除此之外,山西的革命傳統,呂梁精神、太行精神、右玉精神是全黨、全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籌備和參戰二青會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二青會在山西舉辦,將為山西的歷史文化贏得前所未有的關注,這對于提升山西在國內外知名度、影響力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為豐富體育產業內容,大力發展體育旅游,國務院 2014年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2016年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2018年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指導意見》精神,聯合體育主管部門、地方政府、企業、社會組織,以問題為導向,貫穿體育產業鏈,探討堅持融合發展,堅持“體育+”和“+體育”做法。2014年,山西省政府就提出了山西省經濟轉型的戰略布局。201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2016年,山西省政府進一步出臺了以建設文化旅游強省為目標,將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山西經濟轉型升級的第一大產業和戰略性支柱產業的系列政策。旅游業能夠極大地滿足不同游客的精神需要,通過旅游活動可以極大地宣傳山西、中國的燦爛文化和改革開放的成果,在世界范圍內能為山西樹立良好的形象。
1.4 落實青少年體育與全民健身的發展,培養消費人群
舉辦二青會旨在深入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面向包括青少年學生在內的全體青少年,發現和培養體育后備人才,積極引導廣大青少年開展體育活動,強健青少年體魄、磨練青少年意志,為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建設打下更堅實的基礎。二青會中符合各項目參賽年齡的規定是19歲及19歲以下,是青年的大聚會,是青春的嘉年華。參加二青會的運動員多為青少年,他們在競賽中所表現出的遵紀守法、積極向上、敢于拼搏、的意志品質也會對青少年產生榜樣的力量,對青少年體育運動的生活態度、方式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廣大青少年自覺的參與體育運動中。二青會為山西全民健身提供宣傳平臺、人力資源和體育設施等。
2? 結語
山西的體育產業起步較晚,潛力巨大,具有很大的后發優勢。籌備和舉辦二青會的過程,也是山西各項事業融合發展,引動產業升級,實現經濟提高質量、增加效率的過程,二青會的成功舉辦將會促進山西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助推山西旅游發展、促進人民生活改善。“后二青會時代”山西要通過借助各種力量, 整合各種資源, 努力促進山西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郝敏.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推動太原市體育產業發展的前瞻性研究[D].山西大學,2018.
[2] 張瑞林,王先亮.中國體育產業發展機制創新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6,42(3):19-24.
[3] 楊強.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體育學刊,2012,19(4):30-38.
[4] 史永菲.山西省體育旅游業發展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