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惠
【摘要】目前我國以及全世界都在面臨著能源枯竭,生態環境嚴重污染惡化的問題。能源危機問題日益嚴重,為了有效地解決能源浪費污染的問題,綠色型節能建筑已經是我國建筑類的主流趨勢,利用可再生資源進行建筑設計,減少能源的消耗與污染,是我國一種全新的建筑能源戰略。本文就從綠色節能型建筑的意義、綠色建筑設計的實施標準、綠色建筑設計原則、綠色建筑設計對于高層民用建筑的意義、綠色建筑設計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分析等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分析。
【關鍵詞】高層民用建筑;綠色建筑設計;應用與意義
基于我國不斷增加的人口基數,我國建筑用地面積愈發緊張,高層民用建筑在建筑工程中所占的比重越發加大。為了能夠協調建筑行業與人類生態環境之間的共同發展,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就應聲而出,并且正在逐漸的被人民群眾所接受。在進行高層民用建筑的設計時,設計人員要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考慮,制定好科學合理的方案,利用現代化的建筑設計技術和綠色設計理念,最大可能的保持建筑的實用性與質量安全性。
1、綠色建筑設計對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的相關概述
隨著我國邁向世界舞臺中央的腳步不斷加快,我國建筑的高度不斷地在突破新的趨勢,若能夠將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加入到建筑設計中來,不僅僅可以有效的減低能源的消耗,還能夠加大能源的利用價值以及利用率。
1.1綠色節能型建筑的意義
目前我國以及全世界都在面臨著能源枯竭,生態環境嚴重污染惡化的問題。能源危機問題日益嚴重,為了有效地解決能源浪費污染的問題,綠色型節能建筑已經是我國建筑類的主流趨勢,利用可再生資源進行建筑設計,減少能源的消耗與污染,是我國一種全新的建筑能源戰略。在高層民用建筑的綠色設計中,設計方案的質量高低不僅僅包括方案的合理與否、綠植面積的達標程度等,在建筑的實際實施過程中,材料的生產制造、購買、搬運、建設、施工、安裝的過程中會產生的噪音污染、氣體污染等都應該成為綠色建筑設計的衡量標準。所以建設綠色建筑不僅僅是設計師的責任,也是建筑施工中各個方面各個部門各個專業的共同責任。
1.2綠色建筑設計的實施標準
首先,綠色建筑的設計要符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以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為最終原則。另外,要加強綠色建筑施工,設計,各個專業部門的參與人員的責任感。因為建筑建造的過程較為復雜,專業劃分很詳細,綠色建筑的實施過程包含著各個專業,每個專業之間互相督促,互相融入滲透,才能夠實現最科學合理的施工設計。最后,在綠色建筑施工設計中采取新能源與新型材料,降低施工全過程的資金投入成本。另外施工設計人員也應該加強自身的綠色建筑思想觀念,積極學習相關知識,施工設計人員應該著眼于建筑的未來使用壽命,不應該只局限于一時的節約建造成本,要綜合考慮的是促進綠色建筑新技術未來的發展。
1.3綠色建筑設計原則
綠色建筑的設計有著一定的原則,設計人員若想將綠色建筑的設計實施到極致,就一定要遵循綠色建筑的相關設計原則。主要原則有以下幾點:節約能源降低能源消耗、設計方案要與當地區域的氣候和自然環境相結合、設計人員要與當地居民進行溝通、建筑設計要充分考慮到群眾的生活需求、設計要整體的未來設計發展與觀念、尊重設計場地對建筑資源進行可循環的持續利用。
1.4綠色建筑設計對于高層民用建筑的意義
1.4.1綠色建筑設計提高了高層民用建筑的自我調節能力
通過綠色建筑設計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可以充分的利用外界的溫度,降水,自然光照及通風等天然的自然條件來完善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僅僅可以使高層民主建筑的自我調節能力得到提高,還能夠極大程度地延長高層民用建筑的使用壽命。
1.4.2綠色建筑設計提高了高層民用建筑的居住適應感
綠色建筑設計在高層民用建筑中的應用,科學合理地融合了建筑內部的居住空間,并且在建筑的建造中選取了綠色的材料,降低了建筑建造的化學有害物質含量,并且極大地減少了輻射對居民人體健康的影響,綠色建筑設計為居民的生活環境提供了一個更加舒適美觀的居住環境。
1.4.3綠色建筑設計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綠色建筑設計利用了自然中的光照及通風條件,減少了傳統設計中施工者對于照明以及空調等機械器械的依賴程度,在極大地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的同時,也有效地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平衡發展。
2、綠色建筑設計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2.1選擇合理的建筑基址
在高層民用建筑的實際設計過程中,首先是要選擇一個合理的建筑基址,建筑基址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例如,該地區的地形特點、地貌特點、地質條件、氣候條件、自然環境等因素進行合理的融入分析。為了能夠充分的利用城市建設的用地資源,可以與當地居民進行協商,將部分的老舊建筑所在的地點設置為高層民用建筑的建設基址。同時相關的設計人員要充分了解高層建筑周邊的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防止出現建筑對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現象。另外在進行建筑建造時,盡量避免砍伐植被和填砂造地等的方式來獲取土地資源。另外氣候條件對建筑工程也起著相當大的影響作用,設計人員要對建筑工程周圍地區的氣候條件進行監測分析,提高建筑選址的居住適宜性。最后應該避免在古河道,河流湖泊等位置進行高層建筑的建設,以此來提高高層建筑的安全性。
2.2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對通風光照設計進行一定的優化
建筑內部的采光也是高層民用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人員若想要充分的使高層建筑擁有良好的采光情況,要十分注意建筑間的間距問題。設計人員要根據高層建筑的經緯度的位置以及太陽輻射對于高層建筑的影響進行朝向的選擇,利用太陽光的光能來提高建筑的采光效果,從而為居民提供良好的光照環境。其次在高層民用建筑的戶型設計中,設計人員要多采用南北通透性的戶型,以提高室內的采取光照和自然通風條件。另外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以及溫度變化的實際因素,設計人員應該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優化其窗戶的設計,采取節能窗的設計形式,節能窗即能夠應流自然風向,又能夠有效地控制光污染,可以全面的改革室內的采光和通風條件。
2.3采用新型保溫節能技術優化高層民用建筑設計方案
2.3.1合理設計高層民用建筑平面布局
建筑散熱系數、建筑體型系數等建筑設計參數對于高層民用建筑的設計有著很大的影響,設計人員在設計高層民用建筑的平面結構時,要對這些參數進行準確的計算與分析。此外,建筑的散熱量與建筑的表面積呈現正比關系,建筑的散熱量會隨建筑表面積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設計人員應該將建筑的電梯機房以及相關的通道等設施設計在建筑的西南方向,西南方向的日照較少,可以減少陽光對于設置通道的直射,使其能夠發揮一定的調節功能。
2.3.2合理設計高層民用建筑的圍護結構
設計人員要充分的了解當地的區域自然條件,在設計高層民用建筑的圍爐結構時,設計人員要盡量的采用耐火性、耐用性、防水性、傳熱性等質量較輕的建筑材料,在提高圍爐結構的環保和保溫功能的基礎上還能夠延長為圍爐結構的使用周期,從而還可以達到減少資金投入,控制成本,降低能耗,降低資源浪費,節約成本的目的。
2.3.3合理設計高層民用建筑墻體結構
外墻體系和內墻體系共同組成了高層民用建筑的墻體結構。外墻體系是高層民用建筑的主要外部框架結構,因此外墻的設計也直接影響到高層民用建筑結構內部整體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此外,內墻體系是建筑內部主要起到保溫防風防雨等重要功能的結構部分,所以要想全面的提高高層民用建筑的安全性能,就要將內外墻的關系進行科學的平衡。針對于外墻的設計,設計人員要嚴格的遵守結構設計的標準及規范,保證外墻結構安全是最基本的前提,在此前提上可以科學合理地選用節能材料提高建筑的環保型。同時在高層民用建筑的內外墻之間可以設置一定的保溫層,建筑外墻體系可以對保溫層進行一定的保護,同時也可以提高建筑內部的保溫性能,減少建筑物內部的能量散失。
2.3.4合理優化高層民用建筑窗戶結構
在設計高層民用建筑的窗戶結構時,設計人員要精確的計算出高層建筑所承受的空氣氣體壓強,并對其數據進行準確的計算與統計分析,做到能夠科學的選擇窗戶的框架結構同時對窗戶玻璃的用量控制也要進去到合理的范圍之內。玻璃材料在進行實際的施工時,可以選擇新鮮的防輻射性的玻璃材料,大大提高了窗戶結構的安全性和質量型,同時還能夠減少外界輻射對居民人體健康的影響。
2.3.5合理設計高層民用建筑陽臺結構
陽臺也是建筑內部戶型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高層民用建筑的陽臺結構時,設計人員應該將陽臺的布局結構放在第一考慮范圍之內,科學合理的陽臺布局可以大大的改善建筑內部的采光效果,同時還能夠提高陽臺的保溫性與舒適性,減少能源的消耗。一般來講陽臺那可以適當的設計一些綠植景觀花卉等,即可以優化室內的空氣,又能夠美化建筑的環境。
2.4合理設計高層民用建筑景觀
高層建筑的景觀設計是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核心環節。因為景觀設計不僅僅體現出的是建筑的美觀性,在很大程度上景觀設計也體現了建筑的功能性。所以設計人員要格外注意合理的選擇綠色植被種類,在營造出色彩多變的綠色景觀的同時也要充分的發揮出景觀內部的使用功能。同時設計人員也要格外注意,合理的綠色植物的種植雖然具有凈化空氣,美化環境,通風采陽的作用,但是綠植面積過大反而會對建筑的采光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最優選擇是在景觀設計中將綠色植物的這樣率控制在50%左右。
2.5高層民用建筑材料的合理選擇
所謂綠色建筑就是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高層民用建筑的時候,要盡可能的采用綠色可回收環保利用的材料,同時也要執行節約控制成本投入的目的與原則,在區域附近就近采取可以獲得并使用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能源的使用率消耗率,并且大大降低了材料的運輸資金投入成本。此外,一體式的裝修設計方式已經在我國得到很多人的認可,在進行裝修設計時采用一體式的裝修模式,可以盡大程度地減少建筑裝修中的能源消耗與資金投入。
2.6充分非利用日照,雨水等自然資源
為了節約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的能源消耗與資金投入,設計人員要盡可能地利用陽光、日照、雨水等自然資源,在提高高層民用建筑的環保功能的同時,還能夠利用自然資源來緩解我國可回收資源緊缺的問題。針對于利用雨水資源設計人員應該在建筑內部設計雨水收集裝置,雨水被收集下來之后進行一定的處理,可以作為消防用水儲備或者是灌溉用水儲備,還可以用于噴灑道路。針對于陽光資源,設計人員可以在經歷過涉及太陽能吸收板,吸收的太陽能可以用來發電,太陽能洗浴器等等,這到很大程度上都促進了高層民用建筑的未來的綠色發展。
2.7建筑節能
為了滿足我國城市化進程腳步的不斷邁進,目前我國高層民用建筑呈現著高度不斷增高的趨勢。但是根據相關人員的調查研究顯示,最適合居民居住的建筑環境高度最高不能超過20米。但是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巨大,而土地可利用資源又不多,為了能夠滿足居民群眾的居住需求,民用建筑的高度不斷地被增加,根據調查研究顯示,目前我國高層民用建筑高度已經遠遠的超過了20米。同時,基于我國日益污染的環境問題,空氣中污染懸浮物的顆粒的含量在不斷的增加,這也增加了居民群眾在高層建筑中生活的健康問題。綠色建筑設計十分符合我國的建筑節能的國情,為了能給人民群眾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居住條件,若不能降低建筑的高度,就要從建筑內部入手,給居民群眾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近幾年來,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的重視程度有了極大的提升,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在不斷的加強,綠色環保已經成為了我國目前的主流趨勢。隨著我國邁向世界舞臺中央的腳步不斷加快,我國建筑的高度不斷地在突破新的趨勢,若能夠將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加入到建筑設計中來,不僅僅可以有效的減低能源的消耗,還能夠加大能源的利用價值以及利用率。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綠色建筑在建筑行業不斷的興起,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對人民生活居住水平的提高起到的絕對的推動力。在進行高層民用建筑的設計時,設計人員要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考慮,制定好科學合理的方案,利用現代化的建筑設計技術和綠色設計理念,最大可能的保持建筑的實用性與質量安全性。
參考文獻:
[1]鄭國良,劉偉.淺談綠色空調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A].山東制冷空調——2009年山東省制冷空調學術年會“煙臺冰輪杯”優秀論文集[C].2017年.
[2]鄭潔,孫海軍,曹曉慶.重慶地區賓館類建筑能耗模擬分析[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九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7年.
[3]陳建武,宋岷強,梁小寶.對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設計中幾個疑難問題的探討[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