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

摘 ?要:在“健康中國2030”背景下,國家呼吁全社會加入全民健身,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但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較難理解和掌握動作的正確發力以及規范姿勢。在這種條件下,人們更希望有專業人士提供正確有效的指導,由此,教練服務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為了解仙林大學城內健身俱樂部私人教練的職業背景,并提出可供參考的建議。
關鍵詞:健身俱樂部 ?私人健身教練 ?職業背景
中圖分類號:G80-3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2(a)-0158-02
《中國青年報》一項職業吸引力調查:健身私人教練的職業素質普遍較低,高學歷教練數量少且資格證五花八門,認證市場一片混亂[1]。私人健身教練作為健身房的中流砥柱,良好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能夠讓會員對健身充滿興趣,增加其健身效果,更能為健身房謀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使自身價值得到最大化的實現[2]。
通過對健身私人教練職業現狀的調查與研究,為私人教練的職業發展提出相關建議,也為私人健身教練的個人職業的良性發展提出參考[3]。仙林大學城中在校大學生眾多,體育學院的學生集中于此,這一群體普遍面臨著職業生涯的選擇問題。本研究期望能夠對體育類畢業生提供一定的職業選擇借鑒,也為體育管理部門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參考。
深入調查健身私人教練的生存狀況以及諸多入職原因,為體育類院校學科的改革、課程模式的調整、明確教學側重點以及為增加學生就業渠道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也為相關健身管理部門制定條例和采取管理措施提供依據;維護健身會員的權利,讓他們能得到科學正確的指導以及優質的服務,對提升我國健身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調查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調查對象
本研究選取仙林大學城金吉鳥健身、亞東俱樂部、健樂健身、美斯鉑健身、樂刻健身、速撲健身、金奧健身、友趣健身、泉城健身、千人健身10家健身健身房的私人教練作為調查對象,共40人,其中男性28人,女性12人。
1.2 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向仙林大學城內私人教練發放問卷40份,回收40份,問卷回收率是100%,有效問卷40份,有效率為100%。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男女比例和年齡結構
男性從事私人健身教練占70%,比例較大,而女性私人教練比例較小,只占30%,男性教練占據主導。21~30歲這一年齡段教練占90%,年輕而富有朝氣的私教團隊是健身私教的主力大軍,他們充滿探索精神與求知欲望,不斷學習新的理論知識與鍛煉方法,健身私教這一職業屬于朝陽產業里的朝陽職業,培養新一代年輕有為的私教,也是健身行業的重要使命。
2.2 私人教練的英語等級、學歷結構、專業背景
表1顯示,私人教練中無英語等級的人占47.5%,過英語四級的人占42.5%,而英語六級的比例僅占10%,英語水平普遍低下,導致健身教練有一個共同的軟肋,面對軟肋而不去及時的補救,語言溝通能力就出現不足,這也是職業能力的一個缺陷。本科及??茖W歷者占75%,而碩士生及以上學歷僅占2.5%,學歷水平總體來說相對較高,但高學歷水平教練仍太少,相比以往私教學歷水平呈上升趨勢。調查過程中體育專業的私教占45%,非體育專業的私教占55%,相比于非體育專業的私教,體育專業的私教總體身體素質較高,經驗較豐富,體育專業的私教數量逐年遞增。
2.3 入職前培訓以及持證情況
本次調查中,擁有國職健身教練資格證的占90%,無證書的占7.5%,健身房接納無證教練上崗,存在不正規健身房,對健身會員而言,也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亞洲體適能占2.5%,澳洲體適能0%,美國體適能5%,仙林大學城私教自身追求不高,不能往更好的方向去發展,往更高的目標去奮斗,這也是私教市場的一個弊端,健身教練的綜合素質能夠充分展現健身房的形象,教練的專業性及帶給會員的真誠服務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個別健身俱樂部對私教能力這一塊不夠重視,導致健身行業魚龍混雜,教練團隊能力參差不齊,不斷培訓才能提高私教的專業水平,不斷學習進取,才能給健身房和會員帶來更大的效益,但總體來說,持證率較高。
3 ?建議
國家管理部門應頒布一系列條例,規范健身俱樂部的運營模式和提高其合法性正規性,做到嚴格把關,杜絕一切空殼子健身房欺騙群眾,擾亂健身市場。統一相關部門對健身私人教練的資格認定,建立統一的考試制度和認定系統。健身俱樂部要在對顧客真誠服務至上的基礎上,去充分發揮健身房以及私教個人能力。教練本身應以“終身學習”為目標,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高綜合能力,實現人生價值,發揚創新精神,滿足會員需求。會員本身應該提高自我的保護意識,增強鍛煉常識。在閑暇之余多學習,多練習,掌握基本的健身知識。
參考文獻
[1] 謝洋.健身教練——呼喚高素質人才[N].中國青年報,2005-02-02.
[2] 楊慧蕓.基于私人教練職業素養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大眾科技, 2009(3):140-141.
[3] 許應榮.對上海大型健身俱樂部私人健身教練職業素質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2(22):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