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福 周麗云 王康鋒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田野調查法等研究方法,通過了解當前大眾消費觀念的轉變,結合新興的“體育旅游資源”,再結合廣西特有的地理位置因素和人文文化等因素,針對廣西區內中小型旅游景區的經營現狀作了詳細的調查分析,發現包括廣西旅游勝地桂林在內的很多中小型景區旅游產業的長遠發展存在很多不足,并提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注入中小型旅游景區的優勢所在。
關鍵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中小型 ?旅游景區 ?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G853/857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2(a)-0198-02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民眾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由原來的物質生活需求全面的轉向追求健康和非物質型的精神享受。而這種觀念的轉變也帶來了新型產業的發展和變革。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全國各地的自然景觀和特殊建筑是旅游的主流。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原本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已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民眾的需求,大家開始注重自身的健康,于是健康和旅游這一新型的消費方式快速被大眾所接受,也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1 ?廣西中小型旅游景區發展現狀
廣西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地貌,旅游業發展迅速,有很多全國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比如家喻戶曉的廣西桂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說。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些因素,反而限制了開發運營者的思維,進而影響了現階段中小型旅游產業的發展。這些中小型旅游景區完全依托自然山水景色發展旅游業。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由原始的自然資源旅游消費逐漸向多需求、多體驗、追求健康、娛樂身心等一體化新型“健康生態旅游”轉變。但廣西中小型旅游仍舊保持著原來的經營模式、消費模式單一。
2 ?廣西中小型旅游景區發展優、劣勢分析
2.1 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
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集聚地,民族特色與民族文化鮮明,又與周邊東南亞多國邊境相鄰,邊境旅游業發達,這些資源是廣西旅游業發展的優勢。廣西不光有美麗的自然景觀,而且還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跡和名勝古跡,少數民族文化同時也別具特色,如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崇左花山巖畫,它已存在兩千多年之久,巖畫的色彩經歷兩千多年的洗禮保存至今;除此之外,還有廣西特有的民族樂器“天琴”和從花山巖畫挖掘出的壯族“花山拳”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如“高腳馬”“板鞋”等少數民族特色文化。
2.2 廣西中小型旅游景區千篇一律,無變化
廣西由于自然資源的豐富,旅游業發達,每個地方都是依托其自身的自然環境優勢修建了很多的度假山莊、農家樂等大小旅游景區。但是正因為如此,開發商和個體經營者完全是一種依賴性的經營模式,此現象存在于幾乎所有的中小型景區。這種景區只能說是平淡無味、千篇一律無變化,沒有特色,很難吸引游客的再次消費。
2.3 觀念陳舊,與大眾需求脫軌
開發經營者依舊以早期的消費觀念經營和管理。我國在早些年旅游業的發展模式主要是以現有的自然風景和名勝古跡作為旅游業的導向,但是近幾年大眾把所有的目光都轉向以健康為目的的各種活動,民眾對自身健康越來越重視。而作為我國國內旅游勝地的廣西,怎么轉變觀念,在旅游的同時怎么提高消費者的健康,才是市場所需。
2.4 中小型旅游景區資源開發浪費,基礎設施差,缺乏管理
通過近幾年實地旅游體驗廣西中小型旅游景區,總體評價就是“亂開發、資源浪費、基礎設施差、管理混亂”。具體表現在對原始自然資源的無規劃開發和浪費,沒有讓資源利益最大化;其次就是景區的基礎建設和設施建設不完善,在考察過的幾個景區,一些最基本的場地都達不到表演要求,一些水上表演節目,河岸的表演場地不完善;最后就是景區缺乏專業的管理,主要表現在衛生差,服務人員自身素質和專業水平不足,大多服務人員都是周邊村社的人員,缺乏專業的培訓。
3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為新興旅游資源的優勢分析
(1)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豐富,廣西是我國壯族的主要集居地,同時還有瑤族、苗族、侗族、仫佬族等10個少數民族,廣西除了有原生態的資源外,還有民族性優勢。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博大精深,資源豐富,并且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如高腳馬、板鞋、頂竹杠、拋繡球、陀螺等很多觀賞性和參與性的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能滿足游客在旅游時的健身需求,同時又具有少數民族的民族特征,趣味性和游客體驗參與性強。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視與挖掘,廣西發展起了很多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并在民間和高校發展快速。同時,廣西與東南亞多國相鄰,文化交流與影響較深,引進周邊鄰國的特色,也可以增加景區的吸引力。
(2)景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人才需求有保證。一個產業的發展除了要有相應的基礎保障外,專業人才也是不可或缺的。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入住中小型景區同樣也離不開民族體育專業人士的支持。廣西民族體育發展最好、人才最多的地方在“高校”。從每年參加區內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各項比賽的人員組成可以看出,90%以上都是各高校在校大學生和高校教師。景區與地方高校建立共同培養的緊密關系,是廣西中小型景區與高校合作的最有效模式。高校是人才集聚地,也是文化傳播的最理想平臺,能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入住中小型景區提供長期的專業人才支持。
(3)少數民族體育文化性強,民族特色鮮明。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集居地之一,少數民族文化性強,民族特色鮮明,特別是廣西的節慶文化,如廣西全區的壯族“三月三”“歌圩節”“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節”等全區性節慶文化活動。還有賓陽“炮龍節”、環江毛南族“分龍節”、龍勝紅瑤“曬衣節”等地方性節慶文化活動。廣西民族節慶從全區到地方形式多樣,民族傳統文化性強,民族特色鮮明,是受廣大民眾喜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在這些傳統文化中,健身性和參與性最強就是其中的體育文化部分,將這些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引入景區,將是景區的一大特色,發揮文化價值的同時,促進景區的發展。
4 ?結語
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集聚地,同時也是全國旅游業發展較快較好的地區,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豐富,雖然廣西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但是廣西中小型旅游景區的發展現狀卻不容樂觀。中小型景區經營蕭條,資源開發和基礎建設不完善,資源浪費嚴重,景區經營模式單一無特色,完全表現不出民族特色,大多都是采取“半日游或一日游”的模式,對游客的吸引力不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作為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兼具民族文化特征和體育的健身娛樂等功能,符合當前游客消費的理念和需求。民族特征鮮明,對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入住中小型景區可以促進中小型景區的再次發展。
參考文獻
[1] 逯小龍.精準扶貧背景下廣西民族體育生態文化建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1):44-45.
[2] 周平,劉婷,熊少波.民族傳統節慶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以黔東南苗族傳統節慶體育為例[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7,37(6):50-53.
[3] 陳小敏,徐林江.西部體育文化旅游產業開發與創新研究[J].運動,2016(3):142-143.
[4] 楊芝敏.論少數民族地區旅游產業開發[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4):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