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娟 楊金娥



獼猴桃也叫奇異果,它是水果界維生素含量很高的品種之一,被稱為VC之王,經常食用具有美容養顏、清腸排毒以及預防多種疾病的功效,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保健水果,確保果品質量安全是果品生產者的首要任務。目前獼猴桃主要病蟲害有潰瘍病、灰霉病、褐斑病、小薪甲、金龜子、盲蝽蟓、介殼蟲等,在防治過程中,應堅持綠色防控目標,綜合采用農業生態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學用藥等環境友好型措施,實現化學農藥減量使用,達到安全、經濟、高效、環保的目的。
1 農業綜合防治技術
1.1 加強苗木、接穗檢疫
嚴禁調入和栽植帶病苗木,禁止從發病果園采集接穗,從源頭上阻斷傳播病源。
1.2 健身栽培
培育健壯植株,增強作物抗逆性。
1.2.1 因地制宜,選用優良抗病蟲品種 堅持優良品種區域化種植,充分發揮品種固有的抗逆性,是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最經濟有效的措施。
1.2.2 平衡施肥,配方施肥 大力推廣增施有機肥、補充生物菌肥、噴施葉面肥。通過人畜糞肥腐熟還田、餅肥堆漚還田、秸稈粉碎堆漚還田等措施,優化改良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保證中微量元素供應,促根壯樹。
1.2.3 適量掛果、合理負載 根據樹齡和樹體生長情況合理留果,成年掛果量控制在每畝2 000千克左右,避免營養消耗過大而導致樹體早衰,培養健壯樹勢,提高抗病性。定果時疏除雙連果,減少小薪甲危害。
1.2.4 適時合理灌水,控制田間墑情 根據田間土壤濕度和樹體生長情況灌水,適當控制灌水次數,防止土壤板結造成葉片和果實黃化。推廣滴灌噴灌等水肥一體化技術,減輕病害發生。
1.2.5 果園生草,創造有利于獼猴桃生長的生態環境 種植毛苕子(圖1)或利用自生雜草調控田間溫、濕度,優化田間小生態,降低生理性葉枯病發生,為瓢蟲、草蛉等自然天敵的生存和增殖提供有利條件,抑制病蟲害發生。
1.2.6 做好秋冬季清園和樹體保護工作 一是落葉后及時刮除樹干老翹皮、清掃枯枝落葉并帶出果園燒毀或
深埋,減少病蟲越冬基數。二是結合冬剪、綁蔓仔細檢查,及時剪除病枝帶出園外燒毀。三是秋冬季做好樹干涂白,或用柴草、布條、報紙等包纏主干,采用根頸部培土、樹盤灌水等措施預防低溫凍害,減少樹體傷害。
2 生物防治技術
2.1 保護利用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
釋放捕食螨保護天敵、防控螨類(圖2),利用紅點唇瓢蟲和黑緣紅瓢蟲防治桑盾蚧等介殼蟲,利用七星瓢蟲、草蛉、食蚜蠅、寄生蜂等防治蚜蟲,集中連片,聯防聯控。行間種植細葉芹、薄荷、茴香、莧菜等蔬菜,可有效吸引寄生蜂、食蚜蠅等害蟲天敵進入果園。
2.2 優先選用微生物制劑農藥
目前在獼猴桃上登記的植物源殺蟲劑有除蟲菊素、苦參堿、苦皮藤素、藜蘆堿,可依次用來防治葉蟬、蚜蟲、小卷葉蛾、紅蜘蛛;登記的植物源殺菌劑有香芹酚、小蘗堿,可用來防治灰霉病、褐斑病。經田間試驗,以下生物藥劑效果良好,分別為:枯草蚜孢桿菌、熒光假單胞桿菌、解淀粉芽孢桿菌,可用來防治獼猴桃細菌性潰瘍病;苦參堿、哈茨木霉菌、多粘類芽孢桿菌,可用來防治獼猴桃根腐病;菇類蛋白多糖可用來防治褐斑病;淡紫擬青霉,可用來防治獼猴桃根結線蟲病。因此,全程使用生物藥劑可完全控制獼猴桃主要病蟲害。
2.3 選用抗生素農藥
如用寧南霉素、多抗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梧寧霉素等抗生素防治細菌性潰瘍病、花腐病,采用多抗霉素防治根腐病,用多殺霉素防治蟲害,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避免病蟲產生抗藥性。
2.4 選用性誘劑誘殺成蟲
利用昆蟲的性外激素,引誘異性昆蟲達到誘殺或迷向的作用,影響害蟲正常交尾,從而減少其后代種群的數量,如用性誘捕器誘殺綠盲蝽、茶翅蝽等,達到控制的效果。
3 物理防治措施
3.1 人工抹殺,綁縛誘蟲帶
(1)對斑衣蠟蟬卵塊結合綁枝進行人工抹殺。在金龜子成蟲發生期開展人工捕殺;對介殼蟲危害嚴重的,用鋼絲刷、草把等刷除密集在枝干上的介殼蟲若蟲。
(2)驅避及人工捕殺害蟲。在果園樹冠上掛樟腦丸驅避吸果夜蛾;在果樹樹干上涂白、涂膠或綁纏塑料薄膜,阻止害蟲上樹危害或下樹越冬,也可阻止害蟲在樹干產卵、潛伏。
(3)綁縛誘蟲帶。害蟲越冬前(8月下旬至9月),緊貼樹干捆綁誘蟲帶,誘集害蟲在其中越冬,來年早春害蟲出蟄前解除誘蟲帶集中燒毀。
3.2 科學使用殺蟲燈
根據害蟲趨光趨化特性,采取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圖3),分區域集中布設,連片防控,誘殺金龜子等害蟲的成蟲。
3.3 果實套袋
采用果實套袋阻隔害蟲,保護果實免遭農藥污染,可有效降低病蟲發生危害。
3.4 食餌誘殺害蟲
利用害蟲的趨化性,在其所喜歡的食物中摻入適量毒劑來誘殺害蟲。
(1)在獼猴桃園懸掛毒餌。毒餌用糖醋液配制而成,田間17:00布局放置,誘殺地老虎、實蠅類、金龜子等害蟲的成蟲,將誘到的蟲體集中深埋。
(2)果園種植傘形花科(胡蘿卜、香菜等)誘殺椿象。種植菊蒿,驅除潛葉蠅、銅綠麗金龜子。
4 化學防治措施
4.1 以精準測報為基礎,及時掌握病蟲害發生動態
根據獼猴桃病蟲發生的規律,規范開展病蟲調查(圖4),及時準確發布重大病蟲發生趨勢預報,為及時防治病蟲害提供最佳的時期和方法。
4.2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掌握用藥的關鍵時期
根據病蟲測報,指導果農在害蟲初孵期、幼蟲期及時噴藥防治;普及科學用藥知識,抓住防治的關鍵時期對癥用藥。
4.3 推廣新型植保機械,提高農藥利用率
田間噴藥時,霧滴越細越好,噴到葉面濕潤欲滴為宜。噴霧要做到均勻周到,提高農藥利用率,減少浪費和污染。成年園和生長期重點推廣中小型自走式噴桿噴霧機、背負式噴桿噴霧機、手推式遠程噴槍噴霧機。幼園和休眠期開展低容量噴霧、靜電噴霧等,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農藥飄逸損失。
4.4 應用免疫誘導技術
萌芽期、開花前、幼果期噴施免疫誘抗劑如殼聚糖、赤·吲乙·蕓、氨基寡糖素2~3次,可增強樹勢,預防倒春寒、保花保果、增強獼猴桃抗病抗逆能力,優化果樹農藝性狀,改善品質增加產量。
4.5 加強精準科學施藥
在準確診斷獼猴桃病蟲害并明確其抗藥性水平的基礎上,配方選藥,對癥用藥。根據病蟲監測預報,堅持達標防治、適期用藥,避免盲目加大施用劑量、增加使用次數、減少農藥用量,提升農藥有效利用率。
4.6 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
在獼猴桃病蟲害發生關鍵時期,實行病蟲害統一技術、統一時間、統一農藥的防治方案,集中連片開展統防統治服務,解決散戶“打藥難”“亂打藥”等問題,有效提升病蟲害防治組織化程度和科學防控水平。
4.7 合理使用農藥助劑,提高防治效果
常用的農藥助劑為橙皮精油、有機硅。使用農藥助劑,有利于農藥有效成分的分散,提高農藥速效性、防效并延長持效期,有利于病蟲接觸或吸收農藥有效成分,提高防效,減少農藥使用量和農藥殘留。
4.8 科學用藥,保證防治效果
近年來在獼猴桃上登記的化學農藥較少,參照其他果樹,通過試驗示范和生產實際效果調查,篩選推薦氫氧化銅、噻霉酮、噻菌銅、噻唑鋅等防治潰瘍病;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蟲·高氯氟等防治小薪甲、斑衣蠟蟬、椿象;噁酮·錳鋅、唑醚·代森聯、苯甲·氟酰胺、苯甲·丙環唑等防治褐斑病,腐霉利、嘧霉胺、咯菌腈、啶酰菌胺等防治灰霉病,通過重抓預防,科學適期施藥,合理混配和交替使用,達到防治效果。
(作者聯系電話:1531918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