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燁
電子商務與農業產業進行融合極大程度帶動了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與此同時也改變了傳統農業發展的形式。到目前為止,我國憑借著十分便捷的電商平臺以及新穎的購買方式、暢通的物流體系,讓電商農業逐漸占據了我國農業發展的市場。通過“互聯網+”的視角能夠更加輕易的了解我國電商發展的未來方向,從而為我國農業的產業革新與升級奠定良好基礎。
一、前言
現代農業+電商的產業形勢是“互聯網+”與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形勢,在國際上,一些國家率先開展了農業電商模式,并且極大程度改變了當地農業產業的模式。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農業電商的起步相對較晚,并且絕大多數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帶,與傳統農業衍生出的多種新型產業也處在萌芽狀態,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當前我國農業電商的發展較好,且已經成為世界電商占比較高的國家。以此同時,國內各大互聯網企業也開始針對不同產業進行革新與發展,從而極大程度帶動了各個地區農業產業的發展。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基于農業產業的電子商務也已經成為了農業發展的風向標。本篇文章通過研究“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發展,深入了解我國農業電商的發展局勢,從而探索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路徑,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二、農業電子商務的重要性
農業電子商務出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要解決農業產業存在的問題,對于我國農業產來說,絕大多數季節性較強且標準化程度較低,生產者分散且素質不均勻。并且農業伴有較大的意外風險,但隨著“互聯網+”農業電子商務產業的興起,極大程度解決了我國農業產業等相關問題。
(一)突破農業時間空間限制
農業電商的出現,打破傳統交易過程中空間以及時間受限的壁壘,使得農業生產者逐漸擺脫了地域的限制,從而能夠對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進行服務,甚至將自身的商品發送到海外。
(二)促進農業生產的標準與規模化
在農業電子商務運營的模式下,可以通過信息之間的快速流通,重新對全國各個地區的農業資源進行分配,從而極大程度提升了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標準與規模化,這樣一來,也能夠將農產品進行集中的處理與售賣,從而進一步拓寬了農業產品的銷售方式與渠道,進一步增加農業生產者的經濟收益。
(三)降低自然與市場風險
傳統農業市場由于信息傳遞速度較慢且信息準確度較差,所以會對農業市場造成較大的風險。而在“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電子商務能夠通過線上平臺的數據分析,極大程度較少農業市場當中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從而為農業生產者提供更加及時且全面的市場信息以及市場供需要求等等,從而更加有針對性的實施生產,減少自然、市場風險對自身的威脅。
(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傳統農業產品往往通過農民自身生產自己銷售,從田間到消費者手中的一系列交易流程效率極低。而農業電子商務則是通過線上的便捷,進行信息的發布、訂單的護理以及生產、資源的分配,從而以極快的速度到達消費者手中。極大程度加快了農業生產以及交易的速度,進而縮短了農業經濟主體與消費主體之間的距離,對于我國農業產業的革新與升級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五)促進農業人員文化水平提升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出數量以及農業現代化水平都在不斷提升,所以對于農業人員的文化水平的要求就越來越高。在“互聯網+”背景下農業電子商務的工作人員的教育也變得更為方便與快捷,并且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對于我國農業技術以及產業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互聯網+”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路徑
對于“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農產品營銷方式,并且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又一大新形態,所以我們可以認為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就是在擴大我國農業的延伸范圍, 并且也在農業產業范圍內豐富了電子商務的內涵。它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從而對我國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多種的可能。而對于“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電子商務未來的發展路徑,將呈現以下幾個趨勢:
(一)更加規范與標準化
到目前為止,我國“互聯網+”的產業發展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內容的應用,受到了越來越多受眾的了解與應用,而在此基礎上,就需要有更加規范且完善的標準與規范,從而制約產業的發展與革新。對于農業電子商務來說也是如此,缺乏相關的標準,或者標準與規范并不完善。所以規范以及標準化是“互聯網+”背景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大路徑。
(二)更加專業與個性化
農業產業具有明顯的特點,經營好壞與產品的生產周期有著巨大的聯系,除了產品的新鮮程度以及口感之外,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品種以及生產地也有了更多的要求。盡管在最近幾年,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極為迅速,但仍然缺少對不同農產品所設立的不同的電商體系。所以針對目前的農業產業來說,未來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路徑必然向著專業化與個性化方向發展。
(三)更加人性與大眾化
到目前為止,我國電子商務產業已經受到了廣泛的歡迎與應用。并且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消費者的生活習慣與方式已經和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密切相關,人們對于農產品的需求也越加多樣與個性,對于農業電子商務來說,在未來必然向著更加個性化的方向發展。比如可以對不同的消費者群體提供不同的個性化服務、私人服務等,從而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這也是包括農業電子商務在內所有電商產業內發展的一大方向。
(四)更加融合與多元化
農業產業涉及的內容包括當地政策、產品品種、種植地域、人員調配以及后續產品管理等,是一個極為龐大且復雜的產業,所以就必須融合其他相關服務內容,打造基于農業產業的多元化服務。而對于各種服務來說,或多或少會涉及國家政策以及環境等問題,產業融合化與多元化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將各種產業以及服務更加有機的融合起來,在未來可能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大主流脈搏。
(五)更加國際與品牌化
由于我國農業市場潛力巨大,充滿了無限商機。在這基礎上互聯網沒有國界的現象也展示在了我們的眼前,產業國際化是未來各類服務、產業以及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在未來通過農業電子商務的平臺購買全國乃至海外的商品或許能夠成為更加容易且普遍的事情。因此,農業電子商務的國際化與品牌化,是未來“互聯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路徑之。
四、結語
“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電子商務發展已經為我國農業帶來了更大的經濟紅利。但是對于我國目前農業電商的發展,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并且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而在此基礎上,對于我國農業電商的發展,也不能單純考慮經濟效益等問題,更需要考慮包括農民群體的增收、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我國農業經濟的革新與完善等內容,從而基于“三農”問題,借助電子商務有效手段,將產業發展置于快行道上。這樣才能夠在國家政策以及市場環境的基礎上,更好的為農業供給側改革輸送更多的能量,進而極大程度推動我國農業產業的發展。(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