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霞
微軟自從其成立到如今,發展非常迅速,無論是在軟件開發還是在企業管理上都有著諸多值得學習的成功經驗。文中,主要就對微軟收購GitHub進行進行介紹,以期可以從中獲得成功的經驗。
微軟成立于1975年,經過多年的業務實踐,形成了以Windows為核心,并兼具云計算、開源軟件和跨平臺服務網站等多元的業務架構。2018年6月4日,為進一步拓展業務,決定以75億美元的股票收購軟件代碼托管平臺GitHub(社交編程及代碼托管網站)的股權,收購后,GitHub將成為微軟的全資子公司。該交易于2018年10月19日獲得歐盟委員會依據歐盟《并購條例》批準,2018年10月26日完成標的資產的過戶。微軟成功收購GitHub,為之后的類似公司收購提供了一個經典范式。
一、微軟的收購之路
GitHub成立于2008年4月,GitHub CEO表示,社區平臺早在2011年就實現了盈利。目前GitHub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種:代碼托管服務、數據沉淀和云存儲、企業獵頭招聘社區。GitHub實現快速業務增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它的商業模式十分簡潔。
2015年時,GitHub估值20億美元,出價50億美元,微軟直接給了75億美元,微軟開出了更高的收購價格,完美地展示了硅谷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看待價值的不同角度,這與硅谷的運作方式有關。大多數成功的創業公司的目標并不是要上市,而是為其他人帶來價值。微軟收購GitHub,可以為微軟打造適合開發者使用的工具,也可能成為微軟抗衡亞馬遜的利器。GitHub沒有選擇上市而是向微軟臣服,是GitHub開發者業務能力被微軟認同,人才是第一生產力,被微軟注重人才的理念而折服。微軟方面表示,GitHub今后的運營會保持原有風格,以開發者至上,保持獨立運作。微軟獲得了開發者價值、戰略價值。這屬于收購,而不是兼并,雙方的法人地位均保留不變。
二、交易背景
(一)宏觀背景
GitHub是面向開源和私有軟件項目的托管平臺,服務180萬家組織機構。截止2018年6月份,有2800萬用戶高頻使用GitHub進行協作和共享代碼,并托管了8500萬個源代碼存儲庫。除了數以百萬計的開發者之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等公共機構和谷歌、蘋果、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也在GitHub上有業務。而微軟在GitHub上貢獻了超過1800個存儲庫,連續三年保持第一。
2006年,微軟推出開源軟件托管平臺CodePlex(微軟的開源工程網站),意在為工程師建立一個可供代碼下載和共享的社區,但該項目遠不如2008年誕生的GitHub進展順利。微軟是在賭,賭開源和依賴于平臺的云應用將會成為未來帶來豐厚回報、迅速增長的業務,而給開發者用戶更好的體驗,而不是利用他們,會為微軟贏得更多勝利的機會,這也是為什么微軟可能是GitHub最理想的收購者的原因。長遠來說,隨著Windows進一步消亡,微軟將寄希望于一個沒有界限的世界,開發工具和云服務將依托提供更多的福利,而不是用戶杠桿效應而贏得局面,這也是微軟必須要付出這么大代價的原因。
(二)微觀背景
微軟收購GitHub,愿意做GitHub的管理員,讓GitHub維持開發者至上的氣質,持續聽取開發者反饋,對基礎功能和新功能都進行投資。微軟認為不應當將各種工具分別界定為獨立的產品市場,地域市場應當界定為全球市場。
GitHub新任CEO為打消大家對這次收購的疑慮,他在個人微博中做出承諾。GitHub將作為社區、平臺和商業組織繼續運營下去,GitHub將保持其產品哲學不變。我們熱愛GitHub,因為它給開發者無微不至的用戶體驗。我們理解并尊重這一點,我們將會繼續創建開發者喜愛的,優雅、簡潔、精致的開發工具,把GitHub打造成一個更好、對大家來說特殊的存在。業務整合后兩者均被保留,因為他們知道兩者的固有用戶不愿意放棄對他們“很特殊”的工具。
三、收購的動因
對于微軟來說,開發者的思想分享和錢包分享是最重要的。微軟相信,在數字轉型的時代,開發人員將在談判桌上擁有超大的發言權,而這正是此次收購最重要的原因。其次,微軟還認為,他們可以推動GitHub實現貨幣化。比起上市,被巨頭收購更適合GitHub的后續發展。微軟作為曾經的龍頭企業,一直以來也是采用Git協議,自身也有許多項目需要用到代碼托管,目前就有超過1000個微軟開發人員在GitHub上貢獻代碼,已是GitHub的最大貢獻者。站在開發者角度來看,這其實是一件好事,與其年年虧損倒閉,不如被微軟收購,這樣大家代碼有地方托管,代碼還可以繼續共享,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四、收購的意義
(一)橫向協同效應
在DevOps(開發運維一體化)工具范圍之內,微軟和GitHub均供應版本控制和協作的源代碼托管服務和代碼編輯器/IDEs(集成開發環境)。
為了與其他開發者就開源代碼展開合作,一個開發者可能通過云端或者在聯網的本地服務器上制作一個副本向其他開發者開放提供訪問倉庫(公開倉庫和私人倉庫)的權限。除了將倉庫中央副本存儲于云端或者本地服務器,開發者還可以選擇將其倉庫托管給一個版本控制和協作的源代碼托管平臺(GitHub)。該平臺對于用戶非常友好,而且還具備其他額外特征。本地平臺也提供類似服務,除了無法介入云端。運營平臺與內容服務相互依存。好的平臺可以帶來流量、降低開源市場推廣成本,兩者有著較強的協同效應。
(二)非橫向協同效應
主要體現為交易雙方在DevOps工具領域的重疊部分,具體涉及版本控制和協作的源代碼托管平臺和代碼編輯器/IDEs。非橫向關聯還體現于交易雙方的非重疊DevOps工具,具體體現為微軟的持續集成/部署工具、虛擬白板工具、包裝工具和測試工具,以及GitHub的版本控制和協作的源代碼托管平臺。
收購消息確認之后,GitHub創始人兼CEO在GitHub上發表了名為《GitHub的光明未來》的博文,終于讓人松了一口氣。GitHub仍保持獨立運營,之后成為云業務的一部分。微軟已經將其Azure云服務與GitHub整合在一起,并將繼續整合相關服務,鼓勵其他云提供商也與開源平臺集成。微軟的運營能力與GitHub的研發能力進行整合,實現雙方在技術、產品、市場和運營經驗方面的資源與信息共享,進一步強化微軟在開源業務領域的綜合競爭實力。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非橫向協同并不會帶來競爭問題,但也存在個別例外。非橫向協同可能會帶來的主要競爭關注是封鎖。這代表商業開源的開端還是終結我們不得而知。
五、展望
微軟收購GitHub這個大新聞,展示了最成功的高科技創業公司創造價值最簡單的事實,即你可能很幸運地創建了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但這不是最終的規則。戰略性,而不是財務價值,才是創造價值的源泉。
開源業內的巨額收購似乎已經成為一種風尚,微軟具備阻礙競爭對手獲取這些數據,微軟阻礙競爭對手獲取特定數據有利可圖,而且合法。近年來,涉及開源解決方案的科技界的整體趨勢是將商業數據和資源銜接起來。(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