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
音樂欣賞是聽覺的藝術。從多媒體到小學音樂欣賞課,學生不僅能聽到優美的聲音,還能欣賞到逼真的畫面。感受音樂的意境,使教學更直觀。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應試教育向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轉變,傳統音樂教學模式的改變,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幫助學生從內而外產生學習動力。著名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多渠道信息傳遞是通過使用多種感官,提高學生對藝術知識的認知,并且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從中可以看出,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成功教學的重要條件。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使學生進入一個活潑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對學習音樂產生極大的興趣。如人民音樂教育出版教材的第12冊第3課中的歌曲《Do Re Mi》。如果學生只是通過聲音來感受作品的內容,很難達到預期欣賞的目的。向學生簡單介紹電影《音樂之聲》,讓學生看電影《音樂之聲》片段。這樣就能激發學生“我想學”的欲望,讓學生感受“Do Re Mi”在創作和編輯過程中產生美。
有利于提高分析能力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通過不同形式的表演和演唱,以及不同種類的樂器和人聲來表現音樂意境。然而,由于小學生所欣賞的作品體裁繁多,僅通過聲音很難將音樂的內涵和主題充分地傳授給學生。
現代多媒體教學,學生的聽覺和視覺可以知道誰在他們心中留下了印象深刻。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圖來表現藝術形象,如通過唱歌、演奏等方式,儀器儀表和聲音質量呈現給學生。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它通過不同的演奏和演唱形式以及不同種類的樂器和人聲,對作品的意境做出了貢獻。由于小學音樂作品種類繁多,僅通過錄音很難將音樂的內涵和音樂的主題完整地傳達給學生。例如,在“星球套房”中聆聽“火星之神”“和平之神”和“喜悅的木星”,感受和體驗音樂的情感,記住音樂的主題,學生很容易錯誤地相信他們是同一類別。然而,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實時播放給學生看,學生立即就能準確地作出辨別。
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的音樂過程中,當學生對著老師唱歌或者聽著錄音機講課的時候,很多學生往往會覺得課堂枯燥乏味,這使得學生似乎在課堂上被動,容易分心,教學效率也很低。這樣的教學既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又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教學更具體,運用更多的圖片和視頻,能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提高課堂教學能力,拓寬知識面,拓寬音樂文化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針對這種情況,使多媒體教學方法,通過圖片、文字、聲音和圖像的組合,將學生的注意力調整到最佳狀態。如五年級下冊欣賞第二課“致春天”一課,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樂曲的結構,如果在原來的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把磁帶倒來倒去,雖然浪費了時間,但很難聽準某一部分。如果在音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把作品分為A、B兩部分,B部分的合唱部分以小段的形式準確地欣賞,能使學生快速、輕松地理解作品的意境。
確保教學目標實現
音樂欣賞是審美教學的藝術,它是提高學生素養教育的審美過程,這已達成音樂教育界的共識。音樂蘊含著豐富的審美資源,包含了豐富的美學資源,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真正理解音樂創作的意境和使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和贊賞,也能有效促進學生的想象力。
例如,教學歌曲《大地母親的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利用多媒體來展現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動物們悠然自得地生活著,用優美的旋律和老師深情的朗誦講解,給學生們帶來美的感受,讓他們感受環境保護對人與自然的重要意義。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才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
結束語
實踐教學中深刻認識到,多媒體技術與音樂教學的有機結合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可以激發學生音樂創作的熱情;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想象力;引導藝術創新和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多媒體的應用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使音樂課堂更有活力,使音樂課堂教學體驗更完美。多媒體教學方法的干預能優化課堂教學,也必為音樂教學增添光彩。
(作者單位: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