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素華
摘 要 “農村廁所革命”涉及農村戶廁、公廁和鄉村旅游廁所建設三項工作,農村公廁和旅游廁所建設難度不大,基本都有運行管護維修資金保障,但在農村戶廁改造上,雖然近年來相關管理部門花大力氣狠抓數量和質量,取得了預期效果,但面對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大中街道近10萬戶的農村居民,推行“廁所革命”難度很大。基于此,結合大中街道廁所革命的實際情況,提出可行性建議,力求提升大中街道公共環境衛生質量。
關鍵詞 農村;廁所革命;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D422.6;R12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1.054
農村戶廁改造是通過建設衛生廁所改變旱廁臟陋不堪的狀況,有效防止糞便污染水源和土壤,提高糞水肥效,進一步改善城鄉環境衛生面貌,提高群眾文明健康素質和群眾生活品味,消除危害健康因素,預防和控制疾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助力鄉村振興。因此,農村改廁特別是戶廁改造要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住房居家環境改善、鄉村振興戰略等同步統籌規劃部署和推進。
1 取得的成績
在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日益改善的情況下,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成為黨和國家關注的重點問題。自國家提出“廁所革命”,數年時間,農村地區的廁所整治在積極進行。各部門開展了一系列農村廁所整治工程和項目,比如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環境建設工程過程中,將廁所整改劃為其中的一部分,統一進行安排建設;環境部門將廁所整改的標準與農村整體環境整治結合在一起;教育部門在校舍改造中將廁所整改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農業部門大力倡導將廁所整改和沼氣池建設同步進行;愛國衛生運動會大力開展城市和鄉村環境衛生整改活動;國家旅游局更是將廁所整改作為旅游規劃的一部分。通過各級部門的努力,地方政府也在積極進行廁所整改,大部分省市、自治區等都專門成立了工作小組。20世紀90年代,我國首次農村環境衛生調查時,農村沖水廁所只有7.5%,至2016年,增加了32.1%。根據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計結果顯示,2013—2016年,我國公共廁所建設數量達到13.6萬所,鄉鎮平均新增數量為3所。
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愛國衛生運動會整理出了三格化糞池式廁所、三聯沼氣池式廁所、糞尿分集式廁所、雙甕漏斗式廁所、雙坑交替式廁所以及完整下水道式廁所這6種適合農村廁所整改的技術模式。相關統計結果顯示,至2015年,三格化糞池式廁所的應用率為47.9%,雙甕漏斗式廁所的應用率為20.9%,三聯沼氣池式廁所的應用率為19.5%。各地區的整改技術模式都綜合了當地居民的需求和實際情況,且相較于中西部地區,東部地區廁所整改率更高。
2 存在的問題
2.1 農戶對“廁所革命”認識不足
農戶對“廁所革命”認識不足,積極性不高,且觀念保守,傳統的用廁習慣根深蒂固。部分農戶因年紀較大,對農村改廁工作認識不足,認為以前的舊廁就很好,已經用了幾十年了,習慣了,不需要改廁,而且室內改廁異味嚴重難以接受,給“廁所革命”推進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2.2 因地制宜改造難度大
農戶居住環境不同,部分農戶分散居住,離自來水總閥較遠,導致“三格式”改廁成本增高。此外,廁所在外采用外接塑料管道,冬季嚴寒天氣可能會凍壞管道,給廁所的使用帶來影響。
2.3 改廁資金壓力較大
2018年大中街道改廁所652座,江蘇省財政在改廁中按照每座1 000元進行補貼,其余鄉鎮自籌,資金壓力較大。而且改廁工程都是一次性招標,沒有后續維護專項資金。面對基層資金壓力,在現有農村住房中,無廁戶、非無害化廁所戶的新建或改建難度較大,所需資金多,鄉鎮配套資金在30%左右,加之現在人工、材料價格高,目前1座廁所改造費用在1 600元以上,籌措資金困難[1]。
2.4 部分農戶經濟條件受限
部分農戶處于剛脫貧,資金有限,相比旱廁沒有任何運行費用,水沖式改廁后產生的水電、排污處理等運管費用難以接受和承擔。改廁均使用沖水式廁所,將自來水與廁所連接,每次都需要水沖,勢必會增加用水量,增加農戶生活成本。
2.5 農村污水處理系統不完善
除城郊村外,農村村民改廁后仍為單獨個體,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污水處理系統和標準的無害化處理設備或設施,廁所污水得不到處理,無法進行污水排放,不利于推進無害化廁所建設。
2.6 部分農戶使用不當,影響改廁效果
部分農戶由于以前都是使用的是旱廁,沒有使用過水沖式廁所,使用后不能及時沖刷,導致管道堵塞,就認為改廁質量有問題,進行反宣傳,影響改廁工作的推廣。而且由于農戶自己使用不當,廁所堵塞,導致室內改廁異味嚴重難以接受,直接影響了改廁的效果[2]。
2.7 農村公共廁所的改造仍處于“死角”
大多數村的村委會、衛生院、學校幼兒園基本上還是傳統的旱廁,缺少人員管護,廁所衛生狀況很差,不僅直接影響到環境質量,也影響到群眾的健康,而且目前這方面沒有相應的政府項目資金支持。這些都是影響農村形象、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
3 對策建議
3.1 強化黨員的模范作用
在“廁所革命”推進過程中,應把宣傳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讓黨員干部帶頭宣傳、帶頭改,讓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成為農村改廁工作的推動者和示范戶,請他們現身說法,提升農戶改廁意愿,通過引領示范,大大提高群眾的認可度和參與度。另外,對參與積極性不高的農戶讓村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形成黨員“包、保、帶”,以村帶村、戶帶戶、黨員包困難戶的工作格局,通過講解衛生防病知識,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讓農戶意識到戶廁改造與預防疾病傳染之間的關系,充分了解實施農村“廁所革命”的益處,喚醒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讓群眾知曉廁所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轉變農戶的思想觀念,提高群眾的衛生意識。在進行常規條幅、廣播、專欄宣傳的同時,通過組織村居分管領導外出學習、村與村互相學習等活動來推進“廁所革命”,共享清新健康家園。
3.2 加大對改廁資金的投入力度
加大財政配套資金的投入力度,配足配齊農村改廁運行、維護資金,同時整合各方資源,創新資金籌措方式,加強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讓農戶少花錢甚至不花錢就能完成改造。
3.3 完善農村污水治理系統
建立生態低碳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統,推行集中與分散治理相結合的治理模式,建好化糞池和污水收集管網。建立分類收集、合理設計、規范施工、應收盡收的農村生活污水收集體系,因地制宜,優選具有低碳節能、效果穩定的處理技術,制定與環境承載力一致、可執行性強的排放標準,推動村莊污水治理系統由粗放型向精細化專業管理轉變。
參考文獻:
[1] 侯克寧,王衛東.鄉村文明建設背景下的農村廁所改革問題研究[J].河北農業科學,2011,15(8):98-100.
[2] 張明明,馮麗菊.淺談廁所革命下農村公共廁所現存問題與解決對策[J].祖國,2018(10):75.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