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你培訓了嗎”正成為萊州農民新的問候語。這不,山東省萊州市培訓基地又迎來第二批身著迷彩服的170名學員,來自全市4個鄉鎮,年齡從20-60歲不等。他們中有村“兩委”干部、農民合作社負責人、家庭農場主、種植大戶,一場精心打磨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盛宴”即將開啟。類似這樣的培訓班,山東省農廣校及142所市縣分校正在行動,培訓班開在培訓基地、田間地頭,服務的是鄉村百姓。山東省農廣校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鍛造了一支朝氣蓬勃的生力軍,走出了具有山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在選人方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的培育對象年齡在60周歲以下,年農業服務收入需達5萬元以上。提升農民教育培訓的質量和效果,關鍵是要實現學員與培養目標和培訓內容一致。學員由基層農廣校來遴選,遴選學員前制定了明確的培訓目標和具體培訓內容。同時,增加農民報名參加培訓的途徑,比如通過手機、網絡等平臺擴大學員遴選范圍,按需申報培訓,將更多有“我要學”意愿的農民納入遴選范疇。
在上課方面,省、市、縣不同層級的培訓機構,各自的培訓組織能力、教師資源、承載能力、實訓條件均不相同。針對不同培育目標、不同培訓內容的培訓班,由不同層級的培訓機構承辦,充分發揮各級培訓機構的優勢和特征,從而實現培訓內容差異化,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不僅要愛農業、懂技術,更要善經營。立足于這個出發點,山東省農廣校牽頭打造的鄉村振興示范站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通過示范站向農民精準推送農業生產經營、政策法規、法律咨詢等公益服務信息,開展農業科技推廣、高素質農民培訓、動植物疫病防治、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等業務,向農民提供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的產前、產中和產后等技術問題。
在跟蹤服務方面,農民培訓不僅要“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圍繞農時季節,進村入戶進行持續性的生產操作指導。組織專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定期分享、交流市場信息,山東省農廣校牽頭打造了融媒體平臺——《鏘鏘新農民》節目,把優秀學員請上講臺、微信交流服務平臺和媒體平臺,傳授經驗,促進學員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山東省農廣校牽頭成立的區域性產業發展聯盟,把高素質農民、農業企業、協會等組織聚合起來,相互借勢、資源共享、抱團發展。
“作為鄉村振興示范站,我們不單考慮自己怎么把地種好,還要通過開辦田間培訓學校、開拓市場等方式,示范帶動周邊農民實施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生產綠色、安全、優質農產品,助力鄉村振興。”參加此次培訓的萊州市中觀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盛全鐸說。“時代呼喚英雄,振興亟待人才。”鄉村舞臺已搭建,上場鑼鼓漸鏗鏘,我們期待越來越多的高素質農民在振興鄉村的舞臺上登場亮相,綻放人生精彩,唱響振興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