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俊剛
在我國,玉米是最重要的農業作物之一,其產量和質量一定程度上對農業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穩定性來說都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必須要重點關注栽培管理技術,以及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等。玉米可以規模化單類作物種植,也可以與其他作物進行連種,比如大豆等,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降低病害發生率。病蟲害是影響玉米種植產量的關鍵性影響因素,做好病蟲害的防治也是種植戶們所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基于此,本文便針對玉米栽培管理技術和病蟲害的防治兩個方面展開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議。
1、玉米栽培管理技術
(1)合理的選種
玉米品種的選擇對于之后種植的產量、質量、生長周期、適應能力、病蟲害抗性等各個方面都有著決定性影響。在玉米選種過程中,需要根據種植區域的具體氣候條件以及地勢條件,以及病害多發類型、往年病害時間等進行選擇,盡量選擇病蟲害抵御能力強、溫度適應性強、抗倒伏的玉米品種。實際上,玉米品種非常之多,為了保證產量,還需要盡量選擇高產優質品種,根據氣候條件、土地條件、種植條件等選取。選擇更加優質的玉米種可以有效減少玉米對于肥料消耗、提高產量等。除此之外,還需要引進一些先進的配套設施,讓玉米種植能夠達到最大的產量。
(2)科學的規劃種植模式
在選種完畢后,便需要重點考慮一下玉米種的種植時間和種植密度等問題。土壤條件的不同使得不同品種的玉米在種植時,適應性存在一定差別。種植戶需要結合玉米種植區域的氣候情況來規劃種植方案,若溫度過低,則會降低種子的出芽率和存活率,而若過高則可能影響正常生長等。同時,玉米種植的密度與間隔也需要保持合理,間隔太遠則浪費土地資源,降低植株數量,而間隔太近則可能導致爭奪土壤肥力、影響植株采光等,也會導致產量的降低。現代化的玉米播種設備多數會利用定距的方式播種,固定種植間距在40cm。合理的間距能夠讓玉米種有著充足的生長空間以及肥力供給,從而保證其正常生長。
(3)田間管理
在玉米種植期間,田間管理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苗期管理。玉米處于苗期時,需要結合玉米苗的生長狀況選取合適的手段來激發玉米根系的生長,達到壯苗的目標。通常都要針對幼苗進行出土、補苗、除草、灌溉與施肥等,并且還需要開展苗期的病蟲害預防工作;第二,穗期管理。玉米生長至穗期時,田間管理工作對玉米的生長發育來說至關重要,在該階段中,玉米莖葉以及玉米穗的發育速度都會加快,所以對于水分和營養的要求也會更高,因此,做好水肥管理,保證營養供給的重組與平衡,使得玉米根系和植株更加健康地成長,進而提高產量;第三,粒期管理。當玉米生長至粒期時,需要保證植株的莖葉能夠正常發育,并且玉米根系保持活力和健康,保證營養充足的同時也要觀察是否出現病害及蟲害,根據玉米的生長狀況來調整施肥與灌溉的周期、用量等,比如夏季連續高溫天氣時,要注意保持灌溉等。
(4)施肥管理技術
我國種植玉米已經有著許多年的歷史,玉米的生長能力和適應能力非常強,并且根系十分發達,在我國南方北方都有著規模化的種植區域。不過,玉米在生長過程中,根莖及葉的生長對于肥料有著較高的需求,因此及時且有效的施肥對于玉米的生長來說有著重大意義。氮元素是玉米種植過程中需求最大的營養元素,定期施氮肥能夠保證植株的快速生長。因為玉米植株本身細且高,所以較為易折,可以施農家肥,以及氮肥和磷鉀肥等,才能夠進一步滿足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對于營養的各方面要求,不會出現脫肥等問題。玉米屬于高產農作物,所以相應的對于肥料的要求也比較高,根據相關數據得知,每667m2的玉米大約需要大約35kg左右的尿素。在玉米苗期時,對于肥料的要求相對較低,大約為施肥期的75%~80%左右。在玉米開花期時,雖然對于肥料的需求量更低,甚至可以省去施肥環節,只需要對植株進行灌溉,避免植株倒伏即可。
2、玉米病蟲害的防治策略
(1)化學防治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玉米蚜蟲、玉米螟、小斑病等都是較為常見的病蟲害。這對這些病害蟲害而言,最直接有效的治理方式便是化學防治,比如,針對玉米螟來說,可以利用50%殺螟丹,與水進行1:1000的調配,之后進行噴灑,重點噴灑玉米心葉。治理小斑病時,可以通過每畝50%苯并咪唑44號100mL,兌水25kg進行調配,之后進行噴灑,在治理時,需要針對一些患病較為嚴重的葉片進行摘除,避免病菌蔓延。
(2)生物防治
玉米病蟲害的生物防治是以綠色環保作為中心理念的防治技術。在玉米種植過程中,通過引進害蟲天敵的方式來減少害蟲基數、消滅害蟲根源等,在治理蟲害的基礎上還不會對作物本身造成影響。除此之外,對于一些患病較為嚴重的植株來說,通過集中焚燒的方式來進行處理,避免病菌的蔓延造成更大規模的病害。同時,在病蟲害較為嚴重的時期,可以在種植區域附近移栽其他植物,進而控制病蟲害影響規模的擴散。
(3)農業管理防治
玉米生長過程中,病蟲害不但會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同時也會影響其產量。所以,需要在玉米生長各個階段加強農業技術管理,在種植模式方面進行改善,進一步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保證玉米的穩定生長。同時,還要針對玉米的生長動態進行實時監測,關心玉米病蟲害發展信息,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在病蟲害爆發時及時治理,將損失降至最低。
綜上所述,玉米是一種適應能力非常強的農業作物,在我國多個區域都有著廣泛的種植,其在農業發展以及經濟發展方面都起到了推助作用。而科技水平的提高,玉米種植技術也在不斷改進,品種也在不斷研發,這對我國玉米種植產量的提高有著重大意義,也是推動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條件。
(作者單位:064100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農業農村局窩洛沽農業技術推廣區域綜合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