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摘? 要:在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的背景之下,眾多學校將三全育人提上日程。地方高校在建設過程中,通常需要“三全育人”理念的支撐,要想充分發揮該理念的價值,使用“三全育人”合理建設高校,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相關工作者就應當在特定育人理念指導下,向共同育人目標邁進,合理調整育人資源,使用合適方式優化各個育人環節。首先,高校工作者要從微觀、中觀以及宏觀角度明確新時代地方高校“三全育人”的具體內涵;其次,以當前地方高校發展現狀為基礎,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找化解該問題的行之有效的路徑,以期為相關的學校工作提供借鑒經驗。
關鍵詞:地方高校? 三全育人? 借鑒經驗
中圖分類號:G64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2(a)-0134-02
1? 新時代高校“三全育人”的內涵
當前,教育部明確提出要在全國各地高校進行“三全育人”試點工作,以宏觀以及中觀、微觀3個方面入手,建設育人體系,其內涵多種多樣,并且該理念較為先進,重視實踐性。總體來看,“三全育人”為育人支持系統,涉及主體廣泛,由學生及其長輩以及社會力量等構成,培育時間較長,涵蓋學生入學的整個時期;于空間角度看,主要包括對學生進行教育以及管理等。三全育人的宏觀以及中觀、微觀內涵分別如下。
(1)宏觀角度:“三全育人”為黨以及國家的戰略方針,為國家教育部的重點工作內容,為國家工作者對各地高校重視的表現,能夠有效貫徹立德樹人思想。因此,高校應當僅僅抓住“怎樣育人”這個問題,結合高校育人現狀,做出統籌規劃,全面推進。
(2)中觀角度:各地高校為貫徹該理念的重要主體,因此,高校應當在“三全育人”之中投入大量經費,建設相應隊伍,并提供制度保障等,建設科學并符合實際現狀的育人機制,創設“三全育人”氛圍。
(3)微觀角度:“三全育人”的實施權責主體為各地方高校教師,所以教師應當明確自身育人職責,承擔育人重任,把該理念貫徹于工作之中,掌握“三全育人”工作方法。由此可見,“三全育人”關鍵之處為實施主體的方法合理性以及理念的親民性。
2? 新時代地方高校“三全育人”實現路徑研究
從當前教育理念看,“三全育人”是較為先進的工作理念,它能夠從整體上凝聚育人共識,合理優化調整育人資源,在遵循具體育人規律前提下,將工作重點放在采用何種方式有效展開育人工作并保證育人工作持續健康發展上面,能夠體現出國家領導人對育人主體的重視程度,其主要工作方法以及模式為將過程管理以及目標導向互相結合,并且其將國家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保證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夠感受到“三全育人”的魅力。因此,筆者認為,高校有必要積極探索合理的“三全育人”路徑,深入探討“三全育人”背后蘊含的理念和方法論,具體做法如下。
2.1 建設涵養合力育人文化
之所以建設合力育人文化,主要原因是該文化可以讓全體高校學生參與進來,并保證育人主體能夠有效履行育人職責,為當前值得提倡的育人文化現象。不僅如此,涵養合力育人文化還能夠有效激發育人主體的育人意識,增強工作主動性,為創設營良好育人氛圍奠定基礎,早日實現合力育人目標。另外,涵養合力育人文化可有效激發高校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以及長輩育人意識,由此可見,建設涵養合力育人文化勢在必得。具體工作內容包括:首先,高校可以定期舉辦培訓活動以及榜樣示范主題會議等,為各地高校學生、教師提供學習機會,還可為教師以及學生播放國家主席提出的“四有好老師”的標準,激發各地高校教師工作動力,使教師明確自身職責,為學生做好榜樣。其次,做好宣傳工作,使育人工作重任不僅僅局限于領導者身上,高校教職工也應當重視育人工作,并積極投入到三全育人工作之中,收到合力育人良好成效。最后,建設合理合力育人機制,把育人主體要負責的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具體到每一個工作細節,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力,讓每一個教育主體都承擔相應責任。由此可見,合力育人文化的關鍵為凝聚所有參與“三全育人”的工作意識,讓所有教職工都樹立責任意識,成為育人的主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彰顯自身社會價值。
2.2 高校工作者應當積極拓展聯動育人資源
在三全育人工作中,具體的資源主要有育人主體以及手段、載體等,高校工作者只有保證此類資源始終處于穩定均衡狀態,才能夠保證各項資源能夠良性聯動,最終實現“三全育人”的目標。拓展育人主體資源工作的具體做法為:首先、將傳統育人資源當作工作重點,傳統育人資源主要包括學生本身及其長輩還有教職工作者等,不僅如此,高校還應當在“開門辦思政”思想指導下,積極挖掘社會各界力量的育人潛能。其中,優化傳統資源為“互動性重要他人”的表現,而挖掘潛能則傾向于“偶像性重要他人”,實踐表明,將育人工作交給社會各界力量,能夠收到良好成效。
2.3 不斷建立健全“三全育人”工作體制
三全育人工作需要相應制度的支持,只有在制度的約束下,“三全育人”工作才可有效開展。高校在健全相關工作機制之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建設強有力的領導工作機制,該機制直接與“三全育人”工作能否有效落實具有密切聯系,因此,高校應當設置專門工作小組,保證所有工作者都可各司其職,為有效進行頂層優化設計奠定基礎。第二,高校應當以政策文件為基礎,劃分領導人員和教職工的工作細則,確定具體育人發展規劃,編寫責任清單以及反饋機制,為工作者提供改正、完善自我的機會,形成工作合力。第三,制定精準評價考核制度,為檢驗“三全育人”工作成效提供標準,具體考核標準應當以立德樹人為基礎,考核要盡可能多元化,主要是因為采用多種評價方式能夠有效提高高校教師的育人水平。另外,考核標準不應當局限于立德樹人上,還要涵蓋教師的工作成績以及學生滿意度等。第四,制定相應懲戒制度,一旦發現有無法勝任育人工作的地方高校教師,高校管理者就應當采取“一票否決制”方式,對教師給予適當懲罰,優化師資力量。只有嚴格管理育人主體,才能夠建設一匹業務能力強,素質水平高并且有紀律的育人團體。第五,設置協同育人機制,高校領導者應當充分發揮協同價值,整合分散育人主體,保證高校不同教學單位以及學生處等協同合作,打破各個職位的工作界限,密切高校工作者之間的關系,使其變成不可分割的主體。
3? 結語
現如今,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加深,三全育人教育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因此,全國眾多學校將三全育人提上日程。所以,地方高校在建設過程中,要在“ 三全育人”理念支持下,不斷挖掘該理念的價值,使用建立健全“三全育人”工作體制,高校工作者積極拓展聯動育人資源,建設涵養合力育人文化等方式合理建設高校,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僅如此,高校職工應當在特定育人理念指導下,為實現共同的育人目標努力,合理調整育人資源,針對工作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找化解該問題的行之有效的路徑,以期為與之相關的學校工作帶來借鑒經驗。
參考文獻
[1] 王習勝“三全育人”合理性的邏輯詮釋[J].思想理論教育,2019(3):52-56.
[2] 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國教育大會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8-09-18.
[3] 楊曉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論意蘊、現實難題與實踐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8(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