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濤
一、玉米雜交種主要農藝性狀對產量影響探究方式概述
作為我國重要基礎產業,農業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近年來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關注,而產量性狀也被農學育種界公認為重要性狀,對其的研究也成為了當前基層產業機構和相關主管部門的核心發展方向。玉米是現階段國家重要的糧食作物,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玉米產量的需求也呈現出逐漸遞增的趨勢,為系統化分析各農藝性狀對玉米產量的重要影響,選用八個雜交組合及兩個對照進行試驗探究,分析比較不同雜交種的產量和農藝性,為后續玉米種植效益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基礎。
在進行實驗探究過程中,為了確保實驗探究數據結果的精準度,基層產業機構和相關主管部門實驗人員,需確保除品種農藝性狀不同外,其它條件保持一致性,且為了確保實驗的順利進行,對實驗田進行合理化深耕、施肥處理也是極為必要的。在實驗探究作業過程中,為得到最準確的實驗數據,實驗人員需重復三次實驗,并將實驗區分為雙行區。除此之外,在進行實驗探究過程中,為了保證數據實驗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工作人員需將種植材料實驗區設計為長方形,并在田間提高隨機區組設計,以此來確保采集數據的代表性和有效性,與此同時為更好研究玉米農藝性狀對產量的影響,在后期玉米生長過程中,實驗人員需全面系統地將玉米株高、穗位、生長狀態以及莖的粗壯進行詳細記錄。在收獲時,工作人員需盡量選擇中間三行的玉米,對其穗長度、粗細程度、禿尖數量、穗行數、行粒數、千粒重、出籽率等參數進行詳細記錄,以此來了解不同農業性狀對玉米產量的影響,并依照水分含量14%折算出實驗玉米畝產量。最后為詳細探究性狀對產量的影響,工作人員需將采集數據利用方差分析法和LSD分析法進行系統化分析。
二、玉米雜交種主要農藝性狀對產量影響實驗數據概述
1、農藝性狀對玉米產量影響概述
經過大量實驗數據探究可知,不同農藝性狀對玉米產量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具體而言其影響結果如下:
(1)千粒重對產量影響
在不同農藝性狀中,千粒重對玉米產量的影響是極高的,而通過大量實驗探究可知,在其它農藝性狀穩定的基礎上,產量與玉米千粒重呈現正相關關系,因此為從根本上要想提高玉米產量,工作人員可從提高千粒重入手。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提高千粒重可提高玉米產量,可隨著千粒重的不斷提高,玉米穗粗細度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對出籽率造成一定不良影響。
(2)出籽率對產量影響
從某方面而言,在進行實驗探究過程中還可以發現,在其它農藝性狀相互平衡的前提下,出籽率對玉米產量的影響也呈現出正相關,即出籽率越高,玉米產量越高,且這種形狀對玉米產量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3)玉米穗粗對產量影響
通過上述實驗可知,玉米穗粗對于玉米穗長和穗高都是呈現出負相關的關系,即說明穗的粗細度對于穗長和穗高有著一定的負數關聯,且通過實驗探究數據可知,即使對產量而言,穗粗的影響也并不顯著,不是單獨可以確定的優劣因素。
(4)穗長對產量影響
穗長對于玉米產量的影響,呈現出的也是正相關,即穗越長產量越高,且通過大量實驗探究數量可知,穗長對產量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在后期玉米種植過程中,提高對穗長的重視度,也是確保產量達到預期種植目標的重要基礎和根本前提。但與此同時不可否認的是,穗長對其它形狀也有著一定影響,穗長越長,穗的粗度越細、穗行和出籽也會下降。
(5)玉米生育期對產量影響
目前來看,在玉米種植和生長過程中,生長期這種性狀對玉米產量的影響也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卻呈現出負數關聯,即生育期越長產量越低。且與其它農藝性狀相比,玉米生育期的影響因素較多,地形地勢、氣候特征以及溫度濕度等都會對玉米生育期造成一定影響,進而影響玉米產量,為從根本上保證玉米的產量,在進行種植時基層產業機構和勞作者需盡量考慮當地的氣候、地理、環境和自然災害等因素,最終選擇出適合外界條件的生育期的品種。
2、主要農藝性狀遺傳因素的數據分析
在進行實驗探究作業過程中,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玉米雜交品種各個農藝性狀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內在關聯,有的既相互制約、又相輔相成,而在進行實驗數據分析時,為了確保數據分析結果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需控制其它變量不變而得出一種變量因素對產量的影響。而在進行遺傳因素實驗探究過程中,為從根本上得到玉米農藝性狀的遺傳因素,基層產業機構和勞作者在實驗時,需確保遺傳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相同,其它性狀的研究亦是如此。
簡而言之,在對農藝性狀對玉米產量影響實驗探究過程中,穗位高、莖粗和千粒重對產量呈現出正比關系,而穗粗和生育期呈現出反比關系,此外還有諸多性狀對玉米產量影響不大,因此要想取得預期的種植效益和種植目標,基層產業機構和勞作者需綜合考慮各個性狀,并對各性狀進行兼顧。
(作者單位:161200黑龍江省富裕縣富海鎮綜合便民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