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方華
豬是我國養殖業中的主要物種之一,具有較高的經濟以及食用價值。尤其在我國當前生豬養殖行業,面臨著疾病危險的同時,加強對豬呼吸道疫病發生的防控,能夠有效提高生豬養殖的效益,促進養殖戶經濟效益的提升。在我國生豬養殖過程中,加強對豬呼吸道疫病的研究,探討其發生的原因,同時提出具體的對策措施,對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一、豬呼吸道疫病的發病原因
與其它動物疫病一樣,在豬呼吸道疫病發生過程中,也是由多種因素所導致的。因此為了提高對豬呼吸道疫病的防控,提高我國生豬養殖的質量,我們需要對豬呼吸道疫病的發病原因進行探討,筆者將我國生豬呼吸道疫病的發病原因,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季節和環境因素
導致豬呼吸道疫病發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季節和環境因素。從豬呼吸道疫病發生的時間上來看,具有非常明顯的季節性。在春秋季的發病率較高,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季節中,空氣中粉塵較多,再加上氣候相對干旱,因此容易導致生豬出現呼吸道疾病。除了季節因素之外,豬呼吸道疫病的發生,也與生長環境有很大的聯系。通常來說如果養殖場內有生豬,感染上了呼吸道疫病,那么將會通過空氣的形式,使得其他生豬也發生感染。在季節和環境方面,人們可以通過豬舍的管理,來營造出有利于生豬生長的環境。
2、傳染因素
傳染因素也是豬呼吸道疫病方式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豬呼吸道疫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空氣,病毒可以借助于空氣的流動,在區域之間進行傳播。因此養殖戶們需要從傳播途徑角度,采取措施來加強對豬呼吸道疫病的防治。同時還需要注意防止生豬感染其它類型的病癥,比如肺炎等。如果任何一個豬出現了呼吸道疫病,那么我們就需要做好豬舍的消毒工作,防止出現大面積的感染。在傳染方面,如果發現有生豬,出現了感染呼吸道疫病的情況,首先需要對其進行隔離,防止其他生豬感染上該病。
3、飼養管理因素
在對豬的飼養管理方面,也會對豬呼吸道疫病的發生產生影響。一般來說豬呼吸道疫病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生豬養殖過程中,在飼料、飲水以及環境等方面,存在著相應的問題。所以要想降低生豬感染呼吸道疫病的幾率,養殖戶們需要保證生豬養殖環境的干凈整潔,加強對生豬養殖的管理,提高豬舍中空氣的流動性。尤其在豬呼吸道疫病的高發期,也就是在夏季或者秋季,更需要加強對豬舍的通風,避免出現悶熱、潮濕的環境。在飼養管理中,養殖戶還需要提高對生豬飼養的重視,防止出現豬呼吸道疫病的可能。
二、豬呼吸道疾病的綜合防治
對豬呼吸道疫病的綜合防治,能夠有效降低豬感染的幾率,提高生豬養殖的效益。因此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豬呼吸道疫病進行綜合防治。
1、在引種過程中強化檢疫,嚴防病原傳入
在生豬引種過程中,盡量避免出現從其它區域引種的現象,防止病原的帶入。如果在實際養殖過程中,必須進行生豬的引種,那么在引種過程中,需要強化對疫病的檢驗檢疫工作,防止病原被傳入。通過對我國生豬養殖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后發現,目前我國大多數省份,在生豬等牲畜的引種方面,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對引種的事項進行規定,從源頭上入手加強對牛傳染性角膜結膜炎的防治。一般來說在我國生豬養殖集中區域,一旦發生了傳染性疾病,我們需要加強對引種工作的重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避免出現引種工作的開展。
2、做好生豬的免疫接種工作,提高生豬的免疫力
為了提高生豬的養殖效益,避免出現豬呼吸道疫病,我們還需要做好生豬的免疫接種工作,提高生豬的免疫力。尤其在豬呼吸道疫病的高發地區,如果僅僅采用簡單的預防措施,能夠起到的作用有限,所有我們需要在傳染性疾病高發區,對生豬進行及時的免疫接種工作,提高生豬的免疫力。為了提高疫苗接種的效果,對生豬疫苗的接種,需要在春季和秋季進行,在主呼吸道疫病發病高峰期之前,對生豬進行疫苗的注射。
3、對病豬進行及時隔離,并做好消毒和無害化處理
需要對已經發病的生豬,進行隔離治療,如果出現了死亡現象,則需要對生豬進行無害化處理。這樣一方面有助于對發病生豬的治療,同時也能夠降低感染其他生豬的幾率,防止出現大規模的感染。從我國對豬呼吸道疫病的治療情況能夠看出,人們已經能夠使用正確的方法,來對發病生豬進行治療,同時對病死的生豬,能夠進行無害化處理。
4、提高生豬飼養水平
我們還需提高生豬飼養的水平,在實際養殖過程中,提高對養殖戶的培訓,提高他們的養殖技能,在養殖過程中,對生豬的生長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觀察。加強對生豬的疫苗接種工作,定期對豬舍進行消毒和殺菌,提高豬舍的通風。從我國生豬養殖的實際情況能夠看出,在實際養豬過程中,養殖戶們大多采用的是傳統的粗獷式養殖方法,不注重對生豬疫病的防控,因此在疫病發生時,根本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
由上可知,在豬養殖的過程中,加強對呼吸道疫病的防治,能夠有效提高生豬養殖的效益,提升養殖戶的經濟收入。因此我們需要從我國生豬養殖的實際情況出發,加強對生豬養殖中,呼吸道疫病的防控,提高生豬養殖的效益。
(作者單位:476000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動物衛生監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