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啟新
一、栽培區域概況
積石山縣位于甘肅省西南部,全縣總面積910平方公里,海拔在1742米至4213米之間,為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匯地帶,既有黃土高原山地干旱氣候,也有青藏高原高山濕潤氣候特征,又具有區域性氣候特征,年平均氣溫7.2℃,最高平均氣溫12.5℃,最低平均氣溫3.1℃,極端最高氣溫30.3℃,極端最低氣溫-17.6℃,年均降水量606.2mm。積石山縣柳樹分布較廣,主要在海拔2600米以下分布,道路旁邊、河谷地帶、水邊渠邊、房前屋后、陰坡和水分條件好的陽坡都有分布,柳樹純林、混交林都有數量可觀的面積。柳樹生長較快,是積石山縣的主要綠化樹種。
二、造林
1、造林地點選擇
柳樹適應性光,在各類質地土壤上都可以生長,陰坡、陽坡、半陰坡和半陽坡都可以適應,土壤質地可以是粘土類,也可以是沙土類,但以壤土類為最宜。積石山縣本地柳樹品種有旱柳、垂柳和大葉柳,旱柳耐旱性較強,可以選擇干旱山區的陽坡和半陽坡栽植,垂柳耐旱性弱一點,選擇水分條件稍好的陰坡、半陰坡、溝谷地帶和河邊,大葉柳喜歡濕潤地區,可栽植于地埂和海拔較高一點的陰坡。
2、整地方式
整地方式有穴狀整地、水平臺整地、魚鱗坑整地登,魚鱗坑和穴狀整地開挖區域面積較小,對周邊植被的損毀度較小,不宜引起水土流失,而水平臺整地方式由于開挖面積較大,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目前造林中采用的整地方式主要以穴狀整地方式和魚鱗坑整地方式為主。穴狀整地方式坑深40厘米,直徑30厘米,挖栽植穴時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積石山縣整地時間一般在4月上中旬。
3、挖苗
挖苗時間為4月上中旬,和挖栽植穴時間一致,待土壤將要全部解凍和白天消潤晚上稍稍凍結時挖苗,此時苗木芽將要萌動。挖苗時注意盡量帶上毛根和根系。
4、栽植
栽植時先將土粒敲碎,把苗放入栽植穴,先放入表土,然后放入心土,稍稍踩實,覆蓋細土,澆水,待水完全滲入土壤中,覆蓋黑色塑料薄膜,將薄膜邊沿用土壓實。
5、栽后撫育
柳樹萌芽力強,栽后一個月后要抹芽,抹除頂梢下面的全部側芽,以利于頂芽的生長。有條件時澆水3至4次,保障苗木成活,促進生長。
三、經常性撫育管理
1、除草
一年后,苗木基部的薄膜分化破碎,對雜草基本上沒有抑制作用,苗基部栽植穴由于具有天然的聚集雨水作用,環境狀況大為改善,雜草生長非常快,與柳樹爭奪水分和養分,明顯的影響柳樹生長,因此,鋤草是經常性的工作措施。一般一年生長季節里鋤草2至3次,用鐵锨、耙等器具將雜草鋤掉,鋤小鋤了,不讓雜草影響柳樹生長。
2、修枝
行道樹:2.5-3米以上留三杈,讓三杈側枝向外空間伸展,充分占據空間,小枝填充空間,形成圓形和卵圓形的樹冠,增加美感。旱柳枝條向上生長,無下垂枝條或下垂枝條較少,小枝對道路交通影響較小,每兩年修一次枝;而垂柳由于下垂枝多且枝條柔軟,常有大量的細長下垂枝,遮擋視線,影響到道路交通的安全,所以,每年要修枝一次。
四旁樹:讓枝條下垂,與村莊農家相互掩映,增加美感,提高村落的環境品味。
荒山造林樹:柳樹每年的抽枝量大,栽植于荒山的柳樹每兩年修枝一次,幼齡期樹剪掉下部多余的枝條,留下尖部,使樹體集中力量向上生長,中齡林柳樹下部有枯死枝條,應剪除掉,同時剪除下部的側枝和主枝,留下4至5杈,組成樹冠。中齡林后由于林分郁閉,下部大量枝條枯死,結合撫育除掉,利于樹體整形。
3、施肥
每年施肥一次,在春季,一般在4月上中旬,柳樹將要萌芽生長期,此時土壤解凍,土粒疏松。挖起樹基部土壤,將肥料撒入,覆上土壤。樹冠投影外緣區域是毛根集中分布區,根系吸收力最強的部位,所以應將肥料施于次部位,以提高肥效。
4、澆水
栽后2至3年內,是柳樹適應環境的時期,此期根系生長,吸收水分的能力還未達到最佳狀態,抗逆性和抵抗干旱等能力較弱,遇著干旱年份,應澆水2至3次。4至5年后,由于根系深入土壤中,主根、側根和毛根數量和分布達到合理平衡狀態,主根和側根充分深入土壤占據有利部位,毛根產生量逐年增大,所以,吸收能力逐年增強,適應環境能力逐年增強,所以,不需要澆水,正常年份的降雨量可以滿足生長。
5、防火
柳樹造林后,由于封育管理,環境狀況改觀,雜草生長較快,防火是經常性的工作,結合撫育管理,割除雜草,防治火災發生。組織護林員,每天巡山,杜絕火源。
6、防病蟲害
積石山縣柳樹病蟲害較少,主要害蟲是銅綠金龜子、天牛、紅蜘蛛等,但都危害較輕,無大面積發生的歷史,有些害蟲為食嫩葉,危害性不大。
總之,柳樹是積石山縣的鄉土樹種,適應性廣,分布多,品種多,旱柳應栽植于干旱山區,垂柳應選做行道樹和四旁樹,大葉柳應栽植于陰濕山區的陰坡和地埂。在今后的造林綠化中,應將柳樹選做目標樹種,大力栽植推廣。
(作者單位:731700甘肅省積石山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