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杰
林業發展不僅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也可為我國環境保護作出杰出貢獻,其本身具有的積極效益也引起了社會關注。對此,為進一步促進我國林業發展,本文將以北方混合林為對象進行相關技術的研究。
一、北方混合林應用優勢
1、改善土壤結構
北方混合林可增加土壤結構中的水含量,從而降低土壤硬度。此外,據相關研究表明,北方混合林土壤結構中所包含的礦物質元素比正常林業中的要豐富,在北方混合林中,除鈣、鎂外的元素的回收率皆高于普通林。此外,北方混合林的土壤質量也要由于普通林,其原因在于混合林的種植可豐富生態結構,可促進養分循環,從而可有效改良土壤。如,可采取闊葉樹與伴生樹種混合種植的方法,其在生長過程中,葉片腐殖質的轉化率更高,從而增強土壤肥力。
2、樹木生長空間可得到合理分配
樹木的生長與光合效率息息相關,在北方混合林中,可結合樹種生長特性,優化樹種分布空間,從而確保不同樹種之間的光照條件均衡發展。同時,不同樹種的營養需求也存在差異,在北方混合林種植過程中,可合理搭配樹種,平衡營養結構,從而促使樹木生長空間分配的合理化發展,提升林業經濟及社會效益。
3、降低病害風險
混合林的種植模式可通過豐富生物結構,并可利用物種之間的牽制關系降低病害風險。例如,在杉松混合林中,可通過杉木改善林分抗性,從而促進樹木生長,降低病蟲害對林業的影響。相對于普通林,混合林的生物鏈更加復雜,可利用樹木作為病蟲害防護屏障,由于部分蟲害只限于單種樹木,如果是純林,其病害傳播速度則會較快,而混合林便可通過不同樹種的間隔種植阻斷病害傳染或減慢傳播速度,從而可為病害防治爭取更多時間。
二、北方混合林營造技術
1、樹種選擇
混合林在應用過程中面臨最大的問題便是如何正確利用樹種之間的競爭與共生關系,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營造北方混合林的過程中,需結合北方氣候環境及植物生長特性進行綜合考量。其中,需考慮競爭樹種對林業發展的影響。如雪松,其樹冠下對陽光的遮擋效果加強,因而其樹冠范圍內不宜種植樹木。因此,在進行樹種搭配時,需進行合理搭配。此外,需考慮樹種的經濟性,林業的效益之一便是其自身所具備的經濟效益,因此,在選擇樹種時,需結合其實際應用價值擇優選擇。同時,需對伴生樹種進行深入分析,最大程度內優化混合林營造技術。如黃渤楞在選擇混交樹種時,可選擇落葉松,其萌發率在冬季約為63%。此外,結合北方獨特生長環境,可選用紅松與核桃揪混交。同時,在樹種選擇過程中,需結合樹種競爭出現的時間段進行分析,從而優化種植技術。
2、混合技術
(1)株間混合技術
株間混交即立足于植物之間的共生關系以單株分離、多株分離等形式進行種植,此外,還可以主要樹種與伴生樹種為研究對象進行株間混交。此類方式需考慮的是物種之間的之間關系,確保不同物種之間能相互共生,并能發揮不同樹種的生長優勢,促進土壤環境中的營養交換。而隨著林業發展,株間混交技術的不足也漸漸體現出來,一方面其人力物力耗費較大,另一方面,其中存在太多的限制因素,不利于推廣。因而株間混交技術應用不廣泛。
(2)帶狀混合技術
由于混合林營造過程中,樹種之間的矛盾對樹種生長影響較大,因而在實際過程中,可采用帶狀混合技術,以帶狀種植模式將樹種進行分隔,既可保證主要樹種的生長優勢,也可降低其他物種對主要樹種的消極影響。帶狀混交在應用過程中常常采用連續種植3行或3行以上的同一樹種,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混合種植,其常采用的矛盾調節方式為撫育采伐。在此過程中,可選擇競爭較為尖銳的競爭樹種進行混交,種植操作較為簡單,但實際效果難以保證。例如,在混交過程中,可分析樹種的耐蔭性進行合理搭配,并可分析樹種生長特性,進行過渡樹種的設計,從而全面優化種植技術。
(3)塊狀混合技術
塊狀混合技術實際應用效果較好,相對于帶狀混合技術,其可應用于競爭較大樹種的混合種植。其嵌段區域樹種分離較為明顯,從而可有效降低競爭樹種之間的相互影響。在此過程中,需加強種植護理技術的研究,全面提升種植技術水平,并控制成熟林與塊狀林之間的面積分布。一般情況下,塊狀混交中,塊狀地面積需控制在20~50m2.塊狀混合技術可應用幼林培育中,可有效優化幼林培養模式,其可通過物種之間相互的積極影響,優化土壤環境,從而為樹種生長創造有利條件。同時,塊狀混合技術操作也簡單,具有可推廣性。
(4)隔行混交
隔行混交在現實中應用范圍較廣,一方面其操作較為簡單,另一方面,其適用范圍較廣,因而在林業混合種植中應用較廣。其操作過程中,采取每隔一單行種植不同樹種的方式,可降低種間矛盾調節難度。隔行混交技術在應用過程中需考慮株距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其株距為1m×1m,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為1m×2m。同時需考慮樹種郁閉度,從而確保樹種的生長空間能合理分配,對此,可通過控制造林密度進行解決,種植人員可將種植密度控制在5000株/hm2。例如,在杉木與赤楊混交林中,可以1:1的模式進行行間混交,從而可有效保證復層林相的穩定性。同時,需對地理環境進行選擇,盡量選擇緩坡或者低洼地帶,從而可有效促進林業發發展,提升混合林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北方混合林種植在應用過程中可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可優化土壤環境,從而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此過程中,需加強對樹種競爭的研究,合理選擇混合模式。同時,需深入分析北方地理環境,科學選擇樹種,提升樹種萌發率。在此基礎上,需客觀分析混合林技術在應用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進行針對性改進,促進林業面向更高水平發展。
(作者單位:122631遼寧省朝陽縣烏蘭河碩鄉林業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