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憲萍
在東北地區的糧食作物中,水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東北水稻也是我國農業作物中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對于我國糧食安全和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都有著十分關鍵的重要影響。對此,就需要著重把握對水稻種植產生影響的相關因素,并且有效把握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趨勢,對于相關的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和探究,以此提出有效對策,從而充分確保東北地區水稻種植效益得到進一步增強,為種植戶增產增收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氣候變暖的主要特征與影響
目前,全球氣溫呈現出日益上升的趨勢,其中,氣候變暖對于我國的糧食安全造成了十分嚴重的負面影響,對此就需要著重把握氣候變暖的大背景,對其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我國東北地區就是在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這個區域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程度比較大,特別是在水稻種植過程中受到氣候變暖的嚴重影響,對于水稻種植的產量和品質都會有很大程度的負面作用。氣候變暖對于我國的糧食安全有著十分嚴重的威脅,從調查研究中能夠進一步看出,我國農業生產在2020~2050年將會遭受氣候變化的嚴重沖擊。依據氣候模式,氣象專家預測全球溫度在未來100年還將升溫1.4~5.8℃,氣候變暖的問題將進一步持續推進,并且比過去的一個世紀的增暖速度都要更快。氣候變暖對于東北地區的凍土、冰和積雪有關的生態系統(如水文、自然、海洋、淡水生物及陸地生物等系統)等相關方面都有著更加嚴重的影響,并且在更大程度上增加了對人工管理與人類系統的影響。
二、氣候變暖與東北地區水稻種植的影響因素
1、土壤質量的影響因素
在東北地區,隨著氣候的持續變暖導致土壤因為蒸發能力的進一步增強,而使其含水量進一步降低,特別是在夏季的時候,問題更為嚴重。在水稻種植土壤中,因為土壤通氣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水分條件的影響,通常情況下會影響到其內固有有機碳的礦化分解和外源有機碳的降解,以此對土壤有機碳含量造成影響。土壤水分不足,空隙率變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增強其透氣性,由此進一步致使其內有機碳含量因礦化分解速率進一步加快而嚴重降低。氣候變暖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影響到土壤微生物活動和其總的含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從根本上有效改變土壤C-N循環與養分含量,使水稻種植系統因為土壤中的有機質分解與氮流失的加快,使水稻在自然災害抵御能力方面大打折扣。
2、水環境的影響因素
區域降水格局與降水量隨氣候變化而發生改變,就江河徑流量而言,北方減少南方增加,各流域年均蒸發量提高,其中內陸河地區與黃河提高15%左右,由此導致水環境的流量進一步降低,甚至在東北地區某些地方出現比較典型的斷流問題。因為氣候持續變暖,而且氣溫不夠穩定,導致洪澇災害頻繁出現,極端天氣層出不窮,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導致水資源的不穩定問題和供需矛盾日益加劇,所產生的后果更為嚴重?;谌祟惢顒优c暖干氣候的影響,湖泊補給來自大氣降水的比例逐漸減少,氣候變暖問題進一步加劇式的水稻種植的生長季節進一步延長,由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了水稻種植用水需求量,對于水稻的用水會造成災害性的影響。
3、作物種植區域和種植制度的影響因素
在氣候持續變暖的大背景下,使我國東北地區的區域積溫進一步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使我國東北地區的水稻作物的生長季節進一步延長,由此就會進一步增加晚熟水稻作物的種植面積,對水稻的種植結構進行大幅度的調整。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土壤水分蒸發量的日益提升,使得熱量資源進一步增加,由此導致水資源匱乏問題日益嚴重,而水資源利用效率有著大幅度的降低,從而導致水資源匱乏,進一步加大了水稻增產增收方面的安全隱患,進一步提升了作物穩產在氣候方面的風險。例如,在氣候持續變暖的情況下,東北地區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慢慢的把水稻種植逐漸北擴至之前的水稻禁區,例如,嘉蔭、伊春等。
4、農業生產能力的影響因素
隨著全球氣候日益變暖,氣溫日漸升高,在降水格局等方面有了重大的改變,導致二氧化碳濃度進一步升高,出現一系列的生理反應,在這樣的情況下,使我國東北地區的水稻生產能力遭受氣候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在氣候變暖情況下,其所引發的季節變化、作物病蟲害演替及其適宜種植區遷移等均將對農業生產有著至關重要的直接影響,溫度的進一步升高會在更大程度上延長水稻全年的生長期。針對熱量不足地區與多年生作物而言,有著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但是針對生長期比較短的水稻種植期而言,就會使其產量和質量有了大幅度降低。
總而言之,通過上文的分析和探討,我們能夠充分看出,在當前全球氣候日益變暖的情況下,我國東北地區的水稻種植也受到十分關鍵的影響,因此對兩者的影響因素進行著重分析和探討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要著重把握相關方面的影響因素,采取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以此使我國東北地區水稻種植效益得到更顯著的提升,為農民持續增產增收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164400黑龍江省遜克縣奇克鎮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