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郝宏偉
極端自然氣候常常會導致干旱、洪澇、大風、冰雹等氣象災害的發生,給當地的農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失。因此,必須下工夫做好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工作,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為農業增產、農場職工增收,推動農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做出貢獻。本文針對農業氣象防災減災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如何做好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服務的思路進行了探討。
一、農業氣象在防災減災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多年來,各級氣象部門采取多種措施,通過農業氣象積極為防災減災服務,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相當的成績,在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工作中做出了積極貢獻,達到了減輕或避免氣象災害的目的。但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農場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農業和農場職工對氣象服務的要求更高,氣象部門的工作距高標準的要求還有差距。存在的問題如下:
1、氣象部門沒有健全和完善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體系,得到的各類災害信息不夠全面準確,而且缺乏時效性。
2、在氣象災害預測預報工作中,技術不夠先進,手段還比較傳統與落后,無法滿足農業氣象為農業減災防災服務的工作要求。
3、沒有下工夫分析農業氣象災害的可預測預報因素,缺乏防災減災措施的分析。
4、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發布及接收的機制不夠健全,限制了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更廣泛的傳播與覆蓋。
5、科普宣傳工作力度不夠,導致農業生產管理部門、農村及農場職工沒有樹立起對氣象災害的防御意識,因此在氣象災害來臨時無法從容應對,減少災害損失。
二、農業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的思路
1、切實提高防災減災意識
各級氣象部門應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和各種形式,加大對全社會關于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宣傳力度,切實提高各級領導、主管部門及作業站和農場職工對農業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認識,各級主管部門應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為農業氣象防災減災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并將此規劃列入農場長期發展規劃之中。形成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移動通信等組成的多媒體宣傳體系,氣象部門可利用這一宣傳體系進行農業氣象防災減災的宣傳,普及這方面的科學知識,提高全員防災減災意識,加強各級領導、主管部門及農場廣大職工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更科學的手段,提高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水平。另外,還應加強對相關負責人、農業技術人員、種養殖大戶的培訓與指導,通過舉辦培訓班、專題咨詢及講座等形式,提高他們的防災減災能力,更廣泛地普及農業氣象災害防御知識。
2、建立并完善氣象觀測網絡
應逐步完善和調整本地的氣象觀測網絡,在此基礎上建設一個更符合現代氣象發展的監測網絡,以實現全面、高效、準確、及時的氣象監測。農場氣象部門應能隨時調閱及應用本轄區的氣象預警信息,雷達回波及其它氣象要素,并建立起與氣象服務工作相適應的網絡數據庫,方便積累相關數據,及時予以監測,切實提升當地的氣象監測水平,保證氣象為防災減災服務的質量。
3、建立并完善氣象災害預測預報體系
氣象部門應適應高效農業與特色農業發展的新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的氣象服務,不斷強化對農業氣象災害的預警與預測,增強預報的準確性與及時性。在做好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工作的同時,還應開展必要的農業及林業病蟲害的預警和預報工作。另外,還應根據氣象服務工作的需要,開展一些適應農業生產需要的氣象觀測工作,根據農業生產的不同環節與農作物各個生長發育時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重要農事的氣象情況預報。而且不僅可以開展氣象災害及農事活動的預報,還應提高預報的準確性與及時性,不斷提升預報的技術水平。農場氣象部門還應按照上級氣象管理部門的要求,積極開展本地區農業氣象災害的研討與分析,對氣象災害依據災害的程度進行分類歸檔,以指導下一步的氣象服務工作。而且,還應從提高服務水平與服務項目的角度出發,積極開展農業氣象服務的專項預報及對重大農業氣象災害的專題預警預報等工作,對上級的指導產品,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與修訂,推進本地區農業氣象災害預警、預報與監測工作的開展。
4、建立并完善農業氣象災害應急響應機制
建立起農場主管領導及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和單位共同參與的氣象災害應急響應機制,各相關部門和單位應根據實際,制定氣象災害應急響應預案,并進行演練,使預案不斷完善。各單位應做到在災害來臨時能在應急預案的指導下,及時采取果斷措施,有效防御氣象災害,減少氣象災害給農業生產及其他工作造成的損失。農場各作業站、作業組應設置預警接收設備,并成立一支拉得上、打得贏的救援隊伍,關鍵時候可以及時組織并起到重要作用。各基層單位應設立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工作站,配備兼職工作人員,負責對預警信息的接收與傳達。保證一旦災害來臨時,可以準確及時地接收預警信息,并將信息及時匯報給主管領導,便于立即組織開展災害防御工作,使災害帶來的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
總之,多年來農場氣象部門以服務農業生產為己任,積極開展氣象防災減災服務,取得了顯著成績。在新的形勢下,氣象部門應繼續努力,從切實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入手,完善氣象觀測網絡及氣象災害預測預報體系,建立起氣象災害應急響應機制,及時對極端天氣進行預測預報,減少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及群眾生活的影響,提高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水平。
(作者單位:1.154223黑龍江省梧桐河農場氣象站;2.154223黑龍江省梧桐河農場麗水管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