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芳
本文從實際出發,結合對我國森林旅游資源開發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深入探討了實現森林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建議,旨在通過可持續發展策略實施,科學、合理、良性循環的開發利用森林旅游資源,實現森林旅游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一、我國森林旅游資源開發現狀
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我國開始發展森林旅游的起步稍晚一些,1982年位于湖南省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正式建立形成,是中國開始形成森林旅游產業的標志,經過30多年的探索發展,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那拉提國家森林公園、長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等相繼問世,在開發與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和森林資源實際情況的森林旅游發展之路,逐漸形成了越來越成熟完善的森林旅游產業體系。截止2017年,我國森林公園總面積達到14410502公頃,總數量為882處,從各地森林旅游資源開發分布來看,江西地區的國家森林公園面積達到387692公頃,總數量為49處;湖南地區的國家森林公園面積達到345718公頃,總數量為63處;黑龍家地區的國家森林公園面積達到2160641公頃,總數量為64處,這三個地區的在國內各地森林公園面積和數量統計中,占據著前三名的位置。在森林旅游資源的快速發展下,森林公園周邊地區的旅游服務、文化、交通等相關社會產業迎來了新一輪崛起與高速發展,極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進程加快。
雖然最近兩年我國森林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水平不斷上升,不過這一過程中也暴露出許多不足問題,不僅阻礙了森林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破壞,與國家大力提倡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不相符,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欠缺健全的管理體制
由于管理體制的不健全和缺陷問題,我國森林旅游資源開發中利益分配不合理、資源破壞、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頻頻發生,在開發前并未充分全面調查資源情況,有關部門存在職能交叉、權利分散等現象,此外,對于旅游景區經營權的處理上,時常發生出讓不規范問題。
2、森林旅游產品方面問題
這一方面問題主要包括體現在缺少特色旅游產品且產品過于單調上。旅游消費者選擇和踐行旅游動機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就是旅游產品,可以說旅游產品體現著旅游地與旅游服務核心的競爭能力和發展程度。目前,我國很多森林旅游業的產品開發過于傳統滯后,存在開發層次低、產品雷同單一、缺少文化意味與地域特色、互動性差、參與性不強等很多不足之處,無法很好的適應復雜多變市場環境,難以吸引消費者眼球,成為影響森林旅游業進步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3、景區開發及設施方面問題
很多森林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普遍存在過度追求旅游項目、旅游路線的盲目開發,沒有全面評估和考慮森林所能承受的開發能力,表現出不文明旅游活動和掠奪式開發的現象,給森林資源帶來了極大破壞。此外,有些森林旅游景區尚未完善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一些配套服務還沒有實施到位,由于路況差、路程遠影響了旅客的舒適體驗,難以充分發揮出森林旅游資源的潛力與價值。
4、研究匱乏及文化內涵不足
實踐要在充分的科學理論研究指導下,才能夠保證發展方向正確,獲取預期的發展效果。然而我國目前關于森林旅游資源開發的研究還不夠充足,對于可持續發展、森林旅游管理、森林旅游環境影響、森林旅游價值評估之間的密切關聯研究工作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從現階段森林旅游區現狀來看,檔次水平和文化內涵較低,提升森林旅游文化內涵和品位已經成為十分迫切的問題。
二、實現森林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1、建立健全制度,強化政府主導工作
國家各個地區各級政府要意識到開發與利用森林旅游資源過程中,政府扮演的重要角色,重新定位政府主導功能,通過各部門之間加強溝通協作、完善相關機構設置等途徑,盡快落實森林旅游開發的管理制度體系,明確各個部門在這項工作中的職權,把工作落實到個人身上,避免出現職權空缺、職權交叉、職責不明、追責不利等問題,全面強化政府主導工作,更好的監督、管理、引領和規范當地森林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建設。
2、完善設施建設,加大投資力度
眾所周知,森林旅游景區資源價值能否充分發揮與景區軟硬件建設和服務關系密切。所以,針對森林旅游這一見效快、高產出、高投入的產業,必須要重視起設施建設工作,為了加大投資力度,通過多種途徑拓展融資渠道,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有限度、合理的轉讓經營權,科學評估森林資產。通用合作、合資、轉讓經營權等多樣化途徑融入更多外部資金,從而讓提升森林旅游景區軟硬件建設的檔次水平和規模,給游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3、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合理開發森林資源
在開發森林資源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落實“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的工作原則,適度、科學的開發森林旅游資源,堅決抵制絕資源開發建立在破壞生態環境基礎上的行為。同時,加強對森林旅游景區當地居民的生態教育和宣傳力度,提升其可持續發展理念認識,讓居民能夠自覺加入到合理開發使用和保護森林資源中,減少亂砍亂伐等資源破壞現象,宣傳森林旅游資源開發對當地經濟、民族文化、生態環境、民族藝術的保護及發展作用,促使森林旅游景區和產品向著更加民族化、文化性、生態性方向發展。
4、加強理論研究,發揮可靠指導價值
有關人員要加強對森林資源開發與各個方面關系的理論研究,從林區地表水質量、環境大氣質量等要素的分析研究以及定性定量評價工作,給當地森林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提供可靠、真實依據,為森林旅游產品的開發與賣點提升帶來完整、有效的理論研究基礎。同時突出可持續發展在森林旅游資源研究中的重要性,促使政府有關部門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充分森林旅游理論研究指導下,制定并落實正確政策方針。
(作者單位:408400重慶市南川區林木良種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