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新瑜
在農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農業經濟管理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闡述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所起到的促進作用,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農村經濟管理下農村經濟發展策略,旨在推動農村經濟更好的發展。
農村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現代城鄉一體化建設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應該充分認識到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因此,為切實維護我國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便需要規范農業經濟管理制度,創新農業經濟管理方式,促進農民生活水平提升,繼而切實發揮農村經濟對農村地區發展的促進作用。
一、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1、激發農民積極性
就農村經濟管理而言,廣大農民是重要的主體。因此,為了促進農村經濟朝著可持續方向發展,便需要充分激發廣大農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然而,該如何激發農民的參與興趣呢?關鍵是要不同參與主體基于不同的理論及原則,秉持馬克思的勞動財務創造理念,通過引導農戶個人來滿足社會需求,充分尊重農村經濟的發展規律,最大限度調動起農戶的生產作業積極性。然而,當前因基層政府往往將自身的全部精力集中在了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之上,尚未對農戶本身的力量進行充分挖掘,這便在極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的有效發展。因此,在農村經濟的管理過程中,最關鍵的任務便是要激發農戶參與經濟管理的積極性。
2、明確農村經濟發展地位
為切實維護我國農村經濟的穩定增長,便需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明確農村經濟發展地位,為我國農村經濟的持續性增長提供較強的動力。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國近年來經濟雖然始終保持著不斷增長的態勢,但因整體的經濟規劃有著明確的缺陷,加之農村的經濟發展地位也未能得到明確,這便使得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變得愈發的嚴重,長此以往,必將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的增長效率。農村經濟是我國經濟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若農村經濟得不到有效發展,勢必也將對經濟全局造成重大影響。因此,各地區均應明確農村經濟的增長地位,并將根據農村經濟的發展需求給予政策以及物資方面的扶持,以此方能幫助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更好的發展。
3、指明發展方向
農村經濟的發展方向是確保農村發展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基于農村經濟管理的主要作用是為農村經濟發展指明方向,促使農村經濟發展。因此,為確保以上目標的順利達成,便可以采取合理的農村經濟管理手段。同時,考慮到農村群眾文化素質水平普遍較低的客觀事實,所以為確保經濟管理工作有效開展,便需要結合當地經濟的實際發展狀況,合理調整農村經濟管理策略。其中,在國家層面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制定針對性的發展戰略,有目的性地引導農村完成經濟增長,有效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與經濟損失,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增長。
二、農村經濟管理下經濟發展策略
1、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維護農村經濟穩定發展,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關鍵。因此,為確保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有效執行,便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經濟管理制度,充分重視農業經濟的管理問題。而就多數地區的農業發展而言,最主要的問題集中在農業生產技術之上。這樣政府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農業經濟的管理政策,促使農村逐步往產業化的方向發展,切實提高農村的經濟管理水平,推動農村經濟更加穩定發展。
2、強化企業之間的合作
現代農村經濟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因受到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制約,所以部分地區只能夠種植一些特定的農作物或者是養殖一些特定的家畜。因此,為了有效推動現代農村經濟更好的發展,便需要各個地方政府加強當地企業與農業的發展與合作,強調產業化合作。同時,還可以積極的引入現代農業生產企業,強化特色農業作物種植,這樣便能夠有效推動農業經濟發展,逐步形成農業產業化發展局面。例如,通過建立企業化的農作物生產基地,或者是在農業種植的過程中為廣大農民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同時,還可以采取集中化管理方式,如展開農產品經營與銷售,這樣能夠有效推動我國現代農業更加穩定健康的發展。
3、建立電商平臺,促進經濟發展
在現代農村地區的發展過程中,涉及到很多優質的果樹和優質的肉產品,但由于受到地理環境和交通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很多農產品難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收益,無法形成農業產業化生產,這種小規模的農業生產方式無法提升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尤其是在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可在農村地區建立良好的電子商務平臺,幫助農民更好的解決優質農產品的銷售問題,采取產業化的農業經濟管理方式,有效推動現代農村經濟更加穩定健康的發展。
總之,在現代農村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經濟管理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能夠真正實現鄉村振興,便需要根據現代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農業經濟管理制度,為農業經濟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從而有效推動我國農村經濟更加穩定健康的發展。
(作者單位:530401廣西南寧市賓陽縣新橋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