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從應
“紀檢紀檢,專挑問題和缺點,一張嘴巴討人嫌”“看見紀檢干部,轉彎抹角繞道走”近年來,隨著我國反腐倡廉力度不斷升溫,一些諸如此類的順口溜,在茶余飯后不難聽到。
每聽到這些閑言碎語,我都會直接指出并糾正:“紀檢監察干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身行為不正,與其說怕,不如跟紀檢監察干部做朋友,這不但吃不了虧,反而是個人和黨內法規意識提升的表現。”
和紀檢監察干部交朋友不虧
不久前,有位機關干部與我電話交流,他說自己只是黨委機關的一名普通黨員干部,沒有腐敗的條件和土壤。
多年的工作經驗讓我了解,擁有這種認識的年輕干部不在少數。我明確向他表示,雖然你現在只是一名普通黨員干部,但將來也許會走上領導崗位。腐敗從來只有真偽之分,沒有高低之分。當今社會紛繁復雜,稍有不慎便會行差踏錯。
在進一步交談中,我了解到這名年輕干部入黨已近10年,但思想上的麻痹大意讓他逐漸忘記了身為一名共產黨員的權利和義務。我趁熱打鐵給他“填坑補課”,提醒他要認真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并列舉了一些典型案例,包括有位年輕干部因收受19條草魚而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某主任科員因吃拿商戶兩個蘋果未交錢而被誡勉談話等,引導他明白年輕干部的成長充滿了艱辛,嚴格要求是最好的愛護……
“不好意思,我手機沒電了,改天再請教。”電話那頭傳來了不耐煩的聲音。
沒想到,一個月后,這名干部再次打來了電話:“與你交流后我隔日就去拜訪了所在單位的紀檢監察干部,他們給我講了很多,還送了我一些書籍。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政治上的不清醒必然導致工作和生活上的糊涂。以前我不愿和紀檢監察干部交朋友,一方面是害怕引火燒身,另一方面是為了避嫌。現在想來實在矯情,只要心中坦蕩,這有何不可呢?”
紀檢監察干部是否管得太寬?
“紀檢監察干部說,以后在茶樓打牌一律雙開”“紀檢監察干部說,以后黨員干部在外面吃飯一律頂格處理”“你們是不是管得太寬了?”一天,一位在省級機關工作的戰友,突然打來電話向我訴苦。
好的政策傳來傳去變成讓人哭笑不得的所謂“規定”,這也是我經常遇到的問題,同時也充分說明一些黨員干部不了解紀律的“邊界”和“風險”,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非左即右,困惑難解。因此,我認為有必要向他解釋清楚紀委監委到底管得是什么?
“紀律并沒有規定黨員干部一律不準打牌,紀委監委管的是‘違規二字,即不準在公務時間和公務場所打牌、不準下基層調研和工作時間打牌、不準與管理和服務對象打牌輸贏財物、不準以打牌或者其他任何形式輸贏財物。在范圍以外,偶爾與家人朋友打牌娛樂,是不會管的。”
“紀律并沒有規定黨員干部一律不準參加飯局,但需要把握‘四條原則和‘三個問題:一是公款只能用于公務接待;二是不能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三是不能以聚餐名義搞聯誼會、老鄉會等小圈子;四是不能違反規定出入‘私人會所。飯前問清楚三個問題,在哪里吃?和誰吃?誰買單?只要合規大可放心大膽吃。”
聽我逐條逐條地解釋,戰友的情緒漸漸平復,對我說:“紀律規定太多太嚴,到處都是‘不得、不準、嚴肅處理導致一項規定出臺后,有人猜測、困惑、不解,希望紀委監委積極除去神秘化,努力融入黨員干部之中,多交流,使黨員干部對紀律規定接受、理解和認同。”我對他所提的意見表示接受,告訴他今后會努力改善,爭取做得更好。
不懼怕接受紀檢監察干部的談話
“王處長,你好,請你下午3點到駐部紀檢監察組來,我們需要向你了解點情況。”放下電話,王處長心里七上八下:“我沒干違紀的事啊,紀檢監察組找我干嘛?”
“紀檢監察干部今天同你談話有沒有罵你?”結束談話后王處長返回家中,兒子忙問。妻子也不放心,反復確認丈夫身上有沒有傷痕。
據我所知,接到紀檢監察組的電話就緊張,懷疑紀檢監察干部會在談話時“整人”的情況絕非個例。有的四處打聽、串供應對;有的翻箱倒柜、銷毀證據。在大多數干部群眾眼里,紀委監委儼然成了一個風向標,凡是被找去談話,就意味著出了問題。
而事實上,在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找黨員干部談心談話,已成為紀委監委的常態化工作,無論是針對新發現的苗頭性問題,還是針對新任職的干部,紀委監委都要及時進行溝通、交流,指出存在的問題,做到防范在前。且在每次談話前,紀檢監察干部都會進行談前“摸底”,了解談話對象的相關情況,綜合分析、科學設置談話內容。
“走進談話室,難免會緊張,但紀檢監察干部很客氣,從未區別對待我。”一名接受過談話的干部在我做回訪調查時這樣答復。
紀檢監察干部的責任與擔當
大家都知道紀檢監察干部忙,今天看工作紀律、明天查公車私用、后天講政策法規,一項項工作都與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
我所在的省紀委監委駐省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從2016年成立以來,沒有1人正常休過年休假,有的同志雖臨近退休,也仍然堅持戰斗在辦案點;有的夫妻兩地分居,孩子無人照料,只能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有的帶病工作,輕傷不下“火線”。
有一次我問一名辦案的同志,這樣忘我工作到底是為了什么?這名同志的回答很干脆:“紀檢監察干部沒有嚴謹的作風、勤勉的態度和敢于擔當的精神,不可能樹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更不可能取得反腐敗斗爭的勝利!”
身為紀檢監察干部中的一員,我深知這個隊伍中同志們的不易。希望自己的工作能被人理解,也渴望與人溝通和交流。走近紀檢監察干部,了解紀檢監察工作,他們是擺在每名黨員干部身邊最好的警鐘。千萬別等到出事時才想起紀檢監察干部!(作者系省紀委監委駐省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二級巡視員、副組長、紀檢監察室主任) (責編/周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