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出門,不添亂,這個我們都懂。可是我們要生活呀,時間長了咋個整?還好有黨員網格長,油鹽醬醋等生活物資缺少了,只要打一個電話,他們很快就送到家里。”寶興縣蜂桶寨鄉新康村5組村民李躍能說。
“不要說不能到處亂跑,就算可以出門,隨便一袋米、兩桶油都是幾十斤,沒有車我們也拿不回來。大家都怕被傳染新冠肺炎,哪個來幫你嘛?關鍵時刻,還是黨員靠得住。”新康村2組村民宋修志深有感觸地說。
新康村地處高山,村里的青壯年大多在外打工,村里留守的100多位村民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大多數。平日里,商人們開著小貨車,將柴米油鹽等生活物資拉到村上售賣,賺取一點微薄利潤。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商人們不再開著小貨車到村里來,于是村里的黨員網格長站了出來,接下了保障群眾生活需求的任務。
不僅僅是新康村,為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黨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寶興縣委組織部印發《關于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實施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網格化聯系服務群眾的通知》,在全縣58個村(社區)全面推行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
按照“屬地管理、就近就便、熟悉情況、高效運轉”的原則,寶興縣采取黨員包片、包戶、包人的方式,基本實現“每個農戶都有黨員聯系,每名黨員至少聯系一戶群眾”的“雙覆蓋”目標,筑牢了基層黨組織、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根基。
五龍鄉黨委書記楊松多吉說:“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推行黨員網格化服務,把轄區群眾的事交給黨員網格長集中辦理,有效地減少了村民之間相互接觸,降低了交叉傳染的風險,既有利于當前的疫情防控,又進一步融洽了黨群干群關系。”
“我們社區一共有1208戶4142人,因為地震災后重建,居住分散。”靈關鎮鐘靈社區黨支部書記楊玉強說,“實行黨員網格化服務之后,將住戶按片區劃分到每一名黨員身上,我只要把社區的66名黨員管理好,哪個地方有點風吹草動,我都能夠在最快時間得到消息。而且,我們的黨員網格長也能第一時間做好服務,服務群眾效果明顯比以前更到位了。”
寶興縣58個村(社區)、2648名黨員,除了年老體弱、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黨員和流動黨員外,共有1200余名黨員主動擔任聯系服務群眾的網格長,更涌現出了76歲高齡的老黨員楊方凱這樣的先進典型。
在這一場戰“疫”中,寶興縣的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行動起來了。寶興縣黨員群眾紛紛表示,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有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擔當奮戰,一定能戰勝一切困難,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供稿單位/寶興縣委組織部) (責編/蔣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