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 張惠 劉培勇 黃永勇



摘 要:本文建立了一種快速測定的方法。通過對樣品前處理方法進行優化改進,并考察不同溶劑的提取效果。結果表明,醬油中3種對羥基苯甲酸酯的回收率為80.0%~98.7%,方法的平行性結果相對偏差小于10%,方法檢出限低于0.001 g·kg-1,將該快速方法運用到實際醬油樣品的檢測工作中去,其測定結果準確可靠,是檢測醬油中對羥基苯甲酸酯類的一種有效方法。
關鍵詞:對羥基苯甲酸酯;醬油;方法
Abstract:A rapid determination method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 sample preparation method was optimized and improved, and the extract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solve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used to test the soy sauce in three p-hydroxy benzoic acid ester, its recovery rate can reach 80. 0%~98.7%; Methods of parallelism results relative deviation is less than 10%, method detection limit is lower than 0.001 g·kg-1; The rapid method is applied to actual soy sauce sample testing work,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s a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it is the detection of p-hydroxy benzoic acid esters in soy sauce, a kind of effective method.
Key words:P-hydroxy benzoic acid ester; Soy sauce;Methods
中圖分類號:TS264.2
對羥基苯甲酸酯類是一種防腐劑,常見的有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對羥基苯甲酸丙酯3種。對羥基苯甲酸酯類與目前常用的化學防腐劑相比,具有用量少、成本低、安全性好、抑菌范圍廣、在較寬的pH值(4~8)內有效等優點,還可與多種酯混合、與相應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鈉鹽復配,不僅可以提高溶解度,還具有較好的防腐能力[1-5]。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標準GB 2760-2014中[6]規定醬油中對羥基苯甲酸甲酯、乙酯及其鈉鹽(以對羥基苯甲酸計)≤0.25 g·kg-1。國內對羥基苯甲酸酯類的標準檢測方法有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液相串聯質譜法。
GB 5009.31-2016國家標準方法是氣相色譜法,其方法前處理復雜,醬油樣品基質干擾大,因此建立一種快速、準確的氣質法對食品安全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采用氣質法測定醬油中3種對羥基苯甲酸酯類的含量,優化了醬油樣品前處理和分離條件,考察了不同溶劑的提取效率,提高了檢測方法的靈敏度。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材料。市售醬油;氯化鈉、鹽酸,為分析純;石油醚、乙酸乙酯、乙腈、甲醇,為優級純;C18粉;PAS粉;中性氧化鋁粉;GBC粉;實驗用水為超純水;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標準品、對羥基苯甲酸乙酯標準品、對羥基苯甲酸丙酯標準品,純度≥99.0%。儀器。島津GCMS-QP2010s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DB-5MS石英毛細管柱(30 m×0.25 mm0.25 μm);旋轉蒸發儀。
1.2 試驗方法
1.2.1 標準工作溶液的制備
(1)儲備液配制。分別準確稱取適量的各種標準物質,用乙酸乙酯配制成質量濃度為10 mg·mL-1的混合標準儲備溶液。
(2)工作液配制。準確移取一定體積的混合標準儲備溶液,根據儀器響應用乙酸乙酯稀釋成系列質量濃度的混合標準工作溶液。
1.2.2 樣品前處理
稱取3.0 g(精確至0.01 g)樣品于50 mL離心管中,加3.0 mL水,用鹽酸-水溶液(1+1)調pH約為3.0,渦旋混合1 min,加入2 g氯化鈉和10 mL乙酸乙酯渦旋提取1 min,超聲提取10 min,4 000 r·min-1離心5 min,上清液轉移至25 mL容量瓶中,再加10 mL乙酸乙酯重復提取一次,離心后,將上清液轉移至同一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定容后的溶液經無水硫酸鈉脫水后,取5 mL加150 mg C18粉和7.5 mg GBC凈化,過0.2 μm的有機濾膜后上機測定。
1.2.3 色譜條件
(1)氣相條件。進樣口溫度250 ℃;柱溫150 ℃;保持3 min后以5 ℃·min-1升溫至190 ℃,保持2 min,再以15 ℃·min-1升溫至250 ℃,保持5 min,外標法定量。
(2)質譜條件。質譜接口溫度250 ℃;離子源:EI源,離子源溫度200 ℃,采用選擇離子監測SIM方式,監測離子m/z 65,93,121,138,152,166。
2 結果與分析
2.1 色譜柱的選擇
本實驗選擇石英毛細管柱DB-5MS(30 m×0.25 mm×0.25 μm)作為分析色譜柱,其分離效果見圖1。
2.2 提取溶劑優化
由圖2知,分別選擇石油醚、乙腈、甲醇、乙酸乙酯作為提取溶劑,提取回收率表明石油醚回收率較低,乙腈、甲醇、乙酸乙酯對3種對羥基苯甲酸酯的提取效果差異不大,但在前處理過程中甲醇不易與水分層,而乙腈毒性較大,綜合考慮最終選擇乙酸乙酯作提取溶劑較為理想。
圖2 4種不同溶劑提取對羥基苯甲酸酯的回收率圖
2.3 樣品凈化改進
用乙酸乙酯提取醬油中的對羥基苯甲酸酯類時,色素、脂類物質干擾較大,因此取部分提取液用C18粉、PAS粉、中性氧化鋁粉、GBC粉分散固相萃取凈化,PAS粉、中性氧化鋁粉對目標物有較大的吸附作用,加標回收率較低,結果表明取5 mL提取液加150 mg C18粉和7.5 mg GBC凈化效果最好,加標回收率較高,效果比較圖見圖3,圖中上面圖譜為未凈化處理、下面圖譜為凈化處理的色譜圖,
2.4 方法驗證
2.4.1 線性范圍、檢測限和定量限
(1)標準曲線。分別吸取濃度為10.19、10.64、10.09 μg·mL-1混合標準中間液10、20、40 μ L和100 μ L用乙酸乙酯定容至1 mL,則混合標準工作液各物質濃度依次為對羥基苯甲酸甲酯0.101 9、0.203 8、0.407 6 μg·mL-1和1.019 0 μg·mL-1;對羥基苯甲酸乙酯0.106 4、0.212 8、0.425 6 μg·mL-1和1.064 μg·mL-1;對羥基苯甲酸丙酯0.100 9、0.201 8、0.403 6 μg·mL-1和1.009 0 μg·mL-1。濃度在0.1~1.0 μg·mL-1內,線性相關系數均>0.999。
(2)檢測限。根據儀器響應,配制3倍信噪音比相當的較低濃度的標準溶液作為檢測限濃度,按稱樣量3.0 g,定容體積25.0 mL計算,本次試驗對羥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的檢測限分別為0.480、0.425、0.425 mg·kg-1。該檢測限優于國家標準方法GB 5009.31-2016的檢測限0.6 mg·kg-1。儀器對較低濃度標準溶液的響應色譜圖見圖4。
2.4.2 準確度和精密度
以陰性樣品中水平加標回收平行測定來考察精密度,以低、中、高3個水平加標回收率來考察準確度,其加標回收率在80.0%~98.7%,平行實驗的相對偏差小于10%,其數據見表1。
2.4.3 實際樣品分析
對市售一品鮮、海天、加加和金冠園4個品牌的醬油進行檢測,均未檢出3種對羥基苯甲酸酯類物質。
3 結論
本文建立了一種對醬油中3種對羥基苯甲酸酯檢測的方法,檢測效率高,成本低。通過方法學考察,加標回收率達到80.0%~98.7%,平行實驗的相對偏差均小于10%,檢測限優于現行國家標準檢測方法GB 5009.31-2016的檢測限0.6 mg·kg-1。該方法檢測醬油樣品準確高效,為監管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技術支撐,具有較高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高海軍,李 勇,嚴飛龍,等.氣相色譜法測定食品中6種對羥基苯甲酸酯及其鈉鹽[J].糧油食品科技,2011,19(3):45-48.
[2]凌關庭.食品添加劑手冊(第三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3]Chem S J.我國對羥基苯甲酸的現狀和發展趨勢[J].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03(12):6-7.
[4]楊壽清.新型高效低毒食品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酯鈉[J].飲料工業,2003(6):17-22.
[5]陳翰鋒.氣相色譜法測定食品中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含量[J].廣州化工,2012,40(12):136-138.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