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
摘 要:教育行業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可以有效協助老師拓展課堂教學內容,活躍教學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物理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理科課程,具有學生接受程度較低、理論知識抽象、課程知識體系龐雜等特性。通常學校開設物理課程時,會兼備實驗輔助學生理解及記憶相關知識點。信息技術融入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為學生與任課教師帶來福音。本文旨在探索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融入信息技術的優勢,為我國全力推進教學模式改革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機整合
長久以來物理令廣大中學生頗為煩惱,龐雜的知識架構、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使學生叫苦不迭。有關教師一直致力于探索合理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實現打造生動形象的新式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課堂而努力,進而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信息技術與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的結合,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目前已漸漸成為我國高中物理教學課堂的新趨勢。
一、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教學融合的意義
(一)信息技術結合傳統課堂教學的因素
高中生對于以信息技術中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為主的高新科技產業,及其衍生出的尖端電子產品保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濃烈的的興趣,一部分學生甚至展現出沉溺于信息技術構建的虛擬世界的趨勢。因此,信息技術在發展進程中,予以學校老師與學生家長一個不好的印象。信息技術對于學生而言不是洪水猛獸,教導學生正確合理的使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增強學習能力,拓寬知識寬度;同時在課下,可以有效舒緩學生課業壓力,是真正對學生有所助益的學習工具。信息技術走進課堂,對于校園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次不小的挑戰。如何權衡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方法帶來的進步因素,與信息技術給予學生負面影響之間的利弊關系,是任課教師需要仔細考量的問題[1]。
(二)選擇物理實驗教學作為結合信息技術課程的優勢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激情碰撞,為老師摸索新式課堂教學模式改變提供建設性意見。物理實驗課程是較傾向于輔助性質的課程,透過實驗幫助學生理解課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初進實驗室的學生,對實驗儀器與實驗方法尚不熟悉。引入信息科技的課堂,老師能夠使用電腦為學生播放一段簡潔的小視頻,視頻內容基本涵蓋課堂所需具備的基礎知識。大大節省老師的時間與精力,音響代替老師的嗓子,足以保證每一位認真聽講的學生,學習到本堂課的主要內容。相關任課老師節省下的時間,可以有的放矢,針對課堂上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時暴露出的問題提供個性化指導。物理實驗課堂教學效率得以顯著提升,襄助老師增強教學能力,有效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2]。
二、以實際教學為例探究物理實驗教學合理使用信息技術的策略
現以高中經典物理實驗:油膜法測量分子直徑為例,探討課堂物理實驗結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學方式。油膜法測量分子大小實驗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測量油酸分子形成的油膜面積,結合實驗使用的油酸溶液體積,依照公式測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徑。
(一)利用互聯網在課下布置本次實驗任務,在課上介紹基本實驗知識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實驗準備工作,可以明顯增強任課老師課堂教學質量。實驗課程著重考察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探索精神與自主思考的能力,一堂實驗課程容量有限,課堂主要時間應留給學生積極動手,在實驗中發現問題,最終深刻理解課上講授的理論知識。老師通過互聯網技術建立“班級群”,在班級群中向學生布置此次實驗的課前任務。督促學生使用身邊的資源,了解“油膜法測量分子直徑”實驗原理;所涉及實驗器材的種類,以及相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可能造成實驗失敗的因素及避免辦法等。學生在老師的監督下,做足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同時,實驗老師可以將實驗所需的相關資料,以群文件的方式與學生分享。
(二)利用高清投影儀、計算機,向學生做一簡短的實驗介紹
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能力因人而異,即使互聯網技術足以保證每一名有條件的學生獲取最豐富的相關知識,卻無法保證一些學習態度不夠端正的學生自覺完成實驗前要求的任務。校園中利用信息技術搭建的數字化教學平臺,將計算機、投影儀、音響等設備組成數字化教學系統。可以隨意播放實驗中涉及的視頻資料與音頻資源,幫助一部分偷懶的學生迅速了解實驗內容,并且不會占用大量課堂時間。使用計算機將本次“油膜法測量分子大小”實驗任務放置在大屏幕上,令學生帶著問題通過動手做實驗摸索答案。例如:實驗中使用的油膜溶液為什么需要稀釋?實驗中爽身粉的作用?實驗開展依靠哪些實驗方法等?諸如此類的內容投放在屏幕上,避免學生遺忘與老師重復強調實驗重點[3]。
(三)借助互聯網技術,拓展實驗內容
依托信息技術搭建的高中物理實驗課堂,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效率,使用互聯網中龐大的信息資源作為課上額外的實驗任務,是合理拓展本次物理實驗內容的有效舉措。通過“油膜法測量分子直徑”的實驗步驟,老師使用互聯網搜索先進、科學的實驗方法與相關實驗儀器,補充測量油膜分子大小的方法,供學生課下參考。老師可以適當對學習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較強的學生,提出更高要求。能夠根據實驗所得與老師在互聯網中補充的相關知識,尋求一種新方法測量油膜分子大小。或改進原有實驗步驟,在完成實驗且得到正確數據的基礎上,獲得更為簡潔的實驗方法。數字化物理實驗課堂,可以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施展舞臺。物理實驗的目的絕不僅僅是得到一個準確的數據如此簡單,開展物理實驗的目的,是鍛煉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
(四)通過信息技術,老師幫助學生解決實驗出現的問題
物理實驗需要秉持十分嚴謹的科學態度,按照既定的實驗步驟按部就班,不可因為復雜或麻煩減免相應的實驗環節。老師在觀察學生實驗時,面對學生出現的典型問題,可以使用數字化課堂,將學生出現的問題通過互聯網以廣播的形式,向每一位課堂中的學生講解產生此類問題的原因,向學生傳授規避該類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法。
(五)使用互聯網,傳播精品實驗課程資源
擁有豐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經驗的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打造相關物理實驗精品課堂,以“慕課”的形式將錄制的示范性課程通過互聯網傳播,使之成為一種教育共享資源。學生使用瀏覽器搜索到相應的課程,能夠提前學習海量物理實驗的有關知識。信息技術令教育事業的開展范圍變得寬泛,凡是互聯網輻射到的區域,教學工作就可以順暢進行。
三、結語
信息技術真正協助教育工作者實現教育的真諦,不僅是大大提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工作質量。信息技術打破教育的局限性,接受教育的方式不再只是傳統課堂教學,而是進一步發展成為將課程轉化為一種資源,依靠互聯網令更多人受益。
參考文獻
[1]常偉偉,徐衡.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192-193.
[2]朱福學.淺談高中物理中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48(12):80.
[3]張萬鵬.淺談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整合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