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慧圖書館環境下的精細化管理是依托于信息技術,立足于讀者實際需求而進行的管理體系優化。本文就智慧圖書館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精細化管理體系,如何構建和優化進行比較詳細的論述,希望對新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精細化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智慧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精細化管理
一、相關概念界定
1.智慧圖書館概念。智慧圖書館是建立在現代化的科技信息技術基礎上,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以及圖書館智能化服務和管理的創新型圖書館。智慧圖書館依托現代的信息技術,實現與其他圖書館之間的資源整合和共享,提供給讀者高效、便捷的信息資源。因此互聯、高效、便捷是智慧圖書館三大顯著特征。
2.圖書館精細化管理內涵。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現代化的管理理念,要求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能夠體現在每一個細節,建立差異化,實現個性化服務。圖書館的精細化管理就是指在基于讀者信息、知識需求之上,形成的旨在提升讀者滿意度的全方位、多元化、個性化的管理體系。高校圖書館的精細化管理需要做到三點:首先,主動性。精細化管理要求圖書館在客觀具體地了解讀者信息、知識需求的基礎上,主動地調整自身的管理方式,向讀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知識服務。其次,以讀者為中心。高校圖書館的服務以滿足讀者信息、知識需求為前提,精細化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滿足服務內容和服務提供方式始終圍繞讀者需求進行。最后,高校圖書館精細化管理,就是讓傳統的管理和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相融合,形成智能化、高效化服務系統,以滿足讀者個性化的信息、知識需求。
二、智慧圖書館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精細化管理的本質訴求
1.提供針對性、個性化的服務。精細化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建立差異化、個性化的目標定位。高校師生對信息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需要與本專業相關的學術信息,還需要其他開闊視野、滿足自身興趣愛好的非專業信息。讀者對信息需求的及時性、多樣性及個性化特征十分明顯。因此,高校圖書館推出精細化管理,可借鑒企業細分市場的成功做法,將讀者按照行為特征、信息知識需求細分成不同群體,以用戶個體為中心,通過持續采集、分析用戶基本信息和行為痕跡,生成用戶精確畫像;同時,通過用戶互動數據分析、用戶群體聚類,發現不同用戶之間的潛在共同興趣點,發掘用戶需求演變規律,建立用戶個體需求預測模型,以主動推送的形式呈現給用戶,幫助用戶發現其隱性需求。
2.有效保證閱讀質量。在網絡虛擬空間中,圖書館數據庫大量的數據資源、信息、跨媒體知識等均能夠被識別、檢索和提取,通過云端存儲和傳輸技術,用戶能夠在網絡端進行數據瀏覽、電子書借閱、交易以及社交等活動。依托于大數據技術,通過廣泛采集、整理和分析用戶行為數據,智能化應用系統能夠精準把握用戶的行為偏好,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精準的資源推薦,從而使圖書館服務更加友好、精準和智能,確保讀者所需信息資源的有效性,保證讀者的閱讀質量。
3.提升電子資源的利用率。在智慧圖書館的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可不拘泥特定的紙本資源,完善電子資源、數字資源,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信息資源提供形式。讀者既可以借閱紙質文獻資源,也可通過訪問網絡,查閱、獲取所需的電子信息資源。
高校圖書館在建立線上圖書館的同時,還應在電子圖書館頁面中加入相應的鏈接功能,使讀者可以直接利用更多的網絡資源。例如,鏈接知網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專利數據庫、學術成果數據庫等專業的學術數據庫,充分利用一切形式的電子資源,以滿足師生信息資源需求。
三、智慧圖書館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精細化管理策略
1.精細化管理體系的建立
(1)需求調查。信息需求就是指讀者對信息的內容和獲得信息的方式具有一定的需求,通常來講信息需求有以下四種表現方式:真實的、未意識到的、表達出來的、未表達出來的。由此可見,讀者當前的信息需求并不代表讀者全部的信息需求,讀者還具有一些潛在的、未實現的信息需求。全面調查了解和分析讀者信息需求,是高校圖書館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只有建立在讀者需求調查之上的精細化管理,才能真正改變高校圖書館現有管理模式,適應新環境下精細化管理的要求。
具體來說,讀者需求的調查可以是線上的調查方式,也可采取線下的調查方式,或者線上線下結合的調查方式,針對讀者的信息資源內容需求、獲得方式需求、信息咨詢需求以及發布交流等需求加以全方位的了解,并對現在的圖書館管理和服務進行調查,了解讀者實際服務需求,以及圖書館亟需改進的服務內容等,形成較完整的信息來源,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圖書館精細化管理策略和流程。
(2)精細化管理體系的設置和不斷優化。首先,精細化管理體系需要構建合理的組織管理機構、具體的管理環節和流程以及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的實現方式,一切基于讀者需求來制定合理的精細化管理體系。例如,師生關注度高的是圖書館提供的專業文獻資料,基于這樣的信息需求特點,高校圖書館就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學科分類為基礎安排學科知識體系,以便讀者更方便獲取專業文獻資料。圖書館也可以此為基礎安排相應的圖書采購、分類、借閱及相應的組織架構設置等管理工作。
精細化管理體系的設置,還包括服務提供方式的設置以及組織結構的設置。在智慧化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應該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做好信息資源的智能化推送、檢索、閱讀等管理服務,形成一整套的信息服務技術,并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為讀者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務。組織結構的設置,可以根據讀者信息需求的專業性特點,構建精簡的、扁平化的組織機構體系,并對工作任務、工作流程進行細化,明確具體責任人,為圖書館精細化管理提供組織保證。
其次,還應對管理體系進行不斷的優化。這個過程需要通過實踐服務,及時發現精細化組織管理體系存在的不足,并及時加以調整。而這個實踐驗證的過程就是讀者意見收集的過程,也是精細化管理體系效果的評估反饋過程。通過收集讀者意見發現精細化管理體系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改進、調整和優化,繼而再實踐驗證,直到獲得讀者滿意的評價。
2.精細化管理體系具體內容的構建
(1)讀者指南。讀者指南的制定是高校圖書館精細管理的具體表現,能夠保證讀者便利、高效地使用圖書館資源。讀者指南的編撰沒有統一的模式,需要各高校圖書館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充分了解本館資源的基礎上,合理地制定方便讀者使用的指導方案。在讀者指南編制過程中尤其要注重實用性,對圖書館線上和線下的所有資源進行分層次、一目了然的講解,確保讀者便捷地獲取所需的文獻信息資料。
(2)建立特色化的館藏資源。堅持實用、科學、可行、特色原則,與學科和專業發展相一致,達到圖書館資源與讀者需求之間的和諧,依據讀者的文獻需求,建設具有本校專業特色的資源數據庫,使館藏文獻實現高效利用,文獻資源的采購更符合學科發展趨勢。同時,還應對館藏資源進行及時更新,使館藏資源能夠囊括最新的前沿專業理論知識,突出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的特色以及針對性,并結合建立高效電子圖書館,建立高效特色化的文獻信息數據庫。
(3)優化服務系統。高校圖書館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展覽、檢索、統計等工作。在智慧化環境下,服務展示工作也應利用較前沿的科技,例如VR技術,構建一個虛擬的展示平臺,讓讀者在立體的虛擬空間中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信息檢索服務也可利用先進的軟件技術實現一站式的智能檢索,提高檢索效率;統計服務同樣也離不開信息技術,利用大數據平臺,并與線下的調查數據相整合,確保統計數據精確。此外,現代化的信息工具也必不可少,包括電子圖書館、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媒體平臺,推出留言、咨詢功能,進行個性化推薦,實行一對一式服務,實現讀者與圖書館的多維互動。除此之外,還應完善圖書館的空間結構和環境,保持閱覽環境干凈整潔,控制空氣質量、燈光強度,做好防噪音干擾,為讀者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圖書館還可適時舉辦一些閱讀活動,例如,閱讀交流會、座談會、展覽會等形式,為讀者提供提升閱讀興趣、增加知識見聞等的服務。
(4)健全讀者反饋機制。讀者反饋是完善高校圖書館精細化管理的關鍵環節,通過讀者反饋的問題和不足,有的放矢改進現有的管理服務體系。圖書館可以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健全讀者信息服務反饋機制。通過網絡調查問卷征集師生對圖書館服務的評價和建議,還可通過社交軟件、電子圖書館的在線交流平臺等,及時獲得讀者的信息反饋。對于具有代表性的、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應給予讀者積極的反饋,并采用及實施,鼓勵讀者多為圖書館貢獻智慧。
參考文獻:
[1]李彩寧,畢新華,陳立軍.智慧圖書館服務模式及平臺構建研究[J].圖書館,2018
[2]陳小波.論智能革命時代圖書館服務創新[J].綏化學院學報,2018
(作者單位: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作者簡介:鄭杰雄(1982-),男,福建龍海人,講師,學士,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和服務。
基金項目:課題名稱:多元閱讀——高職圖書館體驗式拓展服務研究,編號:JZ180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