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軍
·風向標·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批黨員干部因在戰“疫”前線表現優秀而被“火線提拔”,其導向之強、效應之廣獲得廣泛好評。在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是“火線提拔”的主要考量,也是我們黨選拔用人的傳統做法,但需要警惕的是“火線提拔”不能只看“戰時表現”。
“火線提拔”既要重“戰時”又要重“平時”對“火線”表現突出的干部大力褒獎、大膽使用,確實能起到激勵導向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只在“火線”表現優異就足以獲得提拔重用。有的因“位”而為,機會主義思想作祟,一看“斗爭一線”有利可圖,就鉆政策空子,為了“火線提拔”而臨時發力;有的善于表演,把本職工作作秀化、微末功績放大化,甚至照片一拍、微信一曬、橫幅一打了之,實際工作沒干多少。“火線提拔”雖然與正常晉升不同,但兩者考察識別干部的標準是一致的。因此,“火線提拔”既要用好“戰時”這塊“試金石”,更要用好平時這面“顯微鏡”,精準識別干部,堅決防止投機取巧者借機“上位”。
“火線提拔”既要重“臨場”又要重“背后”。有這樣一個故事,相鄰AB 兩縣間有一水庫,A 縣領導每年都加固堤壩,而B 縣領導卻不管不問。一天洪水來臨,B 縣領導因突擊修補堤壩,帶領群眾連續奮戰七天七夜,被大力表彰;而A 縣由于堤壩堅固,洪水來時無需突擊,領導事跡自然不突出。有的干部在斗爭一線精心部署、深入動員、靠前指揮、狠抓落實,表現突出,確實在“戰時”做了很多工作,但我們還要看戰時的“忙”是不是因為平時的“閑”造成的。因此,“火線提拔”要注重甄別,既看“臨場”又看“背后”,既重“顯績”又重“隱績”,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防止出現考察偏差,讓工作扎實、埋頭苦干者寒心。
“火線提拔”既要重“速度”又要重“標準”。“火線提拔”本身是一種應急狀態,程序有所突破,節奏有所加快,大家能夠理解。然而“火線提拔”應該快速,但并非“倉促”。有的借快速提拔,簡化程序,降低標準,搞個人說了算,更有甚者搞暗箱操作、借船登陸、任人唯親。因此,越是“火線提拔”,越要注重科學規范,堅持“嚴”字當頭、“快”字推進、“穩”字落實,聯合考察,直撲一線,察看實績,全面分析“平時”“戰時”表現,綜合衡量領導群眾評價,切實讓“火線提拔”的干部有底氣、人民群眾能服氣。
“火線提拔”既要重“激勵”又要重“精選”。提拔一人,激勵一片,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同志“火線提拔”是理所應當的,也是眾望所歸。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單位對一線戰斗的沒有突出,后面保障的表彰一堆;有的不是一線,冒充一線,任務不重,表彰獎勵卻不少;有的搞大水漫灌,平衡照顧,人人都掛“軍功章”。種種表現,既降低了激勵作用,更損傷了組織的威信。實事求是講,“火線提拔”不是每個人都能享有的,必然屬于表現最優秀最杰出的那一小部分。因此,“火線提拔”要突出一線,突出急難險重崗位,優中選優,選拔出“真英雄”,切實起到“用一賢人則群賢必至”的激勵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