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杰 劉金龍
(1.甘肅省古浪縣大靖沙河塘小學,甘肅武威 733103;2.甘肅省古浪縣大靖中心小學,甘肅武威 733103)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語文教學從小學生的識字、寫字教學開始,到閱讀、寫作教學,逐步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1]。而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力倡導核心素養的今天,小學作文教學應怎樣開展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筆者作為一線小學語文教師,結合多年的作文教學經歷,談談對這一問題的思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提到作文,學生和教師都頭疼。學生缺乏寫作素材,無米下鍋;教師缺少新穎的指導方法,作文指導技能欠缺,導致作文教學效果不佳。
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滿滿的真情,那是作者真實心理的表白[2]。一篇作文傳遞出來的信息及真實感情,往往最能打動讀者,引發讀者的情感共鳴。但當前,大多數小學生在寫作文時,過分看重詞句優美,是否運用了修辭手法,忽視了最能引起共鳴的主要因素——自身情感的流露。部分學生的習作表面看來辭藻華麗,修辭手法運用多樣,貌似生動形象,其實沒有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文章華而不實,導致作文質量低下。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對作文不感興趣,存在畏難情緒。學生寫作時缺乏興趣,不能認真審題,無法真正理解題目要求,或斷章取義,或望文生義,導致寫作時游離于主題。學生缺乏良好的寫作方法與技能,對寫作文缺少自信,害怕寫作文,常常是為完成作業而寫作文。有的學生為了應付“差事”,甚至借助外部資料,直接“拷貝”,無法真正愛上寫作。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成為評價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主要標準。所以部分一線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只注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運用,課后布置大量作業進行訓練,以達到提高學生分數的目的。這些教師無法在課堂中留給學生過多的時間讓他們自由閱讀,課后繁多的作業又占用了學生大量的時間,以至學生沒有時間讀書。學生的閱讀面較窄,閱讀量較小,導致他們的閱讀積累大打折扣,作文素材缺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缺乏素材,寫作就無從下手,即使學生能寫出一篇作文,內容也是空洞無物,缺少文學性和耐讀性。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部分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式程式化,指導學生作文效果欠佳[3]。在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只重視語文知識的傳授,沒有深入研究作文教學,導致作文教學成為簡單地講解寫作要求,然后挑選幾篇優秀范文讀一讀,或者讓學生在寫作文時套用作文范本,缺乏創新。這導致學生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毫無創新,提高寫作能力更是無從提起。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作文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作文來源于生活,生活就像海洋,蘊藏著豐富多彩、無窮無盡的素材。在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找尋適合寫作的相關素材。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觀察,而且要及時地記錄有用的素材,這樣學生在寫作時才可以信手拈來。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表達,在生活中學會感悟,對生活有了切身體驗,就能根據自己的體驗寫出較成功的作文,就會在作文中真情流露,使作文內容不再空洞。這樣的作文教學,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人生觀。
教師可采取多種方式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首先,教師應積極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大量的事實證明,在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學習狀態能發揮到更好[4]。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若能積極營造這種氛圍,開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的創作思維將被充分調動,創作的靈感就會噴涌而出。
其次,教師應要求學生寫日記,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日記可不限制字數,記錄下自己一天內的所見所聞所感即可。這樣日積月累,學生能夠養成勤觀察、勤積累的習慣,寫作技能也會逐步提高,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最后,教師可以適當地開展綜合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指導學生積極觀察,細心發現。學生有了切身經歷在寫作文時就有了寫作的素材,就會對寫作產生興趣。例如,指導學生寫一篇有關春天的作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春游,引導學生觀察春天特有的景物。學生積極觀察,分組討論,然后將結果匯總,根據春游的經歷完成作文。當學生對寫作產生了興趣,寫作教學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教師要指導學生大量閱讀有益的課外書籍,積累寫作素材,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與思維廣度,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力。學生閱讀量提高,語言組織能力自然會增強,學生在寫作文時,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隨之提高。語文教師在鼓勵學生閱讀的同時,應引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摘抄其中的優美句子、語段,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學生只有進行了大量閱讀,才能積累更好地學習寫作技巧,并積累豐富的寫作經驗。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的積累豐富了,視野拓寬了,在寫作時就不會受到作文范本的拘束,就能夠放開手腳,發散思維,盡情地表達自己所想,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重視作文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寫作積累,培養學生的寫作愛好,這樣能夠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