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秋云,孫彩霞,張宇,王偲敏,張超南
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減緩腫瘤轉移和復發的治療方法之一,其中靜脈給藥是主要的給藥方式。但近年來隨著新的口服抗腫瘤藥物的研發,口服給藥以其安全、有效、經濟、便利的特點,為越來越多的患者和醫務工作者所接受[1]。國內研究表明,近年來,在所有臨床藥物中,口服抗腫瘤制劑的銷售量增長最為迅速[2];在未來口服化療藥物還可能因為各種化療藥物的復合物以及靶向小分子的使用而加速發展[3]。口服化療同靜脈化療一樣存在藥物毒性[4],在選擇性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增值旺盛的正常細胞和造血系統、胃腸上皮等有影響,常伴不同程度的毒性反應,存在服藥安全性問題。各種毒副反應不僅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5],而且影響到患者的服藥進程,進一步導致治療依從性不良和治療進度不佳。知信行被廣泛應用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中[6-7]。運用此模式,對指導口服化療腫瘤患者獲取藥物安全管理知識、轉變態度、形成健康行為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眾多研究聚焦于如何保證腫瘤患者口服化療藥物依從性和降低不良反應,而藥物的安全管理問題未得到重視。因此,本研究通過對口服化療腫瘤患者進行調查,旨在了解其對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知信行現狀,為今后制定口服化療藥物健康指導方案提供參考。
1.1對象 以方便抽樣方法抽取2019年3~6月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182例行口服化療的住院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行口服化療;②年齡≥18歲;③思維正常,能進行語言溝通;④在知情同意的原則下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①對自身病情不知曉;②認知功能障礙或語言溝通障礙;③曾經接觸過類似研究。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采用自制問卷進行調查。①患者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服用口服化療藥物時間、接受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健康教育次數、獲取口服化療藥物知識的途徑和需求等。②知信行問卷:問卷基于知信行理論,通過廣泛閱讀國內外文獻及研究小組討論設計完成問卷草案,經9名專家(包括2名主任護師、1名主任藥師、1名副主任醫師、4名副主任護師和1名腫瘤專科護士)指導、審核,形成最終版問卷。分為3個維度26個條目:知識8個條目、態度6個條目,行為12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知識、態度、行為維度從5分(掌握/完全同意/總是)到1分(完全不知道/完全不同意/幾乎沒有),得分越高說明對口服化療藥物管理知識的認知程度越高、態度越積極或管理行為越好。本研究將知信行問卷得分進行百分制標準化,計算各維度得分:得分=實際得分/最高可能得分×100。將知信行得分劃分為良、中、差三個等級:良>85分,60~85分為中,差<60分。問卷的內容效度指數為0.875;對30例行口服化療的患者進行預調查,Cronbach′s α系數為0.833,重測信度為0.812。
1.2.2調查方法 采用方便抽樣法,對符合納入標準的調查對象進行匿名式問卷調查。由經過統一培訓合格的2名調查員向患者解釋研究的目的及意義,獲得患者知情同意。若患者不便獨立填寫則由調查員客觀問答代為填寫,所有問卷當場回收。共發放問卷189份,回收有效問卷182份,有效回收率為96.3%。
1.2.3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3.1建立數據庫,雙人核對錄入數據,一致性檢驗合格,獲最終數據。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不同特征調查對象的知信行得分比較采用t檢驗及方差分析,雙變量相關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影響因素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腫瘤患者一般資料 182例患者中,男101例,女81例;年齡32~85(59.92±11.57)歲;已婚163例,未婚15例,離異/喪偶4例。居住地:城鎮104例,農村78例。結直腸腫瘤88例,胃癌40例,腦部腫瘤21例,乳腺癌18例,其他腫瘤15例。文化程度:小學以下99例,初中53例,高中/中專19例,大專以上11例。職業:農民63例,工人15例,企事業員工44例,個體經營者7例,退休11例,無業42例。服用的藥物以替吉奧(61例)和卡培他濱(100例)為主;服用口服化療藥物時間0~87個月,中位數4.08個月;96例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徑為醫生講解,且講解的內容主要為如何遵醫囑服藥87例。患者最希望通過醫護人員的講解、指導和咨詢(73.6%),口服化療健康教育宣傳手冊或宣傳欄(63.2%),微信公眾號或微信群(42.9%)的形式來獲取相關知識。
2.2腫瘤患者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知信行總體情況 見表1。

表1 腫瘤患者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知信行情況(n=182)
2.3腫瘤患者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知信行得分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差異的項目見表2。
2.4腫瘤患者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知識、態度、行為的相關性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腫瘤患者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知識與態度、行為的相關系數(r)分別為0.700,0.619,態度與行為的相關系數為0.751,均P<0.01。
2.5腫瘤患者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行為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以腫瘤患者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行為得分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文化程度(賦值:小學以下=1,初中=2,高中/中專=3,大專以上=4)、服用口服化療藥物時間(0~個月=1,2~個月=2,4~個月=3,7~個月=4,>12個月=5)、接受安全管理教育次數(原始值輸入)進入回歸方程,見表3。

表2 腫瘤患者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知信行得分的單因素分析 分,

表3 腫瘤患者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行為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n=182)
注:R2=0.397,調整R2=0.373,F=14.517,P=0.000。
3.1腫瘤患者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現狀不容樂觀
3.1.1知識薄弱,有較高的求知欲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知識維度得分在3個維度中最低,差者占96.7%。說明腫瘤患者缺乏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的相關知識,其原因可能與醫生講解口服化療藥物注意事項時主要強調服藥依從性,未注重藥物安全管理問題有關。本次調查發現,73.6%腫瘤患者希望得到醫護人員的專業講解、指導,表明患者認可醫護人員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的權威性以及對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知識有較高求知欲。可通過建立專業權威網站、微信公眾號、App等形式實現線上的連續性安全管理教育,輔以線下巡回宣傳活動等[8],并根據患者的知識需求進行全面分析和評估,構建一套適合患者的個性化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方案,使患者能在家也能對口服化療藥物進行安全管理。
3.1.2態度、行為水平不理想,知識、態度、行為之間關系密切 本研究結果顯示,腫瘤患者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態度、行為得分較低,未達及格水平。相關性分析顯示,腫瘤患者對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知識、態度、行為三者之間呈正相關(均P<0.01),表明掌握的知識越全面,樹立的態度越積極,越有利于正性行為形成。從知識獲取到行為實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關鍵環節是態度的轉變,而知識獲取、態度轉變、行為實施所需的時間和難度是不同的[9]。目前國際上已有關于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的指南,但并沒有給出詳細的指導意見,內容不夠詳細。國內對于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的普及也比較滯后,因此醫護人員對腫瘤患者進行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教育時,應加強患者對口服化療藥物管理重要性的認知,同時培養患者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技能,擴充患者知識儲備,使之能正確進行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
3.2腫瘤患者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行為影響因素 ①文化程度。隨著文化程度的提高,患者對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的認知更高,其態度更積極,健康行為越好。建議今后在腫瘤患者的知識宣教中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和宣教方式,對不同文化水平的人群制定不同的可操作性方案。②服用口服化療藥物時間。服用口服化療藥物時間越長,其藥物安全管理行為水平越高。這可能與患者生活中長期接觸口服化療藥物,對藥物不良反應更加重視,能更加主動地積極學習與藥物相關知識,對藥物管理的認知越好,其態度和行為越好。這也提示醫護人員應對服用口服化療藥物時間較短的腫瘤患者加強其藥物安全管理教育,規范患者的管理行為。③接受安全管理教育次數。本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安全管理教育次數越多的患者其自我管理行為越好,這可能是由于接受安全管理教育次數越多的患者對藥物的認識越清晰,對知識的利用度越高,對其行為更趨向健康的方向。
3.3重視安全管理教育,減少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口服化療往往在社區或家庭進行,其安全防護日益顯得重要。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普遍存在認識誤區,認為口服化療藥物暴露風險很低,幾乎沒有危險,用藥及處理比較安全[10]。但口服化療藥對醫護人員、患者及其家屬具有與靜脈注射制劑相同的暴露風險。而且臨床上多數口服化療藥物的現行治療計劃規定“治療持續進行,直到患者不再從臨床上受益或出現不可接受的毒性為止。”多數患者需要持續使用數月甚至幾年,這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直接或間接接觸藥物及其活性代謝物污染的排泄物的危險[11]。隨著口服抗腫瘤療法的增加,美國國家癌癥綜合協作網絡已將口服化療藥物納入化療安全管理標準中,特別發布了關于口服藥物的使用和安全處理程序的指導方針[3]。但由于存在患者個體、醫療水平與體制等方面的差異,在國內直接應用該指南仍存在一定困難,而且關于口服化療藥物知識及安全處理指南并未與臨床實踐中應用速度保持同步,它們對處理這些藥物的患者及其護理人員構成嚴重危害[12]。因此,醫護人員要主動向患者解釋藥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腫瘤患者對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的重視。
本次結果顯示,腫瘤患者對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知信行得分處于較低水平,患者藥物安全管理知識明顯缺乏,其態度及行為均存在不足。因此應結合知信行理論和健康需求開展個性化、長期穩定的健康教育,以增加腫瘤患者對口服化療藥物安全管理的認知,改善其態度,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從而達到安全管理口服化療藥物的目的。本研究僅對1所三級甲等醫院的住院腫瘤患者進行了調查,因而在代表性方面有所欠缺,還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進行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