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芳
【摘要】目的:探析小兒營養不良的保健方法與保健指導效果。方法:選取我院門診收治的66例營養不良患兒(均為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間)作為研究對象,由患兒家屬根據意愿對治療方案進行選擇,將選擇常規治療的患兒納入常規組(33例),在此基礎上接受保健指導的患兒納入保健組(33例)。對比兩組治療時間與不良飲食糾正率。結果:保健組治療時間短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同時,常規組與保健組不良飲食糾正率分別為69.70%(23/33)、96.97%(32/33)。對比發現,保健組不良飲食糾正率更高,且差異顯著(P<0.05)。結論:予以營養不良的患兒保健指導,可改善其不良營養狀況,并顯著縮短治療時間。
【關鍵詞】小兒營養不良;保健方法;保健指導
小兒營養不良指小兒長期攝食不足或攝入的食物未能充分利用,為機體補充所需的能量,導致機體生長發育停滯以及體重不增或減輕的常見病癥。據調查發現,偏遠地區與農村均是營養不良的高發地區,雖然常規治療可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但在徹底改善營養不良上效果欠佳,嚴重至一定程度可導致患兒肌肉萎縮。因此,需通過保健指導加強患兒家屬對營養不良的認識,并糾正患兒的不良飲食習慣,促進患兒的生長發育。本文主要探析保健指導在營養不良患兒中的應用效果,現總結、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門診收治的66例營養不良患兒(均為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間)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兒經生化實驗室檢查與臨床癥狀檢查等明確為營養不良;患兒家屬同意加入研究。排除標準:中途退出研究者;合并惡性腫瘤或消化道疾病者。由患兒家屬根據意愿對治療方案進行選擇,將選擇常規治療的患兒納入常規組(33例),在此基礎上接受保健指導的患兒納入保健組(33例)。常規組男女比例為19:14;年齡范圍在1~10歲,平均年齡為(6.21±1.17)歲;其中,城鎮6例,農村27例。保健組男女比例為20:13;年齡范圍在1N 10歲,平均年齡為(6.25±1.20)歲;其中,城鎮8例,農村25例。兩組在以上資料比較上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常規組接受常規治療,方法:為糾正患兒的電解質紊亂現象,首先予以其適量維生素B與胃動力藥物進行治療。同時,在正常進食的基礎上,指導患兒攝入機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與礦物質等。需注意的是,在治療過程中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可適當增加食物種類,滿足患兒的飲食口味。
保健組在上述基礎上接受保健指導,方法:(1)皮膚保健:考慮到營養不良的患兒皮下脂肪弱于健康小兒,若營養不良嚴重至一定程度可導致皮下組織消失,使患兒皮膚處于干燥狀態,極易引發感染與壓瘡。因此,護理人員應叮囑家屬每日使用溫水對患兒皮膚進行擦拭,在患兒臥床休息時定期協助其更換體位。(2)保健指導:以患兒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向家屬講解營養不良的發生原因、危害性,提高家屬的重視程度。為避免長期營養不良降低患兒的免疫力與抵抗力,護理人員在需在飲食上為患兒家屬提供指導,例如以易消化、高熱量與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注重更換飲食口味,以刺激患兒的食欲,協助患兒糾正挑食的習慣。此外,營養不良易降低患兒的消化功能,患兒需接受藥物治療。但值得注意的是,患兒服藥后可能出現不良反應,家屬應予以高度關注,盡可能在飯前或飯后指導患兒用藥,減輕藥物對腸胃的刺激。(3)口腔保?。籂I養不良的患兒口腔過于干燥,發生口腔潰瘍的幾率相對較高,因此可通過局部涂抹藥物的方式保護患兒口腔創面。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治療時間與不良飲食糾正率。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指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指標采用(%)表示,行X2檢驗;若檢驗結果顯示P<0.05說明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分析表1數據可見,保健組治療時間短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同時,常規組與保健組不良飲食糾正率分別為69.70%(23/33)、96.97%(32/33)。對比發現,保健組不良飲食糾正率更高,且差異顯著(X2=8.836,P<0.05)。
營養不良不僅會導致患兒生長發育停滯,而且可損傷患兒各臟器功能,對患兒的身心發育造成不利影響。近些年醫護人員開始在營養不良患兒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行保健指導,即根據患兒的營養不良情況,在皮膚、口腔與飲食上提供相應的指導,以改善患兒的營養狀況與不良健康行為。此次研究數據顯示,保健組治療時間短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同時,常規組與保健組不良飲食糾正率分別為69.70%(23/33)、96.97%(32/33),對比發現,保健組不良飲食糾正率更高,且差異顯著(P<0.05)。針對結果進行分析,護理人員在開展保健指導工作時,首先做好患兒的皮膚護理工作,這是因為患兒營養不良后免疫機制下降,若休息時長時間保持同一體位,極易引發壓瘡或感染,從而增添身心痛苦甚至是引發家屬不滿情緒。因此,注重擦拭皮膚、更換體位,既是營養不良患兒的基礎護理內容,也是改善患兒身心狀態的關鍵。同時,通過保健指導增加患兒家屬對營養不良的認知程度,讓家屬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制定出符合患兒身心需求的膳食計劃,使患兒營養不良的狀況得到有效改善,進而縮短治療時間。由于口腔遍布黏膜,持續營養不良可使患兒口腔黏膜處于干燥的狀態,在保健指導中做好患兒的口腔保健工作能夠預防口腔潰瘍的發生,避免口腔潰瘍影響到患兒的進食。
綜上所述,予以營養不良的患兒保健指導,有利于改善患兒的營養狀態,并縮短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