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寬 柳玉娟 徐偉進 李海嬌



摘?要:基于突發事件風險概率小、后果大的特點,考慮企業社會責任的閉環供應鏈應對突發事件風險中再制造成本擾動風險的優化決策。結果表明:當再制造成本擾動較小時,不需要調整閉環供應鏈的生產計劃,反之則需要調整生產計劃;若再制造成本擾動值增大,則需提高最優零售價并減少最優產量;若再制造成本擾動量絕對值增大,則需降低最優零售價格并增加最優產量。關注CSR的水平越高,最優的批發價格和最優的零售價反而會降低。最優的回收利用率、最優的產量及整個鏈條的總利潤與CSR水平呈正相關。若再制造成本擾動值較小,零售商回收模式更加合適,而若擾動值超過一定值則應該選擇制造商回收模式。
關鍵詞:?突發事件風險;企業社會責任;閉環供應鏈
中圖分類號:F2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7217(2020)02-0100-08
一、研究背景
近些年來經濟快速發展,以往的供應鏈運作管理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日益嚴重,如何有效實現三者的協調發展成為國內外眾多學者感興趣的熱門話題[1]。而閉環供應鏈運作模式因其節約成本、減少消耗和保護環境的特點受到廣泛認可,符合國家大力強調發展可持續供應鏈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供應鏈中的社會責任管理慢慢成為全國各界研究者關注的熱點。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供應鏈上各成員除了尋求自身的利潤最大化,還要考慮鏈條上其他成員的利益或者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2]。與此同時全球范圍內突發風險事件(如自然災害、非典、恐怖襲擊、金融危機等)的發生,造成再制造成本發生擾動、原材料供應暫時中斷、需求的巨大波動以及成員間信息共享中斷等等[3]。這些風險會使供應鏈整體的穩定程度被打破,進而無法協調運轉甚至會導致整個供應鏈體系崩潰,給供應鏈節點企業帶來難以想象的損失[4]。
企業社會責任在閉環供應鏈中的應用在近二十年內才出現,分析國內外已有文獻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定價決策與網絡協調方面的研究:?Cruz(2008)考慮了多級供應鏈網絡,研究CSR是如何影響供應鏈中的各成員做出最優的決策[5]。Ni等(2010)設計一種批發價格契約來分配供應商和各公司之間的社會責任相關成本[6]。Panda等(2015)提出了一種協調機制來解決渠道沖突并在渠道成員之間分配剩余利潤[7]。Panda等(2017)設計了收益共享契約解決了渠道沖突[8]。鄭本榮等(2018)分析四種不同的CSR投入行為對閉環供應鏈最優結果的影響,找出使得鏈條利潤最大的CSR投入方式[1]。Modak等(2019)構建的模型考慮了捐贈、社會責任活動以及廢舊產品的回收,比較分析了分散決策下的三種回收模式并提出了兩部定價契約解決渠道協調問題[9]。以上關于CSR閉環供應鏈的文獻都是在沒有發生突發事件的靜態環境中研究的,并未考慮突發事件風險因素,然而頻繁發生的突發風險事件可能會導致整個鏈條遭受極大的經濟損失。
突發風險事件出現不僅會引起需求波動幅度增大還會引起新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廢舊產品的再制造成本發生擾動。Zhao等(2008,2009)先后以閉環供應鏈的多級網絡為研究對象,分析需求波動在不同幅度下使用何種契約最能協調鏈條減少損失[10,11]。王玉燕(2012)比較分析需求和成本這兩個因素同時發生正向擾動、負向擾動及一個正向一個負向擾動這三種環境下給閉環供應鏈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從中找出最能降低突發事件風險的調整策略[12]。覃艷華等(2015)使用回饋懲罰契約協調遭受突發事件影響的閉環供應鏈,考慮零售努力、回收努力彈性系數和成本擾動三個因素,提出相應的調整策略減少系統利潤損失[13]。李新然等(2015)考慮到新產品和再制品的差異,分析兩者的生產成本如果都發生不同程度的擾動情況所帶來的影響,提出了改進之后的收益共享契約[14]。韓小花等(2016)研究的是成本和需求兩個因素都擾動的情形,發現與成本擾動相比,需求波動引起的鏈條損失更大,而數量折扣契約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15]。Han等(2017)提到了企業風險管理,利用收益共享契約可以有效協調CLSC[16]。但上述文獻的研究并未考慮CSR因素。
因此,本文將再制造成本擾動風險與企業社會責任都納入閉環供應鏈的決策中,比較制造商回收模式和零售商回收模式這兩種回收模式的最優決策結果,為供應鏈上的各成員提供理論支持。
二、問題描述與基本假設
研究1個制造商和1個零售商組成的具有再制造成本擾動風險和社會責任的閉環供應鏈。制造商可以選擇兩種回收渠道來回收廢舊品,是Stackelberg博弈的領導者。為了研究不同回收渠道的影響并在面對再制造成本發生擾動時調整生產計劃,我們采用以下符號(見表1)和假設:
為了簡化結果,下文中的這些公式用以下字母進行替換:
A1=2h(2(1+θ)-αM)-βΔ2,B1=2h(4(1+θ)-αM)-βΔ2,C1=φ(1+θ)-βCm,A2=4h(1+θ)-βΔ2,B2=h(4(1+θ)-αM)-βΔ2
基本假設有:?I=hτ2表示總回收成本,0≤τ≤1,假設h足夠大,具體為:4h(4(1+θ)-αM)>(φ(1+θ)-βCm)Δ+βΔ2;為方便計算,設置廢舊品的單位回收價格為0;單位產品的平均生產成本是C=(1-τ)Cm+τCr=Cm-Δτ,且Δ
三、制造商回收渠道決策模型
在基本假設中,我們假設由制造商承擔偏差費用。則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潤分別為:
DMM/M=(φ-β)(-(Cm-(Δ-δ)))-h2+
αM2β(φ-β)2-μ1(QDM*M-(φ-β))+-
μ2((φ-β)-QDM*M)+DMR/M=
(φ-β)((1+θ)-)(1)
定理1?制造商回收渠道模型中,
若δ≥Δ-Δ2-(μ1B1)/C1,則:最優的批發價格DMM=(1+θ)(φ(B1+βδ(2Δ-δ))-4h(C1+μ1β))/(β(B1+βδ(2Δ-δ)))、最優的零售價格DMM=(φ(B1+βδ(2Δ-δ))-2h(C1+μ1β))/(β(B1+βδ(2Δ-δ)))、最優的回收利用率DMM=(Δ-δ)(C1+μ1β)/(B1+βδ(2Δ-δ))、最優的產量DMM=2h(C1+μ1β)/(B1+βδ(2Δ-δ))、制造商的最優利潤DM*M/M=h(B1C21-2β2δ(2Δ-δ)C1μ1+β2μ21B1)/(βB1(B1+βδ(2Δ-δ)))、零售商的最優利潤DMR/M=4h2(1+θ)(C1+μ1β)2/(β(B1+βδ(2Δ-δ))2)。
若Δ-Δ2+(μ2B1)/C1<δ<Δ-Δ2-(μ1B1)/C1,則:最優的批發價格DMM=(1+θ)(φB1-4hC1)/(βB1)、最優的零售價格DMM=(φB1-2hC1)/(βB1)、最優的回收利用率DMM=(Δ-δ)C1/B1、最優的產量DMM=2hC1/B1、制造商的最優利潤DM*M/M=h(B1-βδ(2Δ-δ))C21/(βB21)、零售商的最優利潤DM*R/M=4h2(1+θ)C21/(βB21)。
若δ≤Δ-Δ2+(μ2B1)/C1,則:最優的批發價格DMM=(1+θ)(φ(B1+βδ(2Δ-δ))-4h(C1-μ2β))/(β(B1+βδ(2Δ-δ)))、最優的零售價格DMM=(φ(B1+βδ(2Δ-δ))-2h(C1-μ2β))/β(B1+βδ(2Δ-δ))、最優的回收利用率DMM=(Δ-δ)(C1-μ2β)/(B1+βδ(2Δ-δ))、最優的產量DMM=2h(C1-μ2β)/(B1+βδ(2Δ-δ))、制造商的最優利潤DMM/M=h(B1C21+2β2δ(2Δ-δ)C1μ2+β2μ22B1)/(βB1(B1+βδ(2Δ-δ)))、零售商的最優利潤DMR/M=4h2(1+θ)(C1-μ2β)2/(β(B1+βδ(2Δ-δ))2)。
證明:在δ>0和δ<0兩種情況下求解模型(1)。當δ>0時,
max?,DMM/M=(φ-β)(-(Cm-(Δ-δ)))-h2+αM2β(φ-β)2-μ1(QDMM-(φ-β))
s.t.∈arg?max?DMR/M=(φ-β)((1+θ)-)QDMM-(φ-β)≥0引入拉格朗日乘子λ≥0,將通過約束條件求出的()=φ(1+θ)+β2β(1+θ)代入目標函數可得拉格朗日函數和Karush-Kuhn-Tucker(KKT)條件。求解此KKT條件需要考慮λ>0和λ=0這兩種情形:若λ>0,通過求解KKT條件可以得出δ>0且λ>0時模型(1)的最優解,再依據λ>0,解得:δ<Δ-Δ2-(μ1B1)/C1;若λ=0,通過求解KKT條件可以得出δ>0且λ=0時模型(1)的最優解,再依據QDMM-(φ-β)≥0,解得:?δ≥Δ-Δ2-(μ1B1)/C1。當δ<0,其證明過程與?δ>0類似,這里不再贅述。整合δ>0和δ<0兩種情況下求解出的結果即可得到定理1。
四、零售商回收渠道決策模型
決策模型可以表示為:
max?,DRM/M=(φ-βp)(-(Cm-(Δ-δ)))-
(φ-βp)+αM2β(φ-βp)2-μ1(QDRM-(φ-βp))+-μ2((φ-βp)-QDRM)+(2)
s.t.(p,)∈arg?max?DRR/M=(φ-βp)((1+θ)p-)-h2+(φ-βp)
定理2?零售商回收渠道模型中,最優的運輸價格DRM=Δ-δ。
若δ≥Δ-Δ2-(μ1B2)/C1,則:最優的批發價格ω~DRM=(φ(1+θ)(A1+βδ(2Δ-δ))+(A2+βδ(2Δ-δ))β(Cm-μ1))/(2β(B2+βδ(2Δ-δ)))、最優的零售價格DRM=(φ(B2+βδ(2Δ-δ))-h(C1+μ1β))/(β(B2+βδ(2Δ-δ)))、最優的回收利用率DRM=(Δ-δ)(C1+μ1β)/(2(B2+βδ(2Δ-δ)))、最優的產量DRM=h(C1+μ1β)/(B2+βδ(2Δ-δ))、制造商的最優利潤DRM/M=h(B2C21-2β2δ(2Δ-δ)C1μ1+β2μ21B2)/(2βB2(B2+βδ(2Δ-δ)))、零售商的最優利潤DRR/M=h(A2+βδ(2Δ-δ))(C1+μ1β)2/(4β(B2+βδ(2Δ-δ))2)。
若Δ-Δ2+(μ2B2)/C1<δ<Δ-Δ2-(μ1B2)/C1,則:最優的批發價格DRM=(2B2φ(1+θ)-(A2+βδ(2Δ-δ))C1)/(2βB2)、最優的零售價格pDRM=(φB2-hC1)/(βB2)、最優的回收利用率DRM=(Δ-δ)C1/(2B2)、最優的產量DRM=hC1/B2、制造商的最優利潤DR*M/M=h(B2-βδ(2Δ-δ))C21/(2βB22)、零售商的最優利潤DR*R/M=h(A2+βδ(2Δ-δ))(C21/(4β(B22)。
若δ≤Δ-Δ2+(μ2B2)/C1,則:最優的批發價格DRM=(φ(1+θ)(A1+βδ(2Δ-δ))+(A2+βδ(2Δ-δ))β(Cm+μ2))/(2β(B2+βδ(2Δ-δ)))、最優的零售價格DRM=(φ(B2+βδ(2Δ-δ))-h(C1-μ2β))/(β(B2+βδ(2Δ-δ)))、最優的回收利用率DRM=(Δ-δ)(C1-μ2β)/(2(B2+βδ(2Δ-δ)))、最優的產量DRM=h(C1-μ2β)/(B2+βδ(2Δ-δ))、制造商的最優利潤DR*M/M=h(B2C21+2β2δ(2Δ-δ)C1μ2+β2μ22B2)/(2βB2(B2+βδ(2Δ-δ)))、零售商的最優利潤DRR/M=h(A2+βδ(2Δ-δ))(C1-μ2β)2/(4β(B2+βδ(2Δ-δ))2)。
證明:在δ>0和δ<0兩種情況下求解模型(2):當δ>0時,
max?,DRM/M=(φ-β)(-(Cm-(Δ-δ)))-(φ-β)+αM2β(φ-β)2-μ1(QDRM-(φ-β))
s.t.(,)∈arg?max?DRR/M=(φ-β)((1+θ)-
)-h2+(φ-β)
QDRM-(φ-β)≥0
引入拉格朗日乘子λ≥0,?將通過約束條件求出的?()=2h(φ(1+θ)+β)-β2φβ(4h(1+θ)-β2),?()=(φ(1+θ)-β)4h(1+θ)-β2代入目標函數可得拉格朗日函數和Karush-Kuhn-Tucker(KKT)條件。若λ>0,通過求解KKT條件可以得出δ>0且λ>0時模型(2)的最優解,再依據λ>0,解得:δ<Δ-Δ2-(μ1B2)/C1;若λ=0,通過求解KKT條件可以得出δ>0且λ=0時模型(2)的最優解,再依據QDRM-(φ-β)≥0,解得:δ≥Δ-Δ2-(μ1B2)/C1。當δ<0,其證明過程與δ>0類似,這里不再贅述。整合δ>0和δ<0兩種情況下求解出的結果即可得到定理2。
五、結果分析
結論1?在制造商回收渠道模型中:(1)當δ>0時,最優的回收利用率和制造商的最優利潤與擾動量呈負相關,當δ<0時,最優的回收利用率和制造商的最優利潤與擾動量絕對值呈正相關;(2)當Δ-Δ2+(μ2B1)/C1<δ<Δ-Δ2-(μ1B1)/C1時,最優的批發價格、最優的零售價格、最優的產量及零售商的最優利潤不會隨擾動量的變化而變化,即在這個范圍內再制造成本發生擾動不會對這四個最優結果造成影響;(3)當δ>Δ-Δ2-(μ1B1)/C1時,最優的批發價格和最優的零售價格與擾動量呈正相關,而最優的產量和零售商的最優利潤與擾動量呈負相關,當δ<Δ-Δ2+(μ2B1)/C1時,最優批發價和最優零售價與擾動量絕對值呈負相關,而最優產量和最優的零售商利潤與擾動量絕對值呈正相關。
結論1表明:在制造商回收渠道模型中,若再制造成本發生正向擾動,隨著擾動值的增大,制造商為減少自身利潤損失不得不提高價格,零售商也相應地調高產品的零售價,這會引起市場需求量的下降,導致生產周期內的產量過剩,造成供過于求的現象,而制造商需要承擔這些滯銷產品的處置成本,由于產品需求大幅度減少即使提高價格,制造商和零售商還是會遭受利潤損失,整個鏈條的利潤也隨之減少。若再制造成本發生負向擾動,隨著擾動量絕對值的增大,制造商考慮到鏈條上其他成員的利益會相應地降低批發價格,零售商受到影響也降低自己的價格,刺激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使得本階段的需求大于產量,造成供不應求的現象,這時制造商會積極提高回收利用率,大力回收廢舊的產品進行加工生產出應急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這樣不僅節省時間還能節約成本,由于顧客對產品的需求大幅度提高最終使得制造商的利潤、零售商的利潤及整個鏈條的利潤都有所提升。
結論2?在零售商回收渠道模型中:(1)當δ>0時,最優的回收利用率和制造商的最優利潤與擾動量呈負相關,當δ<0時,最優的回收利用率和制造商的最優利潤與擾動量絕對值呈正相關;(2)當Δ-Δ2+(μ2B2)/C1<δ<Δ-Δ2-(μ1B2)/C1時,零售價格和產量的最優值保持不變;(3)當0<δ<Δ-Δ2-(μ1B2)/C1時,最優的批發價與擾動量呈負相關,而零售商最優的利潤與擾動量呈正相關,當Δ-Δ2+(μ2B2)/C1<δ<0時,最優的批發價與擾動量絕對值呈正相關,而零售商最優的利潤與擾動量絕對值呈負相關;(4)當δ>Δ-Δ2-(μ1B2)/C1時,最優的批發價和最優的零售價與擾動量呈正相關,而最優產量和零售商最優的利潤與擾動量呈負相關,當δ<Δ-Δ2+(μ2B2)/C1時,最優的批發價和最優的零售價與擾動量絕對值呈負相關,而最優的產量和零售商最優的利潤與擾動量絕對值呈正相關。
結論2表明:在零售商回收渠道模型中,若再制造成本發生正向擾動,造成供過于求的現象,由于市場不景氣,零售商會減少對廢舊品的回收以此減少利潤損失,而制造商不僅要支付由零售商負責回收的廢舊品的運輸費用還要承擔滯銷產品的處置成本,所以整個鏈條上的各成員的利潤都會相應減少。若再制造成本發生負向擾動,造成供不應求的現象,由于市場需求旺盛,零售商受到制造商的鼓舞積極回收廢舊品并運送至加工廠,制造商考慮到鏈條上其他成員的利益會相應地降低批發價格,零售商受到影響也降低自己的價格,鏈條上的各成員利潤隨之提升。
結論3?(1)兩種回收渠道模型中,最優的批發價和最優的零售價格與CSR水平成反比,而最優的回收利用率、最優的產量及三個最優的利潤與CSR水平呈正相關。(2)當擾動值在Δ-Δ2+(μ2B1)/C1<δ<Δ-Δ2-(μ1B1)/C1和Δ-Δ2+(μ2B2)/C1<δ<Δ-Δ2-(μ1B2)/C1這兩個范圍內時,最優產量保持不變,制造商不需要做出額外努力即提高或降低產量來滿足消費者需求,這時制造商的生產計劃在這兩個范圍內具有魯棒性,能承受突發風險事件帶來的干擾。但是隨著制造商關注CSR水平的提高,這兩個穩健范圍都在縮小,意味著制造商的生產計劃對再制造成本擾動的承受能力下降。
結論4?兩個回收渠道模型的最優結果比較:~DRM>~DMM、pDMM>pDRM、DRM>DMM、DRM>DMM?、DRM/M>DMM/M、DRR/M>DMR/M、若δ<Δ-Δ2-N/β,DRS/M>DMS/M;若δ>Δ-Δ2-N/β,DRS/M 結論4表明:若δ<Δ-Δ2-N/β,零售商回收渠道模型中的最優結果要優于制造商回收渠道模型中的最優結果,即更低的零售價、更高的回收利用率、更多的產數及更大的利潤,所以選擇零售商回收渠道能給供應鏈上的各成員帶來更高的利潤。而當δ>Δ-Δ2-N/β時,選擇制造商回收渠道能給供應鏈上的各成員帶來更高的利潤。總言之,再制造成本的擾動會影響制造商對于回收渠道的選擇。若再制造成本擾動程度較小或者δ<0時,制造商應該選擇零售商回收渠道;若再制造成本擾動程度較大且δ>0時,制造商應該選擇制造商回收渠道。 N=(h(2C1μ1β(2B22-B21)-B1B2(C21+μ21β2))+ h2(2C1μ1β(2B22-B21)-B1B2(C21+μ21β2))2+8h2B1B2C1μ1β3Δ4(C21+μ21β2))/(4hC1μ1β2Δ2) 六、數值分析 相關參數假設如下:h=800,φ=110,β=1,Cm=20,Δ=10,μ1=μ2=0.8,θ=0.2,αM∈0,1,δ∈-9,9(參數設置參考Han等(2017)[16])。 (一)再制造成本擾動和制造商CSR行為對零售價格的影響 圖1表示兩種回收模式下δ和αM對p的影響,圖1表明:制造商回收模型中,當Δ-Δ2+(μ2B1)/C1<δ<Δ-Δ2-(μ1B1)/C1時,最優零售價格的值是一樣的,即其不會隨擾動量的變化而變化,當δ>Δ-Δ2-(μ1B1)/C1時,最優零售價格與擾動量呈正相關,當δ<Δ-Δ2+(μ2B1)/C1時,最優零售價格與擾動量絕對值呈負相關。但在零售商回收模型中,當Δ-Δ2+(μ2B2)/C1<δ<Δ-Δ2-(μ1B2)/C1時,最優零售價格不會隨擾動量的變化而變化,當δ>Δ-Δ2-(μ1B2)/C1時,最優零售價格與擾動量呈正相關,當δ<Δ-Δ2+(μ2B2)/C1時,最優零售價格與擾動量絕對值呈負相關。兩種回收模式下,最優零售價格都會隨社會責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二)再制造成本擾動和制造商CSR行為對回收利用率的影響 圖2表示兩種回收模式下δ和αM對τ的影響,圖2表明:無論是制造商模式還是零售商回收模式,當δ>0時,最優回收利用率與擾動量呈負相關,當δ<0時,最優回收利用率與擾動量絕對值呈正相關,且不管再制造成本的擾動量是多少,其都會隨著制造商關注CSR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三)再制造成本擾動和制造商CSR行為對產量的影響 圖3表示兩種回收模式下δ和αM對Q的影響,圖3表明:制造商回收模型中,當Δ-Δ2+(μ2B1)/C1<δ<Δ-Δ2-(μ1B1)/C1時,最優產量的值不會隨擾動值的變化而變化,當δ>Δ-Δ2-(μ1B1)/C1時,最優產量與擾動量成反比,當δ<Δ-Δ2+(μ2B1)/C1時,最優產量與擾動量絕對值成正比。但在零售商回收模型中,當Δ-Δ2+(μ2B2)/C1<δ<Δ-Δ2-(μ1B2)/C1時,最優產量的值才會保持不變,當δ>Δ-Δ2-(μ1B2)/C1時,最優產量與擾動量呈負相關,當δ<Δ-Δ2+(μ2B2)/C1時,最優產量與擾動量絕對值呈正相關。兩種回收模式下,最優產量都會隨社會責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四)再制造成本擾動和制造商CSR行為對利潤的影響 圖4表示兩種回收模式下δ和αM對制造商利潤的影響,圖4表明:兩種回收模式下,當δ>0時,最優的制造商利潤與擾動量呈負相關,當δ<0時,最優的制造商利潤與擾動量絕對值呈正相關,不管再制造成本的擾動量是多少,隨著制造商關注CSR水平的提高,兩個模型的制造商利潤都有所提高,且能看出制造商回收模式下的最優制造商利潤總是要少于零售商回收模式下的最優制造商利潤。 圖5表示兩種回收模式下δ和αM對零售商利潤的影響,圖5表明:制造商回收模型中,當Δ-Δ2+(μ2B1)/C1<δ<Δ-Δ2-(μ1B1)/C1時,最優零售商利潤的值不會隨擾動值的變化而變化,當δ>Δ-Δ2-(μ1B1)/C1時,最優的零售商利潤與擾動量成反比,當δ<Δ-Δ2+(μ2B1)/C1時,最優的零售商利潤與擾動量絕對值成正比。但在零售商回收模型中,當Δ-Δ2+(μ2B2)/C1<δ<Δ-Δ2-(μ1B2)/C1時,最優的零售商利潤的值才會保持不變,當δ>Δ-Δ2-(μ1B2)/C1時,最優的零售商利潤與擾動量呈負相關,當δ<Δ-Δ2+(μ2B2)/C1時,最優的零售商利潤與擾動量絕對值呈正相關。不管再制造成本的擾動量是多少,隨著制造商關注CSR水平的提高,兩個模型中的零售商利潤都有所提高。 通過圖1、圖3和圖5可知,無論是制造商回收模式還是零售商回收模式,當擾動值在穩健范圍內時,最優的零售價、產量及零售商利潤的值不變,即在穩健范圍內,這三個最優結果不會隨擾動量的變化而變化,零售商不需要調整零售價,制造商不需要改變產量。 表2表示再制造成本擾動環境下兩種回收模式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潤,從表2的數據來看,當δ<9時,零售商回收模式下整個鏈條的利潤一直高于制造商回收模式下的,但當δ≥9時制造商回收模式下整個鏈條的利潤更高。這一結果驗證了結論4。 七、結束語 由于企業社會責任關注意識的增強,廢舊產品的回收作為社會責任關注行為之一越來越多地發展成為供應鏈的一部分,使得供應鏈的管理更加復雜。因此選擇有效的回收渠道并在面臨再制造成本擾動風險時實時調整生產計劃,可以有效提高閉環供應鏈運營的效率、降低企業風險、改善企業形象。受這些問題的影響,我們從制造商關注社會責任的角度和魯棒性表現中為制造商確定合適的回收渠道。我們的研究做出了以下貢獻:首先,企業社會責任的關注不僅會影響閉環供應鏈的最優決策,還會影響原始生產計劃的穩健范圍。其次,我們發現再制造成本擾動風險極小情況下,選擇零售商回收渠道獲得的利潤更高。然而面臨再制造成本擾動風險,制造商回收模式下的生產計劃比零售商回收模式下的生產計劃更穩健。此外,若再制造成本擾動量非常大,選擇制造商回收渠道能有效降低擾動帶來的影響。這不僅從最大化企業利潤的角度,而且從最小化企業風險的角度來看,有助于企業了解應該何時選擇制造商回收渠道和零售商回收渠道。此外,我們還建立了不同的模型來調整原始生產計劃。突發事件風險造成閉環供應鏈內部的擾動是當前社會中一個重要且有趣的管理問題,因為其運營環境復雜且容易受到回收期間突發事件風險的影響。該研究提供了閉環供應鏈中獨特的觀點,研究了在突發事件風險中回收渠道的選擇和生產決策的調整。但是,有些問題仍有待解決,未來的研究可以擴展到多個制造商和零售商,還可以考慮其他擾動因素或者加入政府決策等。 參考文獻: [1]?鄭本榮,楊超,楊珺.CSR投入對閉環供應鏈定價與協調決策的影響[J].中國管理科學,2018,26(10):64-78. [2]?郭寧,郭鵬.突發事件下閉環供應鏈的契約協調——基于系統動力學方法[J].系統工程,2017,35(07):122-127. [3]?王玉燕,申亮.政府調控下閉環供應鏈應對突發事件的策略分析[J].管理工程學報,2015,29(04):145-151. [4]?宋巧娜.期權契約下閉環供應鏈應對突發事件的協調性研究[J].物流科技,2017,40(10):138-142. [5]?Cruz?J?M.?Dynamics?of?supply?chain?networks?with?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through?integrated?environmental?decision-making[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8,184(3):1005-1031. [6]?Ni?Debing,?Li?K?W,?Tang?Xiaowo.?Social?responsibility?allocation?in?two-echelon?supply?chains:?Insights?from?wholesale?price?contract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Research,2010,207(3):1269-1279. [7]?Panda?S.,?Modak?N?M,?Basu?M,?Goyal?S?K.?Channel?coordination?and?profit?distribution?in?a?social?responsible?three-layer?supply?chain[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15,168:224-233. [8]?Panda?S,?Modak?N?M.,?Cárdenas-Barrón?L?E.?Coordinating?a?socially?responsible?closed-loop?supply?chain?with?product?recycl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17,188:11-21. [9]?Nikunja?Mohan?Modak,?Nima?Kazemi,?Leopoldo?Eduardo?Cárdenas-Barrón.?Investigating?structure?of?a?two-echelon?closed-loop?supply?chain?using?social?work?donation?as?a?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practi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19,207:19-33. [10]Zhao?L?D,?Qu?L?B,?Liu?M.?Disruption?coordination?of?closed-loop?supply?chain?network(I):?Models?and?theorems[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novative?Computing?Information?and?Control,2008,4(11):1349-1498. [11]Zhao?L?D,?Liu?M,?Qu?L?B.?Disruption?coordination?of?closed-loop?supply?chain?network(II):?Analysis?and?simulations[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novative?Computing?Information?and?Control,2009,5(2):511-520. [12]王玉燕.一體化閉環供應鏈應對突發事件雙擾動的調整策略[J].中國管理科學,2012,20(S1):160-165. [13]覃艷華,曹細玉,陳本松.努力彈性系數與成本同時擾動的閉環供應鏈協調應對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5,23(5):41-47. [14]李新然,何琦,牟宗玉.差別定價閉環供應鏈協調應對生產成本擾動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5,23(10):113-124. [15]韓小花,?吳海燕,?楊倩霞.?成本與需求同時擾動下競爭型閉環供應鏈的生產與協調決策[J].?系統管理學報,2016,25(3):546-555. [16]Han?X?,?Wu?H?,?Yang?Q?,?et?al.?Collection?channel?and?production?decisions?in?a?closed-loop?supply?chain?with?remanufacturing?cost?disrup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Research,?2017,?55(4):21. (責任編輯:王鐵軍) Optimal?Decision?in?a?Socially?Responsible?Closed-Loop Supply?Chain?Under?the?Risk?of?Emergencies YANG?Kuan,?LIU?Yujuan,?XU?Weijin,?LI??Haijiao (Business?school,?Hunan?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2,China) Abstract: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small?probability?and?great?consequence,?the?closed-loop?supply?chain?considering?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is?considered?to?optimize?the?risk?of?remanufacturing?cost?disruption?in?emergency?risk.?The?results?show?that:?when?the?degree?of?remanufacturing?cost?disruption?is?small,?there?is?no?need?to?adjust?the?production?plan?of?the?closed?loop?supply?chain.?Otherwise,?the?production?plan?needs?to?be?adjusted:?if?the?remanufacturing?cost?disruption?increases,?the?optimal?retail?price?needs?to?be?increased?and?the?optimal?yield?needs?to?be?reduced;?if?the?absolute?value?of?remanufacturing?cost?disruption?increases,?it?is?necessary?to?reduce?the?optimal?retail?price?and?increase?the?optimal?yield.?The?higher?the?level?of?attention?to?CSR,?the?lower?the?optimal?wholesale?price?and?the?optimal?retail?price.?The?optimal?recycling?rate,?optimal?yield?and?total?profit?of?the?entire?chain?are?positively?correlated?with?CSR?levels.?If?the?remanufacturing?cost?disruption?value?is?small,?the?retailer?recycling?mode?should?be?selected,?and?if?the?disruption?value?exceeds?a?certain?value,?the?manufacturer?recycling?mode?should?be?selected. Key?words: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remanufacturing?cost?disruption;?closed?loop?supply?c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