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蕊
【摘要】目的:探討高血壓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的防治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社區居民240例為對照組,未實施高血壓健康教育,確診高血壓后,降壓治療;選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我社區居民240例為觀察組,實施高血壓健康教育,確診高血壓后,降壓治療;比較兩組防治效果。結果:觀察組在本研究中所得高血壓發生率數值5.42%(13/240)低于對照組在本研究中所得數值18.75%(45/240),觀察組總有效率100.00%(13/13)高于對照組84.44%(38/45)。結論:高血壓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的防治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關鍵詞】:高血壓健康教育;高血壓:防治效果
高血壓為臨床常見慢性疾病,主要患病群體為肥胖者、中老年群體、長期飲酒者,導致該疾病產生的原因非常復雜,常見因素為高鈉鹽、飲酒過度、精神緊張等,常見癥狀為頭痛、頭暈、心悸等,負面影響較大,應重點關注。本文為探討高血壓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的防治效果。報道如下。
1.1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社區居民240例為對照組,選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我社區居民240例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中152例男性,88例女性,所選年齡范圍在(51~75)歲,平均值在(62.22±1.35)歲;觀察組中158例男性,82例女性,所選年齡范圍在(52~77)歲,平均值在(62.26±1.33)歲。
1 2方法 對照組未實施高血壓健康教育,確診高血壓后,降壓治療;做好社區常規保健措施宣教工作。
觀察組實施高血壓健康教育,確診高血壓后,降壓治療;健康教育內容為:①社區衛生服務人員應向社區居民定期發放高血壓相關知識的宣傳單,主要內容為高血壓產生原因、危害、預防措施、并發癥、治療措施等;定期組織高血壓專題講座,向社區居民普及高血壓相關知識,提升社區居民對高血壓的預防意識。②確診高血壓病患后,應做好飲食方面控制及調節,營養應均衡;高脂肪、高糖分、高熱量方面的食物少食用,對于五谷雜糧、蔬菜、水果等多食用;限制每天食鹽攝入量,避免出現暴飲暴食現象;確保每天攝入充足水分;社區衛生服務人員應主動參與患者交流,掌握患者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按照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飲食計劃。③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制定個體化鍛煉計劃,可散步、慢跑、健身器材按摩、鍛煉關節靈活度、提升人體身體素質;同時,還應養成良好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④針對高血壓預后差,病程長的特點,居民在得知自身患病后,身心健康會嚴重受挫,負面情緒滋生嚴重,社區衛生服務人員應做好患者的溝通工作,掌握患者心理變化,針對患者滋生的不同情緒,為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輔導,緩慢引導患者形成正確、積極的心態,面對高血壓不懼怕,不逃避,樹立戰勝高血壓的信心,主動配合服務人員對血壓進行控制。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高血壓發生情況、治療效果。治療效果判定標準:①經過藥物治療后,頭痛、頭暈、心悸等癥狀明顯改善或全部消失,表示治療效果為顯效;②經過藥物治療后,頭痛、頭暈、心悸等癥狀出現一定程度改善,表示治療效果為有效;③經過藥物治療后,頭痛、頭暈、心悸等癥狀未見任何改善或出現惡化,表示治療效果為無效;總有效率所得數值為顯效率所得數值與有效率所得數值之和。
1.4統計學處理將研究所取得數值輸入系統SPSS19.0中,平均值選用(x±s)表示,檢驗選用X2值表示,數值的百分比選用%表示,當數值的P值低于0.05時,數值存在比較意義。
2.1.兩組高血壓發生情況 觀察組在本研究中所得高血壓發生率數值5.42%(13/240)低于對照組在本研究中所得數值18.75%(45/240),統計學有意義(X2=5.4265,P<0.05)。
2.2兩組治療效果觀察組在本研究中所得顯效9例、有效4例,無效O例,總有效率100.00%(13/13);對照組在本研究中所得顯效24例、有效14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84.44%(38/45);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統計學有意義(X2=5.8745,P<0.05)。
高血壓作為典型心血管內科病癥,也為我國三大常見慢性病癥之一,屬于終身性病癥,患病后,病患體內血壓會長期處于高位,一旦血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時間一長,會累及其他身體正常組織器官,使之形成病變,嚴重者,會危及生命,應重視。
近年來,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的改變,高血壓發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壓已屬于社區中重點防治疾病,針對高血壓的防治,高血壓的健康宣教工作非常關鍵,只有提升社區居民對高血壓的認知程度,進而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才能從根源上減少高血壓的患病率;對于患有高血壓者,通過對高血壓的宣教,掌握高血壓的相關知識,積極、主動配合社區服務人員,加強對血壓水平控制,能提升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高血壓健康教育的運用價值極高,值得在高血壓防治中優先選用。
綜上所述,高血壓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的防治效果顯著,能降低社區高血壓發病率,提升療效,高血壓健康教育值得在高血壓防治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