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茂林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的精神文化追求越來越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變得尤為重要。廣播電視作為人們獲取媒體信息的重要載體,具有至關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文章先闡述了廣播電視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內涵,再結合實際分析廣播電視發揮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優勢及意義,最后從思想、措施、管理等方面探究廣播電視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實現途徑。
關鍵詞:廣播電視;公共文化;服務功能
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高。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多民族人口大國,在經濟基礎不斷夯實的情況下,文化建設也刻不容緩。廣播電視作為現代媒體的主要部分,不僅需要承擔公共文化服務的責任,還需要在新媒體時代當中找到合適的發展道路,為公共文化建設作出貢獻。
1? ? 廣播電視公共文化服務功能概述
公共服務是指為社會公眾的普遍需求提供服務,其一般由政府部門或相關社會組織提供。在新時期當中,人們除了衣食住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安全需求以外,精神追求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而良好的文化氛圍不僅是對優質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更是維護社會穩定、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關鍵,因此公共文化服務應運而生。廣播電視機構作為給社會各界提供各類視聽節目的主要機構,與公眾文化生活息息相關,他們所策劃、制作的節目質量直接影響社會公眾的文化認知和精神追求[1]。
2? ? 廣播電視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作用及優勢
廣播電視在社會各界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加上其本身信息傳播主體的身份,在多年發展中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青睞[2]。在國家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廣播電視成為公共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一切與其具備的獨特優勢息息相關。
2.1? 受眾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廣播電視就逐漸成為人們娛樂休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們習慣通過廣播電視來了解國家及社會時事,同時觀看影音作品。即使在如今信息時代當中,電腦、手機、互聯網興起,觀看廣播電視仍然是多數人民群眾的習慣之一[3]。無論是國家政策還是具有文化內涵的信息,通過廣播電視渠道都能夠實現快速擴散和普及,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可見,較廣的受眾面是廣播電視機構發揮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主要優勢之一。
2.2? 技術優勢
首先,隨著當代廣播電視硬件設施技術不斷升級,人們的觀看體驗不斷優化,同時在互聯網技術與廣播電視產業不斷融合的情況下,人們獲取文化信息的效率越來越高。其次,廣播電視在影音作品制作方面擁有越來越高的技術含量,多樣化的視聽體驗更進一步讓人們愿意觀看廣播電視。
2.3? 行業優勢
如今市場經濟體系下,廣播電視節目的資本運作、專業管理、營銷宣傳水平越來越高,大量高質量的廣播電視節目被制作出來,較高的產量和質量進一步提升了人們對廣播電視的依賴性。而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制作、運作方面專業水平的不斷提高,也將更進一步提升廣播電視機構發揮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
3? ? 廣播電視在公共文化服務中作出的貢獻和存在的不足
3.1? 貢獻
3.1.1? 滿足了社會公眾文化需求
廣播電視在傳播我國社會主義價值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基于廣播電視平臺和渠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在國內以及國際上實現了廣泛傳播。同時,廣播電視也已經成為不同階層人們獲取文化信息的重要渠道,人們可以通過它了解時事新聞、金融環境、社會生活以及現代科技等多方面內容,而以影視、綜藝、訪談、戲曲為代表的廣播電視節目更是滿足了不同人的文化需求。
3.1.2? 實現文化傳承與創新
每個中華兒女都有義務去傳承民族和國家的優秀文化,通過了解、學習和創新來讓這些文化保持生命力。廣播電視在為社會公眾帶來優質視聽體驗的同時,也實現了不同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比如戲曲類廣播電視節目讓人們不用到專門的戲院就能享受傳統文化的洗禮,而基于廣播電視資源舉辦的各類戲曲類節目活動,更能吸引相關群體的參與,實現該類文化的交流和創新,實現傳承價值。
3.2? 不足
3.2.1? 公共服務功能覆蓋面不足
雖然我國廣播電視產業在積極改革,但是很多企業依然把重心放在城市區域,在農村地區的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功能存在多方面不足,尤其是偏遠地區甚至沒有能夠滿足人們日常休閑娛樂收看的節目。這一方面說明了我國廣播電視資源在農村及偏遠地區的覆蓋面有待提升,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廣播電視從業者對這些地區的重視程度不夠。
3.2.2? 節目類型單一
節目類型單一,主要是指廣播電視節目在制作方面沒有做到多種類型之間的協調。比如當今綜藝類、電視類節目受眾廣泛且能給企業帶來可觀收益,導致大量廣播電視機構將大量資金投入到這類節目的制作當中去,社會公眾的閑余時間被大量電視劇、綜藝秀所占據,長此以往不僅無法發揮廣播電視文化服務功能,還會導致社會公眾價值觀、文化意識受到不利影響。針對這一問題,廣播電視機構應當結合觀眾生活、公眾、文化意識特點和相關需求,在多種節目類型之間做好協調和平衡,確保其公共服務功能能夠惠及更多觀眾。
4? ? 廣播電視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實現策略分析
4.1? 樹立科學思想
當代廣播電視機構需要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自己身上所承擔的責任,以科學發展觀來發揮廣播電視平臺的功能,滿足人民文化訴求和相關權益。同時需要認識到當今社會發展階段,文化建設對社會經濟發展都有重要意義[4]。廣播電視從業者需要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事業與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的密切聯系,在節目制作過程中充分貫徹優質思想,幫助社會在思想形態、道德品質建設和普及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4.2? 建立長效服務體系
廣播電視機構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廣播電視服務體系,充分發揚廣播電視垂直經營的特點。首先,積極推進廣播電視入戶,尤其在農村地區逐漸完善鄉鎮廣播站、光纖線路硬軟件配置;同時,加強地方廣播電視從業人員的培養和管理,給人們帶來更加美好、豐富的廣播電視觀看體驗。其次,開通廣播電視欄目服務渠道,讓觀眾可以更方便地廣播電視欄目提出建議,同時也給予了廣播電視制作和服務團隊傾聽觀眾之聲的渠道。很明顯,這種服務體系的健全,是廣播電視發揮公眾文化服務功能的關鍵,健全的服務可以讓公眾能夠收看更優質的節目信息,更能讓廣播電視從業者了解如何去利用自身渠道傳播公眾文化。
4.3? 深入挖掘公眾文化需求
廣播電視發揮各種文化服務功能的前提是需要明白這個時代公眾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文化和精神。目前,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在精神方面的追求更加多樣化,尤其是在社會飛速發展的這些年,部分群眾對物質和精神的認知方面存在著誤區,這不利于公共文化事業建設。因此,廣播電視機構需要深入群眾了解其文化需求,制作與之相匹配的電視節目。
5? ? 結語
總結而言,廣播電視作為人們休閑娛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至關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在人們物質條件越來越好、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廣播電視機構需要積極認識到自身所承擔的公共文化服務責任,樹立科學發展思維,從技術、內容、管理、服務等方面全面提升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為我國社會主義價值觀和優質道德素養的建立和普及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海濤,劉永剛,黃義龍,等.廣播電視發射臺站應用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遠程控制[J].數碼設計,2019(10):13.
[2]梁祖逸.分析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農家書屋發展對策[J].大科技,2019(20):247-248.
[3]羅閔鈺.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對策探討[J].管理觀察,2019(3):111-112.
[4]鄒建林.對縣級廣播電視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思考[J].文存閱刊,2017(23):168,165.
[5]張春華.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全新語境研究[J].編輯之友,2019(8):72-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