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云
【摘要】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在門診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150例門診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就診順序將受試者分為對照組(n=75)和研究組(n=75),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門診護理,研究組患者接受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的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結果: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及患者滿意度更高,兩組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可有效提高門診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在門診護理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門診;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
醫院門診是直接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第一個環節,其護理服務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就診效率、患者的醫療體驗及醫院的品牌形象,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及護理模式的轉變,臨床護理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但門診疾病類型復雜、患者文化差異性大、人員流動性差,常規的排號、輔助檢查、輸液等常規服務常難以滿足患者的需求,一旦出現護理差錯則易導致護患糾紛。人性化護理堅持“以人為本”,通過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來提升其身心感受,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情感及隱私,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本研究選取我院150例門診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人性化護理在門診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150例門診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8例,女72例;年齡18-73歲,平均(42.36±3.42)歲;病程1-4d,平均(2.13±0.65)d;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21例,初中47例,高中52例,大專及以上30例;疾病類型:心血管系統35例,泌尿系統21例,呼吸系統45例,消化系統38例,神經系統11例。根據就診順序將受試者分為對照組(n=75)和研究組(n=75),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門診護理,包括導診、排號、完成相關檢查、輸液等。研究組患者接受人性化護理,具體為:(1)更新護理觀念:全面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將人文關懷精神貫徹于整個護理過程中,從患者角度及實際需求出發,使其切身感受到來自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及優質服務。(2)營造人性化就診環境:營造溫馨、舒適的就診環境,保持空氣流通,溫濕度適宜,候診室可配置飲水機、電視、報紙等,緩解患者的焦慮、不安、煩躁心理,還可適當擺放綠植以美化環境。(3)人性化健康教育:門診疾病種類復雜,人流量大,且不同季節疾病類型差異性也較大,因此有意識的根據疾病的側重點進行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更具科學性及針對性,幫助患者掌握疾病知識,提高自我防護意識。(4)人性化突發事件處理:門診護理工作量大,糾紛、沖突等事件常難以避免,患者心理失衡,情緒高漲,對此狀況護理人員應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沉著冷靜處理,盡可能以柔性的方式平息突發事件。(5)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時刻面對患者應主動熱情,采用專業的溝通技巧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注意保護患者隱私,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化需求,使患者積極配合。
1.3觀察指標
以我院自制的護理服務質量測評量表從就診環境、服務態度、技術水平、健康教育及溝通技巧5個方面評價兩組的護理質量,患者出院時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患者滿意度,滿分100分,90分以上計滿意;70-89分計基本滿意;70分以下計不滿意;總滿意度為滿意與基本滿意之和的占比。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以(x±s)表示計量資料,以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行t檢驗及X2檢驗,P<0.05時為存在統計學差異。
2.1兩組護理質量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更高,兩組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患者滿意度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滿意度更高,兩組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門診是醫院的窗口部門,其服務水平直接影響著醫療機構的整體形象。護士作為與患者的直接接觸者,其專業素質及服務質量均會影響到患者的醫療體驗,一旦出現疏忽還可能造成醫療事故或護理糾紛。人性化護理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創造性及個體化的人文關懷模式,強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使患者無論在生理上及心理上均處于一種舒適狀態,旨在滿足患者社會、精神、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關注患者在就診過程中的需求,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化需求,使患者心情喻悅,保持健康積極狀態。本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及患者滿意度更高,兩組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可有效提高門診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在門診護理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