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老年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護理措施。方法:隨機將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老年性閉角型青光眼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實施基礎護理,觀察組30例實施優質護理,觀察兩組不同時間段眼壓情況。結果:觀察組術后1周、1個月、3個月眼壓均比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老年性閉角型青光眼手術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可降低患者術后眼壓,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老年性閉角型青光眼;眼壓;優質護理
目前,閉角型青光眼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但圍術期護理不當,容易導致患者并發癥,因此,加強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護理尤為重要。本研究特收集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老年性閉角型青光眼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優質護理效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老年性閉角型青光眼手術患者納入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確診為閉角型青光眼,符合虹膜周邊切除術標準,患者及家屬均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并已在同意書上簽字;排除語言溝通障礙、精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臨床資料不全者;本研究已獲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取隨機分組法將60例患者均分為兩組,對照組(n=30)18例為男性,12例為女性;最小年齡62歲,最大年齡85歲,平均年齡(73.5±4.5)歲;觀察組(n=30)16例為男性,14例為女性;最小年齡60歲,最大年齡83歲,平均年齡(71.5±4.1)歲;兩組患者性別與年齡構成表現無較大差異(P>0.05),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基礎護理,護理內容含生命體征、病情觀察,家屬溝通,用藥指導及健康宣教;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內容如下:①心理護理。閉角型青光眼病情危重,進展快,患者因多疾病知識及手術治療方案了解較少,擔心術后視力恢復,容易產生恐懼、緊張等負面情緒;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密切對患者心理狀況進行觀察,分析恐懼、緊張情緒來源,有針對性的采取心理疏導措施,使患者不良情緒得到正確宣泄,從而提高患者依從性。②術后護理。患者術后應密切對眼壓變化進行觀察,加強換藥頻率;待患者病情恢復穩定,前房形成,滲血停止后,幫助患者按摩眼球。③用藥指導。指導患者遵循醫囑,正確滴眼,切勿隨意對用藥量進行增減。④健康教育。詳細向患者講解日常生活中用藥注意事項,掌握眼保健操方法,注意切勿用眼過度;患者出院前向其發放聯系卡,提醒患者定期回院復診。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1周、1個月、3個月眼壓。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做統計學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以(%)比較行X2檢驗表示計數資料,P<0.05時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30例):術后1周(14.23±3.40)mmHg,1個月(14.35±3.20)mmHg,3個月(14.78±3.56)mmHg;對照組(30例):術后1周(17.49±3.76)mmHg,1個月(16.57±3.57)mmHg,3個月(17.19±3.15)mmHg;觀察組術后1周、1個月、3個月眼壓均比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3.5223,2.5362,2.7769,P=0.0009,0.0139,0.0074,P<0.05)。
閉角型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眼科疾病,患病因素多與精神因素相關,患者虹膜組織壓迫前房角,造成大量房水流出,眼內壓力升高,視力下降。該疾病發病急,如不及時治療可能致使患者失明。
研究表明,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手術期間容易出現眼壓突然升高情況,而通過有效護理措施,可有效預防眼壓增高。優質護理在護理中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術后護理、用藥指導、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幫助患者進行眼部按摩,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同時,為患者介紹更多疾病知識,提高患者疾病認知度,提高其配合度,正確用眼,從而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1周、1個月、3個月眼壓均比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加強患者圍術期優勢護理,患者病情改善明顯優于常規護理,對促進患者病情恢復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急性老年性閉角型青光眼手術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可降低患者術后眼壓,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