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佳佳 葛云霞 吳衛娟
【摘要】目的:觀察醫聯體內專科護士慢性傷口造口延續性護理療效。方法: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52例慢性傷口造口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是否行醫聯體內專科護士延續性護理干預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26例:未行醫聯體內專科護士延續性護理干預)與實驗組(26例:行醫聯體內專科護士延續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預后情況。結果:實驗組隨訪并發癥發生率(11.55%)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慢性傷口造口患者醫聯體內專科護士延續性護理干預明顯優于常規護理。
【關鍵詞】醫聯體;專科護士;慢性傷口造口;延續性護理
近些年我國衛生醫療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推動大醫院帶動社區醫院護理、醫療與康復新型醫療聯合體的建立,旨在提升社區醫院、村醫院等基層在我國醫療衛生中的作用,醫聯體是將同一個區域內三級醫院、二級醫院、社區醫院、村醫院構建為一個整體,慢性傷口造口愈合時間多超過2周,患者出院時僅管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傷口造口往往未完全愈合,延續性護理可對傷口造口患者提供延伸至院外科學護理。本次研究為論證慢性傷口造口患者醫聯體內專科護士延續性護理干預臨床應用價值,比較2018年7月-2019年7月對照組26例行常規護理、實驗組26例醫聯體內專科護士延續性護理干預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具體情況如下:
1.1一般資料
實驗組26例慢性傷口造口患者一般資料如下:男性13例,女性13例,男女比例為1:1,年齡在24歲至64歲,中位年齡為(43.12±1.12)歲。對照組26例慢性傷口造口患者一般資料如下:男性14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為7:6,年齡在24歲至65歲,中位年齡為(43.11±1.1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指標經統計學驗證無明顯差異,P值超過0.05。
1.2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其傷口造口入院治療期間均萌發新鮮肉肉芽組織,尚未形成較為完整且質地堅硬的表皮層。(2)患者住院診療資料完備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認知障礙、意識障礙患者。(2)排除合并精神系統功能異常患者。(3)排除非本地常駐居民或中途失訪患者。
1.3方法
1.3.1對照組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給予出院護理指導,結合患者疾病診斷、住院治療期間病情控制情況、患者家庭經濟狀況,通過發放宣傳手冊以及談話的形式,指導患者出院后對傷口造口進行護理,避免傷口造口接觸水,并定期入醫院門診復診,若傷口造口出現異常癥狀應盡早入院。
1.3.2實驗組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居住地址,協助患者建檔,檔案資料中包括患者入院診斷、住院治療情況以及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等相關資料,聯系幫助將患者相關病歷檔案資料轉至患者所在下一級社區醫院或村醫院,由下一級社區醫院或村醫院落實延續性護理干預工作。社區醫院或村醫院延續性護理包括電話隨訪、上門隨訪、構建微信公眾號等,(1)社區醫院或村醫院在接收到患者個體病歷檔案資料后應通過電話隨訪的形式,對患者病情進行確定,對于需長期換藥的慢性傷口造口患者,社區醫院或村醫院應準許患者根據自身情況入院門診實施傷口造口清潔、換藥工作。(2)對于慢性傷口造口愈合緩慢入院社區醫院或村醫院換藥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請患者關注科室微信公眾號,通過微信公眾號向患者介紹慢性傷口造口飲食、運動相關注意事項。(3)一般情況下慢性傷口造口患者由于飽受疾病的折磨,易出現躁動、焦慮等負面情緒,對此社區醫院或村醫院在開展電話隨訪、上門隨訪的過程中應關注患者心理狀態以及患者家屬態度,囑患者家屬理解并體諒患者,并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臨床預后良好案例,從而增強患者、患者家屬對臨床診療護理的信心。
1.4觀察指標
隨訪兩組患者出院后慢性傷口造口并發癥發生情況。
1.5統計學處理
SPSS21.0軟件系統處理相關數據,(%)表示的數據用X2檢驗,P值低于0.05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患者出院后慢性傷口造口并發癥發生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對照組慢性傷口造口患者分別有例、例發生并發癥,其中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近些年相關研究顯示慢性傷口造口患者傷口造口護理可直接影響傷口造口愈合,慢性傷口造口愈合不佳時易導致造口狹窄、傷口造口感染以及造口回縮等并發癥,進而延長慢性傷口造口完全愈合耗時,加重患者臨床診療護理干預過程中軀體不適,增加患者臨床治療護理經濟負擔。慢性傷口造口患者往往未接受過系統護理康復指導,慢性傷口造口出院后居家護環境無法提供為患者提供,與院內護理環境相當的相對無菌的環境,因此慢性傷口造口患者出院后往往傷口創口愈合時間較長,部分患者傷口造口遷延不愈。對于慢性傷口造口患者出院后應開展延續性護理干預,近些年伴隨我國醫聯體質的建立與完善,對于慢性傷口造口出院患者,社區醫院或村醫院等基層醫院即可實施換藥護理以及延續性干預,社區醫療與村醫院延續護理的實施可極大程度節約中高級醫院醫療衛生資源H。
本次研究顯示在醫聯體內專科護士針對慢性傷口造口患者給予延續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減低并發癥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