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存蘭 呂晶晶 楊冬翠
【摘要】目的:對子宮肌瘤手術病人圍術期采取中醫(yī)護理措施取得的應用效果展開觀察探究。方法:對2017年7月份到2018年7月份來本院醫(yī)治的患有子宮肌瘤的92位病人進行觀察研究,通過隨機分配的方式,把這92位病人平均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46人。在圍術期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對對照組病人進行護理,對研究組病人采取中醫(yī)護理措施進行護理,之后對兩組病人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情況、手術后的疼痛程度等方面展開對比觀察。結果:經過對比發(fā)現(xiàn),觀察組病人術后出現(xiàn)Ⅰ級疼痛的人數要比對照組病人多,而觀察組出現(xiàn)Ⅲ級疼痛的病人要比研究組的病人少,兩組之間可進行對比(P<0.05);觀察組病人在手術后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概率要比對照組低一些,兩組之間可進行對比(P<0.05)。結論:對子宮肌瘤手術病人圍術期采取中醫(yī)護理措施能夠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子宮肌瘤手術;中醫(yī)護理;圍術期;效果分析
子宮肌瘤是女性的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一般容易出現(xiàn)在育齡期女性身上,目前在對該病癥進行治療時,臨床上通常會使用摘取法來進行醫(yī)治,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可是對于病人來說,子宮的摘除對其生理以及心理方面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在病人的圍術期相關護理人員應該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來照顧病人能夠早日恢復,保證手術后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是在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來本院就診的92位患有子宮肌瘤的病人,把他們隨機分成每組各有46人的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這46位觀察組病人年齡都在30歲~55歲,平均年齡35.9歲,肌瘤的直徑都在4厘米到12厘米之間,平均直徑(6.1±2.2)厘米,在這46位病人中有28位病人進行了子宮肌瘤切除手術、12位病人進行了子宮全切手術、6位病人進行了子宮次全切手術。這46位對照組病人年齡在32到54歲之間,平均年齡35 8歲,肌瘤的直徑都在3厘米到12厘米范圍之內,平均直徑(6.3±2.1)錒厘米,在這46位對照組病人中有30位病人進行了子宮肌瘤切除手術、11位病人進行了子宮全切手術、5位病人進行了子宮次全切手術。兩組病人在基本資料方面沒有差別,可以展開對比,有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為對照組病人進行常規(guī)護理措施。對觀察組病人采用中醫(yī)護理措施:①手術前的護理。病人在進行手術之前一般都會出現(xiàn)恐懼、焦慮不安等不好的情緒,有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很容易出現(xiàn)食欲不振、情緒波動太大、失眠等情況,在這時就需要護理人員多多和病人進行溝通,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心理,及時滿足病人的需求、疏導病人的內心,對失眠的病人進行護理時,可以讓病人多用熱水泡腳放松,然后使用中醫(yī)按摩的手法對病人的風池穴、百會穴、太陽穴以及涌泉穴進行按摩,每次按摩十五分鐘左右,以達到緩解病人的失眠癥狀。②手術中的護理。護理人員應當根據病人的具體身體狀態(tài)選擇適合的體位,之后密切觀察病人的各項生命指標,并且還要按摩病人的三陰交穴以及足三里穴,每間隔兩個小時進行一次按摩,且每個穴位都要按摩三分鐘。③手術后的護理。在病人手術之后,護理人員要指導病人找到舒服的體位,還要多多做一些放松訓練,恢復病人手術時受到壓迫的血管,通過中醫(yī)按摩手法對病人從四肢按摩到心臟,抓捏5秒鐘后松開,四肢都要按摩5分鐘。對出現(xiàn)術后疼痛的病人,可采取耳穴埋豆的方法,在病人的耳穴里埋王不留港,每天對埋豆的穴位按壓3到4次,每次按壓2分鐘。當病人出現(xiàn)惡心反胃的情況時,護理人員可以按摩其內關穴,按摩15分鐘即可,從而使病人惡心嘔吐的情況得到有效的緩解。
1.3臨床觀察指標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之后,對兩組病人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概率、手術后的疼痛程度進行記錄、對比。手術后疼痛程度的評估標準為:病人沒有或者輕微疼痛的是I級疼痛;病人有明顯的疼痛感覺,但是能夠忍受的是II級疼痛;病人出現(xiàn)不能忍受的劇烈疼痛的情況為Ⅲ級疼痛。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把得到的數據通過SPSS 22.0軟件進行整理,P< 0.05有意義。
2.1兩組疼痛程度比較 通過把兩組數據進行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觀察組病人出現(xiàn)Ⅰ級疼痛的情況要比對照組多,出現(xiàn)Ⅲ疼痛的情況要比對照組的少。兩組對比有意義(P<0.05),數據分析如表1。
2.2兩組出現(xiàn)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通過把兩組數據進行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觀察組病人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概率要比對照組病人低一些。兩組對比有意義(P<0.05),數據分析如表2。
在中醫(yī)護理方面一直采取的都是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的方式,并在長期以來的臨床實踐中整理出了一套比較完善的護理模式,采取按摩、埋豆等多種手法,對病人進行護理,幫助調節(jié)病人的身體,從而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發(fā)現(xiàn),在對子宮肌瘤手術圍術期的病人進行中醫(yī)護理措施后,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概率是4.35%要遠遠低于對照組的26.09%,觀察組病人出現(xiàn)Ⅰ級疼痛的情況要比對照組多,出現(xiàn)Ⅲ疼痛的情況要比對照組的少。因此采取中醫(yī)護理措施使得術后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情況有效減少,很好的緩解了病人的術后疼痛感。
從以上描述中發(fā)現(xiàn),把中醫(yī)護理應用到子宮肌瘤手術病人圍術期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能夠使病人的術后疼痛感得到有效的緩解,大大減少了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讓病人的病情得到更好的恢復,是可以在臨床中大力推行、實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