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剛
【摘要】目的:探討中藥制劑現代化中藥物制劑新技術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28例需中藥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盲選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64例采取傳統中藥模式進行治療,觀察組64例應用現代化中藥制劑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3.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6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藥制劑現代化中藥物制劑新技術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保留藥效,提升治療效果,值得進行臨床推廣。
【摘要】中藥;現代化中藥制劑;新技術
中藥制劑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并和現代技術加工方法作為制藥工藝,對中藥進行有效的加工處理,可以對中藥的成分進行調整,從而能夠有效適應患者病情,為患者病情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通過現代制藥技術的應用能夠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藥物治療方案,提升患者療效。本文選取了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28例需中藥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中藥制劑現代化中藥物制劑新技術的應用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28例需中藥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盲選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64例,男性33例,女性31例,年齡24~51歲,平均(42.17±4.64)歲;觀察組64例,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齡29-56歲,平均(41.51±3.52)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沒有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根據患者病情采取中藥傳統制劑進行治療,諸如丸劑( 蜜丸、水丸、糊丸和蠟丸)、散劑、膏劑(膏滋、硬膏)、丹劑。觀察組患者采取現代中藥新技術制劑進行給藥。
(1)包衣技術制劑:中藥制劑藥效好,副作用小,但是保質期等明顯的短于化學合成藥品,藥效極易喪失。而包衣技術的應用,能夠為其構筑一套防御機制,阻隔水汽、細菌等,保持中藥制劑的安全和藥效,達到良好治療效果。中藥制劑的形態各異,大體上有液體、片狀、顆粒幾種。
(2)脂質體包裹制劑:脂質體有親水基和疏水基,能夠在水中形成雙分子層人工分子膜。可以對藥品進行包裹,通過在其表面添加靶向抗體,進行定向給藥,大大提升藥品達到患處的時間,提高治療效果。
(3)透皮技術:一些外敷性中藥,可采用透皮技術增強療效,如經皮給藥系統的出現,可以保證藥物透過皮膚直接到達血液循環系統,其中應用有冰片、薄荷醇桉葉油等,提升了治療效果。劑型主要有涂膜劑、凝膠劑、巴布劑等。
(4)藥物緩釋技術:一些患者病灶較深,且消化系統也會一定程度上破壞藥物的有效成分,因此對藥物在體內的釋放速度進行控制,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而藥物緩釋技術的應用使藥物按照一定的速率緩慢釋放,從而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為患者提供良好治療方法。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確定,療效評判指標如下:顯效:服藥2個療程后,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有效:服藥2個療程后,患者臨床癥狀部分消失,病情得到控制。無效:患者病情無明顯變化。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數據處理
將患者調查數據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n)通過X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x±s)通過t值進行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3.75%(60/6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68%(51/6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中醫是我國傳統的疾病治療方式,在歷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現代化藥物加工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豐富了對傳統中藥的有效利用,通過許多先進的制劑技術,可以使中藥中的藥物有效成分得到很好的保存,且對其中的有害成分進行過濾,減輕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可以保證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些的先進的制劑方法,能夠通過控制釋放的藥物濃度,充分發揮藥效,最大程度的提升治療效果。如包衣技術,可延長藥物的保質期,使藥效最大程度的保留,隔絕水汽、細菌等。而透皮技術則可以增強中藥的療效,使藥效能夠通過皮膚直接到達血液循環系統,讓藥物減少起效時間,對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采用中藥制劑處理后藥物和傳統飲片相比,容易攜帶,服用并能夠使藥效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要充分結合藥物本身的特性,靈活應用新技術,使傳統中藥能夠通過現代制劑,發揮出更大更好的作用,起到良好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3.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6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和孫中英等人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中藥制劑現代化中藥物制劑新技術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保留藥效,提升治療效果,值得進行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