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最憶是從前

2020-04-10 06:49:49宋文才
遼河 2020年2期

我出生于貧苦的農民家庭,1963年盤山縣高中畢業。1963年至1988年,在鄉、縣、地(市)三級政府機關工作25年。1988年至2019年,“下海”經商。現已年逾古稀。應族弟文賀之約,為修宋氏家譜特寫此回憶錄。

偽滿康德九年家鄉發大水,顆粒不收,父親攜母親及祖父前往內蒙古哲里木盟(也叫通遼市)逃荒。1943年農歷八月二十六,我出生在通遼市的一個草原小村,故取乳名通曉。我不滿周歲,就回到了遼寧省盤山縣五臺子村。

過去農村人迷信,傳說一個人頭上長兩個“漩兒”,中間能滾過一個雞蛋,不做知府也能做知縣。我頭上就是這樣。鄰里們說,這孩子將來有出息。憧憬是美好的,現實是嚴酷的。我們兄弟姐妹五個,父親是家中唯一的勞動力,可他常年有病在生產隊里干不了幾天活,每年連口糧和柴禾都領不回家。

父親原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任五臺子村黨支部書記,因他將一個貪污公糧的村干部撤職而結仇,被此人誣告而被撤職、開除黨籍。他受到很大刺激,常常喜怒無常,不僅不能去隊里勞動,還經常躺在家里大發雷霆,無故打孩子、罵老婆,使全家人受到精神上的摧殘。

我8歲到了上學的年齡,大字不識的母親懷著望子成龍的美好愿望,給我取名宋文財,意思是將來既有“文”又有“財”。我長大后覺得這名字俗氣,就自作主張改為宋文才。古語說:“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我從小就立志,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全家人的命運。上學后,我的成績一直很好。老宋家三輩四個男生在同一個班,我們從入學到小學畢業,包攬了所有考試的前三名,我考第一的時候居多。五臺子小學有千余名學生,涵蓋六個自然屯。小學四年級時,我就當上了全校少先隊大隊長。五臺子小學是我父親當村黨支部書記時興建的,這是他當村干部時對五臺子村一個歷史性的貢獻。

我14歲考上了沙嶺初中。當時,盤山縣全縣只有兩所中學,沙嶺中學剛剛建立,我是第二屆畢業生。學校條件很差,只有兩棟瓦房:一棟教室,一棟宿舍加廚房,共十余間房子,沒有圍墻,學生不到百名。學校離家二十多華里,每周我要徒步往返一次,回家帶點玉米面炒面,再背上一罐子辣椒醬豆。

我讀初二時正是1958年,吃不飽,睡不足,還要深翻地,經常抱著鐵鍬就睡著了。當時,一個月28斤糧,沒有菜,每頓飯只有一碗面糊或兩個帶眼兒的小窩頭,一碗清湯。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我們個個面黃肌瘦。我家前趟房的董仁安的父親是學校的炊事員,他們在廚房里用木板搭個臨時床,他們父子住在一起可以吃飽,令我們又羨慕又嫉妒。為此,我們還編了順口溜兒:“老董頭是真正尖,他的兒子董仁安,生怕兒子吃不飽,父子同住吃飽飯。”

1958年的冬天特別冷,學校新校舍更冷。但是,那個冬天,父親給我留下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那年,父親去甜水農場三家子屯熬小鹽掙了點錢,回來時給我買了一頂十六元錢的皮面羊剪絨帽子。在當時,這個價格就差不多相當于現在的160萬元。我讀初、高中時,那頂帽子在全校都是獨一無二的。父親還用全家人的布票,給我做了一件學生藍麻絨領的棉大衣。父親一邊給生產隊遛馬,一邊給我送來這兩件貴重的東西,徒步往返幾十里,當時他的身體尚處在半病狀態,但他態度溫和,是他一生中給我留下的最美好的印象,我平生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父愛,我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1960年,我考入了盤山縣唯一的高中——盤山高中。高中的生活比初中更艱苦,我在學校一天一斤糧,沒有菜。學校放假兩個月,名曰勤工儉學,實際是組織學生撿白菜葉和雜草充饑。高一每班選兩名學生捕魚,供全班吃。結果,高一各班抽出捕魚的人都沒有完成任務,只有我們班——我和生活委員在新生勞改農場的壩上搭個窩棚、住在那兒捕魚,不僅供全班吃,而且供全校高一五個班吃,最后還剩下十六麻袋魚干,后來被高一班組的老師們分了。校領導知道后,險些處分他們。

在新生勞改農場捕魚期間,環境很兇險,經常有一丈多長的大蛇,身放金星,從我們的草窩棚上爬來爬去。晚上,還常有三五成群的野狼在二三百米處嚎叫,眼睛冒著綠光。因為勞改隊的拖拉機翻地時把它們的窩掀翻了,有的狼崽子被鏟死了。我們向陸家大隊捕魚人借了一把大扇刀、一個銅盆放在門口。如果狼來了,一是敲銅盆嚇唬它們;二是用大扇刀自衛。我們還用魚和勞改隊脫管的犯人換火柴和煙,防蛇傷人。捕魚人撤走后,在那么惡劣的環境中,我們倆又呆了近一個月,直到天已經開始上凍才離開。那時我16歲。

1960年冬放假回家,我看見大地里放著不少餓死的人,有的用柜裝著,有的用葦席卷著,周圍的樹皮全被扒光了。我們東院外來戶的男主人四十多歲,沒有任何疾病,走在路上就“抱路倒”死了。到家里,我看見家人也都餓壞了,全家人身體浮腫,我弟弟已起不來炕。在校期間,我因幫學校捕魚貢獻大,學校不收我糧票和伙食費,所以,我把積攢下來120斤糧票一起帶回家,這可解決了大問題。當時,二堂嫂在生產隊大食堂做倉庫保管員,我隔三差五就拿幾斤糧票找她買玉米面,補充家用。另外,我又開始捕魚了。每天,我起早貪黑,十里八村的坑塘讓我捕遍了。我熟悉地形,哪里有魚我心里一清二楚。因此每天至少捕十斤魚,多時可捕二三十斤,家里天天有魚吃,還剩一大缸凍魚和一大盆活魚留著過春節。母親高興地說:“全家人都讓你給救活了。”

家雖然很窮,但我奔家總是那么親。上高中后,我每周回家一次。學校離家70多華里,星期六上午上課,下午二點之后才可以離校,星期天下午就得返校。

1960年秋的一個陰雨天,我從學校出發回家。我手提著鞋(怕鞋磨壞了),光著腳,走到熱河臺時大約已是晚上九點多了。忽然,天降大雨,劈雷、閃電,家的方向只有白茫茫的一片大水,根本看不見路,也沒有任何標志物(當年既開壩又下澇雨),我心里害怕極了,半路上在祝姓老姑家的房后徘徊了半個小時。我想在她家住下,早晨再回家。結果,思想斗爭了半天還是想早點兒回家。我仗著水性好,一邊走一邊鳧水,先奔高家臺的燈光游去。本來,過了高家臺應該有三堆燈光,東五臺子、西五臺子老宋家、西五臺子老楊家,我奔中間的燈光走就到家了。因為天色已晚,只能看見一處燈光。水天相連,一片漆黑,無法確定那處燈光到底是不是家。無奈,只能奔著那處燈光去了。其間,我路過了兩個墳地,腳一踩上去墳就塌了。有一次,我的腳被棺材板夾住,我已想不起害怕了,一點點活動活動才把腿拔出來。

鳧水到了離燈光300米左右的地方我才看清,那是我家西側生產隊大食堂院子里的燈光,我終于長出一口氣。可是,那兒和家之間還隔著長、寬各約200米、水深約5米的大坑。我咬咬牙,在北岸喘息一會兒又繼續鳧水。因為水又深又涼,我游到家已是夜里十一點多了。別人都已入睡,只有母親在昏暗的燈下等著我。

母親急忙下地給我熱飯,一邊熱飯一邊心疼地說:“大水泡天的,下這么大的雨,這么遠你回來干啥。”聽著母親“責備”的話,知道母親是心疼我,心是暖暖的。飯熱好了,雖然只是一碗高粱面糊糊、半小碗麩子大醬、一把蔥葉,但也讓我心里安穩、高興。

第二天早晨,我早早起來,帶著搬網去搬魚,半上午只搬了二斤小蝦、小魚。忽然,我想起四方坑在發大水前,我做過十幾個螃蟹洞,每隔兩三天去掏一次都能掏到螃蟹和大魚。雖然發大水了,但我水性好,潛水也能掏到洞。于是,我帶著網兜,跳下5米多深的四方坑。開始還很順利,我掏了七八個洞,每個洞里都有蟹有魚,網兜快裝滿了,我心中高興,還有四五個洞沒掏呢。

我來到一個大樹底下掏大洞,真好!洞里既有大蟹又有大鯰魚。可掏到最后,有一條大鯰魚使勁往里鉆,我拼命抓住不放,等我的氣快憋不住往外拔手時發現大事不好了——我的手拔不出來了,被淤泥嘬住了!這回死定了!而且,淹死了誰也不知道。我急得要哭,可我馬上又鎮定下來。我把另一只手里的魚、蟹全部扔掉,騰出手來拼命摳洞、擴洞,好不容易有一點縫兒——水通了!我將胳膊拔了出來,嗆了兩大口水才艱難地浮出水面,爬上岸。在壩頂上,我躺了十多分鐘才恢復體力,慢慢走回家。這是我生平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危險。

第二年初夏,為了爭強好勝,我與高中二十多個擅水性的同學去遼河游泳比賽,看誰能不停地從遼河北岸游到南岸,再游回北岸。當時正是豐水期,水面很寬。我們一起下水,只有四五個人游到南岸,但他們堅決不回游了,只有我立刻回游。但是,離北岸四五百米時,因水涼,我的腿忽然抽筋,岸上沒有會水的人搭救我,我好不容易才撲騰上岸。這是我第二次遇險。總結兩次遇險,真應了那句話:淹死會水的,打死犟嘴的。現在想想,年輕幼稚,做事不計后果,太可怕了。

我學業成績優異,特別是語文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上初中、高中時,我的學費主要是靠自己假期勤工儉學打草袋的收入獲得,其次是申請政府的助學金,偶爾還有舅舅、姑母的一點兒資助。但是,高中艱難地讀完,畢業前夕,含辛茹苦的母親含淚對我說:“家里的情況你也知道,你不能再考大學了。你是老大,學習好,人又聰明,是全家的希望。但媽沒辦法,你下來干點兒啥吧。”我一邊點頭一邊安慰母親。我不參加高考,老師和同學們都替我惋惜。

1963年6月初,畢業考試結束了。別的同學都繼續留校備戰大考,我懷著沉重的心情返鄉了。正在這時,一個苦命的女人走進了我的生命中。她是海城縣溫香人,六歲沒媽,七八歲哥哥、姐姐相繼死去,唯一的親人——父親是個沉默寡言的車老板兒,一年很少在家。因此,她便成了無家可歸之人。她老姨和我家同村,她寄居在老姨家。我高中畢業正趕上麥收,下地割麥子時我們見過幾面。她老姨父就和我父親提媒,不要任何彩禮,我父親就同意了。于是,我們就登記結婚了。沒有喜慶、沒有浪漫、沒有彩禮、沒有婚禮,只有花四十元錢買的一對木箱子,在我家兩間簡陋的茅草房里擺了兩桌便飯,招待了前來祝賀的宋氏族人。每每回憶當年的場景,我覺得很愧對妻子。

當時,高中畢業生雖然很少,但國家不包分配,唯一的出路就是做代課教師,而且機會也少。就在我憂郁、彷徨時,1963年8月,我接到了縣里分配工作的通知書。沙嶺地區三個鄉的高中畢業生給了三個代課教師名額,我是其中之一。我拿著通知書到古城子鄉政府后,鄉里看了我的檔案,留我在鄉政府做秘書。就這樣,我從學門走進了基層政府的大門。

鄉政府干部算我共十三人,我是文化程度最高的,組織上信任我,除了讓我當秘書外,還兼任了民政、戶籍、統計、鄉辦工業主管、公社廣播站、社直機關(七個單位)聯合團支部書記、公社機關食堂伙食長等十幾份工作,這等于現在鄉里三四十人的工作量。

雖然工作繁忙,但我很高興,樣樣干得有聲有色,深受領導和群眾的好評。我每天工作十六小時以上。離家不到四公里,但我一個多月才能在晚上十點鐘之后回一次家,第二天凌晨五六點鐘就返回單位,從來沒有星期天、節假日,連春節也從來沒能回家過年。當時,古城子公社有10個大隊,64個生產隊,3萬多人口,是個土壯民肥的地方,素有盤山縣“烏克蘭”的美稱,縣領導和各部門下鄉干部都愿意到古城子。我到鄉里后工作做得風聲水起,家里的生活漸漸也有了轉機。

1965年10月2日,大女兒出生了。10月1日出生的孩子能分到一年的口糧480斤,差九個小時女兒就沒分到糧,當時是挺大的事兒。雖然惋惜,但妻子很高興,用她的話說:“我總算有個親人了。”

1969年秋,我的工作調到遼濱葦場。在此期間,領導對我十分器重。我除了完成場部辦事組的工作外,還經常去下屬單位蹲點,培養典型。其中:航運大隊(海上運輸)、船舶修造廠、盲人葦席廠,都有我培養后出席地區和省的先進典型。二界溝是個漁鎮,主管領導是老盤山縣的副縣長;平安農場是全地區的農業先進單位,主要領導后來是盤錦地委副書記。這兩家和遼濱葦場是近鄰,凡是到省和中央參加大會,他們就向遼濱葦場“借”我去寫發言材料。我們遼濱葦場“一把手”是老盤山縣的副縣長,也常以有我這樣的人才為榮,每次均慨然應允。

那時,我家的生活還很窘困。1970年12月,我回老家接家眷來遼濱葦場。家里只有一對結婚時買的木箱子和一架“三五”牌掛鐘。妻子想帶走掛鐘,用眼睛問我可不可以,我沒同意。臨走時,我把掛鐘和當月的工資都留給了母親,自己一分錢也沒有,只帶著妻子、兩個女兒和一對木箱子。大伯母和二堂兄等族人,與我們灑淚而別。

到遼濱葦場后,我們先租河北小街老于家的一間半小房,面積約25平方米。糧食不夠吃,每逢吃飯都讓孩子們先吃,剩下的我倆再分吃。古城子公社的朋友們來看我們,給我們帶來糧票我也沒收,我知道大家都不寬裕,我倆想自力更生把日子過好。家剛到時,每天,我倆順著遼河邊兒去打柴燒,把孩子扔給房東老于太太長達一個多月,二女兒虛3歲,聽話,跟陌生人在一起蔫上火,忽然得了急性肝炎,多虧住在河北小街的營口中醫院大夫李洪慶幫助,治得及時。

第二年春天,妻子被安排到場辦被服廠工作。秋季,場部蓋了八戶家屬房分了一戶給我們,房前有塊園子,妻子種了許多菜:白菜、蘿卜、豆角,足夠家人吃了。房子離遼河近,我們還養了幾只鴨子,生活充滿了生機。那年9月,兒子出生了。生完孩子剛滿月,妻子就抱著兒子、領著二女兒天天風雨無阻地去上班了,7歲的大女兒脖子上掛著鑰匙看家。經過一年的辛勤勞動,到年末分紅時,妻子用自己掙的錢買了一臺“蜜蜂”牌新縫紉機還給了我老姨,而把我們搬家臨走時借老姨的舊縫紉機留給自己。舊縫紉機屬于自己了,妻子也高興得半宿沒睡。

在遼濱葦場度過第三年,和我同去遼濱葦場的領導調任盤錦地區商業局長,這一消息打破了我剛剛平靜的生活。我不滿足現狀,覺得應該到更大的平臺去發展。于是,后來我就調到了盤錦地區農資公司做秘書。

到新單位第一天,我就接了緊急任務,為單位寫一份出席地區和省先進單位的大會發言稿。我對新單位一無所知,但距用稿只有兩天時間。于是,我用一天時間召集幾個座談會,查閱資料,一夜成稿。結果,一炮打響。兩個會結束后,盤錦報、遼寧日報先后刊登了我寫的講稿,我因此被調到地區供銷社政工科工作。

地區供銷社人才濟濟,當時有11名大學畢業生,還有兩名北大和人大的高材生。我向來不服輸,經過一段實踐后,凡是對地區以上的大材料都由我和政工科長包攬。后來,我又被派到臺安縣新開河供銷社蹲點,把供銷社從出席縣、地區先進單位一直推舉到出席省和全國財貿大會的先進典型。

我剛調到市農資公司時,生活上的困難比在遼濱葦場時還大。我們又沒了公房,只好租住在公司某職工的一間耳房里。每逢雨天,外邊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邊不下,屋里還下。我當時的心境和杜甫所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樣,一個男子漢怎么連一間為妻兒遮風避雨的草屋都沒有呢?

剛進盤山城時,妻子的戶口先遷入城郊鄉魏家大隊,每人每月30斤毛糧,一兩豆油。到地區供銷社后,我們家屬戶口才進城,分了一間半公房。在新開河供銷社蹲點的兩年期間,我常年不在家,妻子帶著三個年幼的孩子,經歷了三次驚天動地的大事,現在想來仍心有余悸。

第一次是海城大地震,我新分的公房是盤山永順泉的老房子,主墻被震裂了,不敢住人。那次地震正好我剛從新開河剛回家,正犯胃痙攣,趴在炕上。妻子在地上洗頭,族弟文成來我家串門,坐在小凳上同我說話。我最先發覺震感,大喊一聲:“地震了!快跑!”我從炕上一躍而起,夾著兒子跳到地下,跑到院心。妻子、兩個女兒、文成也跑出去,趴在院心連泥帶水的地上。院里的煙囪“咔嚓咔嚓”應聲倒下……地震剛過,人們都不敢進屋,不敢做飯,我們只好找來幾捆稻草讓孩子們圍被坐著。我和妻子冒著余震的危險,徒步去離家兩華里的地區食品廠買來一些蛋糕、餅干充饑。震后一兩天,我用木桿、稻草搭了棚子讓妻女住,把兒子送回老家交給母親,自己又回新開河供銷社蹲點去了。兩個月后,我們才搬回屋住。第二次是南大壩外鞭炮廠失火。鞭炮廠和我家只隔一條大壩,失火炸死十多人。火光沖天,哭聲四起,驚心動魄啊!第三次是盤錦油脂廠爆炸。油脂廠和我家一墻之隔,爆炸也炸死十多人,風中充斥著燒焦的人肉味。第二天,大壩頂上排著十幾個卷起來的葦席……那次,我正在臺安蹲點,妻子帶著三個孩子在滾滾濃煙中,跑在逃生人群的最后……回首往事,一是后怕,二是覺得為了工作、不如說為了生存,那時的人們太不易了。

1975年,營口市和盤錦地區合并,按規定我應該去營口市商業局或供銷社工作。但我感到拖家帶口折騰不起,不想去營口。當時,大部分盤錦干部不愿意“過河”(指去營口),留戀盤錦的“大米粒、天然氣、水泥地”(指打水泥地的家屬房)。所以,“不過河”(指留在盤錦)比去營口還不好安排工作。盤山縣政府財貿辦主任因欣賞我的文筆積極要我,我便去了盤山縣政府財貿辦工作。

1980年,我又到縣商業局任辦公室主任。1984年盤錦建市后,我又去市物價局做了辦公室主任。此時,正趕上市委、市政府傳達中央精神,號召黨政機關干部、有識之士“下海”經商,我便于1988年到東北經濟區盤錦集團公司(總公司在大連)任黨委書記、副總經理。2000年后,我又帶著兒子自己創業,在黨和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小有成就,被人們譽為“下海”經商的成功人士。

往事如煙,感慨萬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日本久久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色综合久久88| 曰AV在线无码|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国产微拍精品| av性天堂网| 欧美日韩高清|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亚洲二区视频| 亚洲成a人片7777|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日本a级免费| 欧美日韩激情|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就去色综合| 久久国产V一级毛多内射|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2020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在线免费观看AV|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无码福利视频| 久久美女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欧美特黄一免在线观看|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91在线|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在线色综合|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国产后式a一视频| 中文字幕1区2区|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69免费在线视频| 伊人成人在线| 一级毛片免费的|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毛片三级在线观看|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亚洲大尺度在线|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毛片最新网址|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性视频一区| 国产95在线 |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久久综合干|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免费毛片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