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文
“你沒看新聞嗎?你看看新聞,俺都挨個告訴了……咱這歲數大了更不抗造……你別笑,你怎么還當笑話了!”這段話,是被抖音“濰坊時間”節選的母親給我舅媽在電話里的原話。被多家主流媒體微博轉發,觀看人次也達到了496萬。這個85歲一夜“爆紅”的丹東老太太是我的母親。
1月23日(臘月廿九)早上,母親又在新聞里看到關于武漢將于當日10點開始汽車、火車、飛機停運,關閉武漢通往外地的所有交通要道的消息后,不由自主地嘆息了一聲:“唉,看來武漢的病毒已經非常嚴重了。”緊接著她又嚴肅地對正在擺弄對聯和福字準備封門的我和弟弟說:“你倆挨個打電話吧,病毒傳染這么厲害,讓他們今年都別來串門拜年了,一旦感染,對誰都不好。”
母親是她這一代人中最為年長的,所以每逢春節,很多的親戚都來給她拜年,最多的一天,我們家都要擺上三四桌招待。
“這樣好嗎?”弟弟聽完母親吩咐,有些猶豫。畢竟親戚們難得一年聚上一次,再說了都是沖著母親來的。我和弟弟的想法不謀而合。母親看出了我們倆有些疑惑的神情,少有的命令性口氣:“聽我的,沒錯!告訴他們就說是我說的,想聚等病毒傳染期過了再說。”
“遵旨!”弟弟做了個鬼臉,母親笑了,孩子那般的開心。我們倆遵照母親的“教導”,用電話把母親的意見和要求原話一一轉達給親屬們,并希望大家理解和支持。我一個叔伯弟弟在電話里提出去看看母親就走,不在家里吃飯。母親回絕:那更不行,大過年的沒有讓人空著肚子回去的習慣。
正想要在微信里通知大舅時,82歲的大舅給我發來了微信視頻請求。大舅跟母親是叔伯姐弟,但是打小在一起,在親戚關系中一直相處得非常好。逢年過節是一定要來看望母親的。我接通了視頻后,把手機直接給了母親,在視頻中,大舅表達了要在正月初三來給母親拜年的意愿。母親一聽,聲音透出急切,大聲地告訴他別來了,這次病毒感染非常嚴重,歲數大的人更容易感染之類的。直截了當地拒絕大舅來訪。而大舅耳朵背,根本沒聽清母親說了什么。還說信號不好,等初三見面了再好好嘮嘮。
母親一聽這話,生氣得說不出話來,因為情緒激動,臉色變得有些發紫,眉頭緊鎖,大舅還想說什么,母親也沒聽,一下子就關掉了視頻。做自媒體的弟弟正在拍他們老姐弟倆聊天的視頻,見狀,馬上和顏悅色地勸慰:“媽,你別生氣,一會兒讓俺哥跟俺大舅聊天勸阻一下。”
“勸什么勸,他耳朵背,根本聽不清楚。我要找你大舅媽!”母親立即轉身進了里屋,從一個小包里翻出了一個日記本,那上面有家里親戚的電話號碼。找到了大舅家的座機號碼后,母親讓我趕緊撥打電話找大舅媽說話。
電話中,母親語氣和氣地跟舅媽詳細地敘述了近些天來她看新聞關于新冠肺炎官方消息,特別把武漢封閉交通的消息反復強調了一番,叮囑大舅和舅媽別過來串門,也不要輕易外出以防感染。不曾想,舅媽在電話里竟然笑著說:大姐呀,你怎么不讓俺去你家呀?老媽一聽這話,氣不打一處來就緊跟著一句訓斥:你別笑,你怎么還當笑話了!舅媽在那邊連聲好好好,聽大姐的。母親消了消氣,又耐心地跟舅媽說,讓孩子們也別到處串門了,就呆在家里,關鍵是從武漢回來的人太多了,咱們東港的也已經有一例感染者,小心無大錯。
掛了電話后,母親的情緒似乎平靜了一些,態度極其誠懇地對我和弟弟:“不是咱們不講人情,這個時候身體健康和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想聚,還有的是機會,但這次聚出問題了,以后可能就沒有機會聚了。”然后又對正在封門的孫子和孫女來了一句:“你們倆呀,也別嘚瑟了,什么同學聚會,全部取消啊!”那語氣,顯然不是叮囑,就是命令。
當在青島工作的侄女當即就把弟弟拍攝母親給舅媽打電話的視頻上傳抖音后,“濰坊時間”第一時間在將視頻編輯轉發,兩天多的時間點贊人數就達到了195萬人,轉發人數達14萬……弟弟發布在梨視頻里的這段視頻,也被包括人民網在內的多家國家以及省市一百多家主流媒體微博轉發,觀看人次也達到了496萬。多條評論對母親前瞻性的理性防護病毒感染措施,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也是目前最容易、最有效的防護辦法。
我們一家人都為這個85歲的老太太一夜“爆紅”而興奮不已,更重要的是母親的心里話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得知這一切后,母親也很是開心:“讓大伙兒提早都知道這些有好處,免得給國家再添亂。”
這些天里,每天早晨母親醒來第一件事兒就是打開電視機,看央視新聞頻道播出的關于新冠肺炎感染人數以及死亡人數和治愈人數。看到死亡人數增加時,她的眼神會黯然下來,進而一聲嘆息和長久的沉默。這不由得讓我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時,她看直播時淚流滿面的的表情。每每看到治愈人數比前一天有增加時,她臉上就會有些許的笑意從皺紋里爬出來:“相信國家一定會有辦法治好更多的人!”
家里的水果吃完了,我要去小鎮的果菜店買。去時,母親總是一臉的嚴肅的一番叮囑:口罩要戴上,要不戴兩個口罩吧;不要跟人多說話,買完了直接回家。回來之后,她還要詳細打探一番:街上買東西多少、來往的車輛多少等等,當聽我說賣東西的人比買東西的人多、來往的車比往年不知道要少上多少倍的時候,她一邊叮囑讓我趕緊洗手,一邊感慨:看來今年賣東西的人掙不著錢了,不過沒關系,錢以后還可以再掙,保不住命還怎么掙錢啊。
看到新聞中報道了幾例因為家庭聚會和同學聚會而造成的群體感染事件時,母親對此更多的是氣憤,只見她幾乎是漲紅了臉:“國家和專家都多次提醒特殊時期不要聚眾吃飯,怎么就是不聽呀!難道真要在他們的耳朵上拴上一根線,時時牽扯嗎!”
當她得知孫子要回縣城單位值班時,母親早早就從孫女那里拿出一包口罩放在孫子的背包里,眼神盡顯憂慮,無奈的語氣中充滿了關愛:“就上班和回家哈,出了門就戴上口罩,盡可能不跟別人說話,尤其那些沒戴口罩的。”
孫子走了,母親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急沖沖地讓我打電話。電話接通后,她又是不放心的一通話:“上班盡可能走著去,走著回來,實在著急打車,要看看出租車有沒有消毒,不消毒咱千萬別坐哈。還有一個事兒啊,無論同事還是朋友誰家的門咱也不串!人家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