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向榮

【摘 要】作為一名小號學習者,在高音的日常學習與練習中時常會遇到一些困難,然而基于小號的樂器屬性而言,高音區的穩定與流暢恰恰是至關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所以能準確吹奏出飽滿的高音,就成了眾多小號學習者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小號的高音是靠準確的呼吸方法與良好的氣息支撐,以及嘴形系統等身體各組織直接互動與緊密配合所完成的演奏過程,一環脫節則環環難以為繼。為幫助解決高音問題,筆者著重從呼吸系統切入并展開研究分析,結合自己的所學心得提出一些解決高音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小號;高音;呼吸系統
中圖分類號:J621.6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9-0056-02
一、小號高音區域的應用及重要性
小號,為西洋銅管樂器家族的重要一員,在管弦樂中常負責旋律部分或高亢音域的演奏,為銅管樂器家族中音域最高的樂器,實用音域自小字組#F到小字三組E。其獨特的樂器屬性決定了小號吹奏中高音穩定與流暢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將高音區域演繹得飽滿圓潤,才能切實并充分表現出該樂器的特點。故而在學習吹奏小號的過程中,高音區域的穩定與飽滿一直是學習者所投入精力最大的一項練習。
在眾多的小號獨奏樂曲及管弦樂作品中,若小號演奏者在演奏時無法較好地吹奏出譜面標識的高音,對于整個樂曲的演奏完整性與音樂形象都會產生極大的破壞,不僅令樂曲變得支離破碎,也無法推動樂曲發展,極大降低聽覺享受。如胡梅爾《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一樂章終部的華彩樂段,及羅西尼的《威廉退爾序曲》中由小號演奏的連續前八后十六分音符樂段,二者在高音區長段演奏的基礎上還融入了連續的高難變化技巧以推動樂曲發展,在該類情況下,若沒有扎實的高音區演奏能力,是無法勝任的。如此一來,解決小號高音練習中遇到的問題也就變得刻不容緩。筆者將從小號吹奏的嘴形方面進行剖析并提出相應解決辦法,進而幫助小號初學者解決困難。
二、呼吸系統及問題
(一)呼吸方法及位置
1.呼吸方法的選擇。氣息是小號能夠發聲的動力來源,而小號發聲則是由呼出的氣流經過嘴唇與號嘴發生振動摩擦從而產生的①,因此學會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是小號學習者必須掌握的基礎技能。而小號吹奏所采用的呼吸方法與慣常的呼吸方法并不相同,日常生活中我們多采用胸式呼吸法,即在吸氣時將氣全部吸入胸腔,吸滿后迅速呼出,但此法若用于小號演奏,則可能會造成頸部壓力過大、憋氣等不良演奏狀態,進而導致氣管收緊、呼出氣流不足,產生所奏音色纖薄、飽滿度不足等問題。為確保更好的演奏狀態與音樂效果,故在小號學習中多采用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是隨著呼吸腹部發生起伏,相對于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的優越性在于其呼吸深度更深、吸入氣量更大。人的肺平均有兩個足球大小,但一般人用胸式呼吸只調用了肺部最大呼吸量的三分之一,呼吸很淺且短促。導致的結果就是,雖然在正常呼吸,但是吸入的氧氣量不足,吸入氧氣被血液吸收的量更不足。
腹式呼吸法在吸氣時,腹腔與喉嚨會保持開放與放松,令空氣進入腹部。呼氣時,則需通過腹腔進行穩定收縮從而將氣排出。由于腹式呼吸比胸式呼吸更有深度,所以它能夠使直接影響肺的通氣量的膈肌(位于胸腔與腹腔之間的膜狀肌肉)主動運動起來。此法大大增加了肺部的氧氣吸入量,能夠更好地為身體補充氧氣,對日常練習小號和演奏保持充足的氧氣供給都有非常好的效果,故如今在小號的普遍教學中多采用此法。
2.“位置”問題。在小號高音區的日常練習與吹奏中,還需注意發力的“位置”問題。多數人在學習初期會產生一個對于小號吹奏的誤解,即認為小號演奏是靠嘴唇與號嘴的振動關系而發聲的,便在音區由低到高的吹奏中逐步給頭部、頸部以及嘴唇施加壓力,使得吹奏到高音區時,胸腔以上呈高度緊繃狀態,結果導致高音難以發聲。
3.二者之解決方法。運用腹式呼吸法進行無樂器的嘴唇呼氣練習。首先在吸氣時務必充分、足量,吸氣和呼氣間應一氣呵成,通暢進行,不能有憋氣的情況發生,讓氣流順利吹出。②可在下嘴唇上貼一根布條或紙條向前吐氣,吐氣時以令布條勻速浮動在一個穩定位置為目標練習,感受呼氣的流暢性與放松狀態。達到目標后,將此方法此狀態運用到樂器練習中,并保持同樣放松的狀態。
解決胸腔緊繃問題的方法為長音。長音,是管樂器基本功練習中最為重要的基礎練習,持續的長時間長音練習可解決小號吹奏中出現的絕大多數問題,對于解決緊繃、改善音色也有極大幫助,但日常的長音練習也必須掌握正確標準的方式方法,錯誤地 進行長音練習反倒功虧一簣、培養惡習。在練習時,首先令肩頸進入放松狀態,而后吹奏時務必注意長音的質量和穩定,保持音色的柔和,方能保持輕松的吹奏狀態。遞進到高音區的時候,切記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呼出的氣流和氣壓逐步加強,胸腔和頸部仍保持放松,保證腹式呼吸法準確運用。
(二)氣息保持
1.腹部氣息支撐問題。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后,吹奏小號高音的一大基礎問題便已解決。然而很多初學者即使在掌握腹式呼吸法后,仍然會出現音吹不長、保持不住,或高音站不穩、緊繃的問題,有時在中低音區吹得很好,音色飽滿,但一到高音區就緊縮,氣息混亂,甚至忘掉了腹部呼吸,這便是氣息未能在腹部支撐住。而氣息的支撐與小號演奏質量的高低是直接掛鉤的,如若學習者氣息不穩定或無法支撐住,便會出現上述不良情況。③
當我們空口哼唱時,可明顯察覺到腹部有一股力量在隨著音高的變化進行松緊有別的支撐變化,音越高,這種支撐力似乎越強。平時練習中,在演奏樂譜上,我們也都能看到上行漸強下行漸弱的表情記號, 它像圖表一樣顯示了氣息與音高的關系, 越向高音發展, 越要加強氣息的支撐力。吹奏高音需要高頻律的振動,而高頻律的振動需要強氣流的沖擊。
2.解決方法。在日常練習時,在下嘴唇上方貼一豎長的布條,而后運用腹式呼吸法正常吸氣,然后默唱小字一組G的音高開始呼氣,呼氣時令布條穩定保持在下嘴唇下方,呈穩定浮動,不出現時高時低的狀況,盡可能感受腹部的支撐力。緊接著將默唱音高提升至小字二組C,再次吸氣入腹部開始呼氣,呼氣時令布條穩定保持在下嘴唇中下方呈穩定浮動狀態,呼氣時要能明確感受腹部支撐力變得比吹前一個音時更強,呼出的氣流越來越快,氣壓越來越強。再逐步將默唱音高一步步提升,直到保持呼氣時布條與下嘴唇齊平,并穩定不晃為止,感受腹部支撐力的變化,明確并熟記。越到高音區,腹部就應當越緊實,膈肌越強硬和緊繃。而后令學生將此方法運用于樂器練習上,熟記于心,吹奏練習任何樂曲都要用這個方法對待高音,方能將高音穩定流暢地吹出來。
三、結語
要解決小號吹奏中的高音問題,一個標準自然且穩定的呼吸狀態是必不可少的。同時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以及各個相關器官組織的配合等都同等重要。而要掌握標準方法或者修正問題,則必須通過持久不斷的科學練習方能解決。
注釋:
①侯守安.如何吹奏小號的高音[J].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9(03).
②劉爽.小號高音區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四川戲劇,2014(01).
③嚴嵇元.胸腹式呼吸法在銅管演奏中的運用[J].音樂天地,2010(10).
參考文獻:
[1]任崢.小號演奏中的生理、心理機制初探[D].上海音樂學院,2016.
[2]陳銳.小號口型的建立與發展[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1(04).
[3]阿爾班.阿爾班小號—短號練習教程[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