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建霞 牛源淵

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繼召開了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等會議。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更是對思政課的改革創新做出了“八個相統一”等明確要求。開展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尤其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論述,重規律、強體系、抓隊伍,切實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更具有科學性、實效性和協同性,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地。
重規律,增強科學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特殊的實踐活動,任何一種實踐活動都離不開規律的指導。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啟示我們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下開展實踐活動,可以事半功倍。
深刻把握學生成長規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的首要問題是“培養什么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科學認識大學生群體,從學生成長規律出發,圍繞學生、關照學生,以學生為中心,尋找思想政治教育的興奮點和共鳴點。學生成長具有順序性和階段性、穩定性和可變性。《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整體規劃思政課課程目標”。學生成長還具有不均衡性、整體性及個別差異性,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從當下現實情況和學生思想狀況出發,就無法達到教學目的,學生就可能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產生懷疑。因此,要親近學生、貼近學生,真正了解不同學生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活動特征,廣大學生的話語體系與價值體系,才能將教師和學生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心圓。
深刻把握思政工作規律 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就充分地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并始終將思政工作作為其他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在長久的革命實踐中積累了諸多經驗。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立德樹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和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個人思想品德的養成既要內化于心,也要外化于行。無論是內化,還是外化,首要是接受必要的理論學習,從理論學習中確立個人思想品德的坐標和目標。因此,必須堅持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來武裝頭腦,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真正使學生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政治性和學理性的統一,以透徹、真實、全面的理論分析,去回應學生、說服學生和引導學生。
注重用規律指導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從客觀實際出發,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現的“低洼區”,切實加強規律指導,不斷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工作方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
強體系,提高實效性
實踐證明,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朝著“一體化”綜合改革的方向推進,思政教育領域的“四梁八柱”和“十大育人體系”不斷健全。在筆者看來,尤其是要加強課程、文化、實踐等重點環節,秉承“大思政”理念,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各個環節。
思政課程要理直氣壯 開展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認認真真講好每一節課,要防止形式化和做表面文章,理直氣壯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真理。在2019年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我們必須不斷加大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推動作用,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在教學目標上,要發揮好思政課主渠道作用,教育引導學生樹牢“四個自信”,做一名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有用人才;在教學內容上,要與時俱進地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帶入課堂,將社會熱點問題帶入課堂,打造融入式課堂,切實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解力與認同感;在教學手段上,要不斷引進先進教學技術,加快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運用新媒體技術使課堂“活”起來;在教學方法上,要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方法,創新優化教育教學方式,增加主題討論、辯論等實踐教學環節,使思政課更有親和力;在教學體系上,要加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思政課課程群建設;同時,要積極發揮思政課在課程體系中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用,各學科教師都要將教書育人在課堂上有機統一,各專業課程都要“守好本段渠”,加強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合,使專業課與思政課相得益彰。
文化氛圍要積極向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發展繁榮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切實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痹谌蚧途W絡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交鋒愈演愈烈,文化生態錯綜復雜,高校已經成為各種思潮交流碰撞的最前沿陣地,我們必須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守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處于指導地位,高校校園必須以中華民族幾千年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鍛造的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引領,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重中之重,它集中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對接的追求與成果,包括了我們所倡導的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凝結了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要切實通過宣傳、倡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構建大學生的道德與信仰。
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真正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將學生培養成理想遠大、信念堅定、道德高尚、意志頑強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