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琴兒 潘夢娜 錢志權



摘要:林產品貿易是一國調整森林資源承受能力和推動林業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國際形勢深刻復雜變化的背景下,結合社會網絡分析方法的節點度、節點強度和網絡密度3項指標,借助Gephi 0.9.2軟件對2009—2016年浙江省林產品出口網絡及其變動特征進行刻畫分析。結果表明,浙江省林產品出口在全國占據重要地位,但其增長表現有待進一步加強;浙江省林產品出度明顯提高,與全球的林產品貿易關系更加緊密;出口市場以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并重,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效果明顯;出口林產品主要集中于紙制品、木制品和家具,林業制造業行業地位有所變化;重要產品對重要市場出口集中度趨于提高,而美國是浙江省林產品出口的最重要市場。為穩固拓展浙江省林產品出口貿易,須著力開發“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積極應對“中美貿易沖突”,加快推動林業對外投資與合作,提高浙江省林業制造業科技創新能力。
關鍵詞:林產品;貿易網絡特征;“一帶一路”;中美貿易沖突;科技創新
中圖分類號: F323.7;F752.6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0)03-0290-15
全球對森林資源(或林產品)的需求一直在增長,但世界森林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衡以及供需時間差異,使得林產品在有限的區域范圍內難以實現市場均衡,林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成為必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木進口國和世界第二大林產品出口國,浙江省是中國的林業大省,是全國林業產業發展的重點區域之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在浙江省林業發展中得到了積極探索和實踐。浙江省嘉興市市嘉善縣的膠合板、湖州市南潯區的木地板、金華市東陽市的木線條、麗水市云和縣的木制玩具、麗水市龍泉市的木制太陽傘、溫州市和臺州市玉環市的木制家具、杭州市富陽區的紙制品等,都在全國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但是,受環保政策趨嚴、加征環保稅影響,浙江省的大量林產品生產企業不得不關停、搬遷和斷電。浙江省富陽區的造紙企業自2017年4月起開始實行分批輪休,每次輪休期長則1個月、短則至少10 d。2018年美國對華啟動“301”調查,木制品、紙板紙漿、家具等林產品赫然在列。2009—2016年浙江省林產品出口貿易合作伙伴從203個增加到223個,而美國是浙江省林產品出口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對美國出口占浙江省林產品出口總額的25.0%以上。因此,面對國際、國內諸多不確定性因素,鑒于林業生產與貿易的重要性,很有必要以浙江省為例,對浙江省林產品的出口成效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研究。
在全球生產分工體系逐步形成[1]和貿易關聯多樣化背景下,國際貿易的內涵越來越豐富,各國間的林產品貿易關系日漸錯綜復雜,采用社會網絡方法分析成為分析諸多國家間復雜貿易關系的一個新興研究方向,Ucinet、Gephi和Excel的power map是常用的社會網絡分析方法。Fagio等采用加權網絡對1981—2000年159個國家間的國際貿易進行了分析[2];陳銀飛等用Ucinet軟件分別對世界、區域的貿易網絡格局與空間經濟關聯性等問題進行了分析[3-5];而Liu等的分析則運用了Gephi軟件[6-7]。相比之下,Gephi軟件比Ucinet更適合追蹤動態關系[8]。目前,僅發現馬述忠等少數學者分別研究過1國或全球的農產品[9-10]、木質林產品貿易網絡及其發展動態等[11-12],尚未發現有運用Gephi軟件對中國省際層面的林產品出口貿易網絡相關問題進行定量研究。
1 研究方法、研究范圍與數據來源
1.1 研究方法
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可采用節點度、節點強度、網絡密度、聚類系數、平均路徑長度等5個指標對貿易網絡及其演化特征進行分析。因本研究只分析浙江省的林產品出口關系,不涉及浙江省的林產品出口伙伴間的貿易關系,因而聚類系數和平均路徑長度2個指標在本研究不適用。而節點度包括出度、入度和度,分別用以考察與某節點建立有出口關系、進口關系與進出口貿易關系的經濟體數量,本研究只涉及出度。節點強度表示2個節點間的貿易流量大小,可分為出口強度和進口強度,本研究只涉及出口強度。在Gephi可視化圖形中,節點強度越大,則邊越粗、顏色越深。網絡密度主要考察某節點對外聯系的緊密程度,是實際建立的貿易關系與可能建立的貿易關系的數量比值,取值范圍為[0,1]。
本研究構建的浙江省林產品出口網絡為1個1×n 階矩陣的有向加權網絡。以t代表年度、n代表網絡節點數量,以節點i代表浙江省、節點j代表中國以外的任一經濟體;aijt=1代表t年浙江省對經濟體j存在林產品出口關系,林產品出口額非為“0”;aijt=0則代表不存在林產品出口關系;節點i與j之間的連線即為“邊”,“邊值”(wij)以浙江省對該經濟體的林產品實際出口額進行賦值。假設中國的林產品出口網絡有n個節點,而浙江省與其中的l個節點已建立了實際的林產品出口關系。值為1表示浙江省與該網絡內的所有節點(國家)實現了全聯通;值為0表示浙江省在該網絡中處于完全孤立。網絡密度越大,表明浙江省的對外聯系越緊密,反之則稀疏。相關網絡與指標表示如下:
1.2 研究范圍
因林產品種類繁多,且相關概念及范圍并不統一。本研究綜合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有關標準,以及張寒等的分類方法,界定林產品的具體范圍包括HS44~HS49章的全部產品以及HS94章的以木、竹、藤、柳條或類似材料制的坐具、家具及其零件[13-14]。因此HS44代表木及木制品,HS45代表軟木及其制品,HS46代表稻草、秸稈、針茅或其他編結材料制品,HS47代表紙漿,HS48代表紙及紙板,HS49代表書籍及其他印刷品。
1.3 數據來源
本研究所需的浙江省林產品及浙江省貨物貿易出口數據主要從中國海關信息網定制獲取,而國家層面的相關數據主要從國研網獲取,研究期限為2009—2016年,重點選取2009、2016年展開對比研究。
2 結果與分析
2.1 浙江省林產品出口在全國占據重要地位,但其增長表現有待進一步加強
2009—2014年中國和浙江省的貨物貿易、林產品出口貿易均保持較穩健的增長,但在2014—2016年的增長表現很不相同,只有浙江省林產品出口在2016年回到或超過2014年的水平。浙江省占全國林產品出口額的比重高于相應的貨物貿易出口額比重,且浙江省林產品出口占浙江省貨物貿易出口的比重也相應高于全國。2009—2016年浙江省貨物貿易出口額增幅為101.1%,年均增長10.5%,分別高于全國的74.6%、8.3%;浙江省林產品出口額增幅為95.5%,年均增長10.0%,也分別高于全國的89.8%、9.6%(表1)。浙江省的林產品出口地位在國內趨于上升,但其占據浙江省貨物貿易出口的地位有所下降,因此浙江省林產品出口若須趕超浙江省貨物貿易出口或繼續保持在全國的出口領先地位,其出口潛力與貿易方向有待進一步挖掘。
2.2 林產品出度明顯提高,與全球的林產品貿易關系更加緊密
浙江省林產品出口的貿易伙伴數量從2009年的203個增加到2016年的223個,從表2可知,2016年浙江省各類林產品的出度都高于2009年,說明浙江開拓林產品國際市場的成效較為顯著。HS45、HS46、HS48、HS49產品的出度相比2009年分別增加了49、34、21、32,而HS44和HS94分別僅增加6、16(表2)。圖1至圖14分別為HS44、HS45、HS46、HS47、HS48、HS49、HS94產品的2009、2016年出口市場可視化圖,其中HS49的連線最密集;HS47的出度從6增加為16,出口關系最稀疏。以中國的林產品出口網絡節點數作為網絡密度計算的參考值。因統計口徑或獲取數據來源不一,計算得出的網絡密度值可能大于1。浙江省的HS44、HS46、HS48、HS49、HS9403產品出口網絡密度均高于或等于0.85;HS45、HS9401約為0.60;HS47最低,僅為0.15;而HS48的網絡密度為1.01,表明浙江省已將該產品出口到中國的全部貿易伙伴。
2.3 出口市場以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并重,“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拓展效果明顯
通過對比2009、2016年的出口市場可視化圖(圖15、圖16)可知,浙江省對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澳大利亞、荷蘭和沙特阿拉伯的節點連線顏色較粗、較深,對這7個國家出口林產品的貿易額均位居前10位;對加拿大、法國、俄羅斯聯邦的出口額在大多數年份也位居前十。意大利在2010年替代了俄羅斯聯邦,土耳其在2014年替代了加拿大,印度、阿聯酋、伊朗分別在2015、2016年替代了法國和俄羅斯聯邦。2009—2016年出口額排名進入過前30位的貿易伙伴有36個,包括發達國家11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1個、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4個(巴西、墨西哥、韓國、中國臺灣)。浙江省林產品出口已在東盟、西亞北非、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區域形成明顯的集聚態勢。
2.4 產品主要集中于紙制品、木制品和家具,林業制造業行業出口結構有所變化
對比圖17、圖18可以發現,HS94、HS44、HS46產品的顏色與線條2009年比2016年更深、更粗,但HS48、HS49剛好相反。由表3可知,浙江省林產品出口額從2009年的39.801億美元逐年增長,并提高到2016年的77.785億美元,其中HS44、HS46、HS94產品的出口額占比逐年下降,而HS48、HS49產品的出口額占比逐年上升。HS44、HS46和HS94的出口額占比總和從2009年的63.69%下降到2016年的46.05%,而同期HS48、HS49的出口額占比總和卻從36.26%提高到53.80%,HS45、HS47產品的出口額及其占比盡管2016年均比2009年有所提高,但其金額很小、占比很低。因此,從行業層面看,浙江省的紙制品行業出口地位有所提升,但木材制品行業的出口地位下降較快。
2.5 重要產品對重要市場出口集中度趨于提高,美國是浙江省林產品出口最重要的市場
在2009年浙江省林產品出口網絡中,出口總額超過1億美元的連線有9條,而2016年達到21條。出口額排名位居前10位國家的浙江省林產品出口額占比從2009年的54.9%提高到2016年的56.2%,排名前20位的國家從71.5%提高到72.1%,排名前30位的國家從80.6%提高到82.3%。將2009、2016年林產品出口網絡中小于6的度數過濾,分別得到過濾后的2009、2016年核心網絡圖(圖19、圖20),即重要林產品對重要市場的出口可視化圖,圖19、圖20都自動過濾掉了HS47產品,表明HS47產品的出口影響力很小。2009年的核心網絡圖將浙江省林產品出口網絡分為4個群組:第1組為HS48產品,第2組為HS45、HS49、HS44產品,第3組為HS46產品,第4組為HS94產品;而2016年只有3個群組,HS94進入到第2組與HS45、HS49、HS44產品合并為1組,其他產品的組別與分類不變。對比圖19、圖20可知,2016年的重要貿易伙伴數量相比2009年不增反減,表明浙江省林產品出口關系數量在提高的同時,貿易網絡的集權化趨勢卻趨于加強,浙江省林產品出口增加的更多是小額關系。而美國是HS47產品以外浙江省最重要的林產品出口市場。由各類林產品的2009、2016年出口市場可視化圖(圖1至圖8)可知,美國的節點強度最大,連線最粗、最深。浙江省對美出口HS44、HS48、HS94、HS45、HS46產品的出口額占同類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遠遠高于排名第2、第3的經濟體。浙江省對美國出口HS44、HS45、HS46、HS49、HS94產品的貿易額占比分別從2009年的32.3%、24.0%、8.7%、35.2%、22.6%,提高到2016年的43.4%、28.3%、12.6%、41.4%、34.6%;對美出口HS48的貿易額占比從19.5%下降到16.1%。浙江省林產品出口美國的貿易總額占浙江省林產品出口總額的占比從2009年的25.0%提高到2016年的28.1%。
3 相關對策建議
當前, 中國正處于新舊增長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而氣候變化、供需結構、世界經濟、國家間政治博弈等諸多因素也對中國以及浙江省的林業經濟以及林產品貿易發展、結構調整以及政策制定產生深遠影響。鑒于浙江省林產品出口在全國、浙江省的重要地位,以及浙江省林產品出口所取得的積極成效,為進一步穩固與拓展浙江省的林產品出口貿易關系,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3.1 深挖“一帶一路”區域的市場潛力
2009—2016年浙江省林產品出口額排名進入前30位的經濟體共有36個,包括21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1個發達國家和4個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由表4可知,排名前10位國家的出口額占比從2009年的54.9%提高到2016年的56.2%, 排名前20位國家從71.5%提高到72.1%,排名前30位國家從80.6%提高到82.3%。浙江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林產品具有較大潛力。
3.2 積極應對“中美貿易沖突”
美國是浙江省林產品出口的最大貿易伙伴。截至2018年10月的中美貿易戰第1批340億美元
清單豁免程序已于2018年10月9日截止。浙江省的紙板紙漿、木制品、家具和椅子等林業制造業企業,應積極會同相關政府部門和民間貿易促進機構,密切關注2 000億美元豁免申請程序公布情況,及時開展豁免申請,積極應對美國加征關稅對浙江省林產品出口美國的影響。
3.3 深化浙非林業投資與合作
2018年9月3—4日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提出的五大目標之一是促進中非經貿合作轉型升級,實施產業促進、設施聯通、貿易便利和綠色發展行動等。中非雙方一致認同中非合作應進一步加強針對性和有效性,要把非洲資源、人口紅利、市場潛力優勢同中國資金、設備、技術優勢有效結合起來。浙江省可積極利用技術與資源優勢,在非洲建立中非竹子中心,幫助非洲開發竹藤產業。除加強南南合作外,中國也應與發達國家建立更深的林業國際合作。
3.4 加快提高浙江省家具與紙制品業的科創能力
相比電機電氣設備、機械器具等高端制造業,林業行業普遍屬于低端制造業。目前,高端家具的市場利潤大部分都被國外品牌占據。絕大多數的中國家具廠,都在中低端市場爭得你死我活,復制抄襲他人的專利設計。浙江省的林業制造業企業應在研發設計上下功夫,積極建立和提高品牌知名度,獲得消費者認同。浙江省的家具企業可以細分市場,盡力做好一個細分領域,精準定位市場,形成品牌。
參考文獻:
[1]Johnson R C,Noguera G.Proximity and production fragment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2,102(3):407-411[2018-12-08]. http://dx.doi.org/10.1257/aer.102.3.407.
[2]Fagio G,Reyes J,Schiavo S. The evolution of the world trade web:a weighted-network analysis[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2010,20(4):479-514.
[3]陳銀飛. 2000—2009年世界貿易格局的社會網絡分析[J]. 國際貿易問題,2011(11):31-42.
[4]Song Z Y,Che S Y,Yang Y. The trade network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its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 to the global trade network[J/OL]. J Geogr Sci,2018,28(9):1249-1262(2018-07-27)[2018-12-08].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8-1523-8.
[5]梁經偉,文淑惠,方俊智. 中國-東盟自貿區城市群空間經濟關聯研究——基于社會網絡分析法的視角[J]. 地理科學,2015,35(5):521-528.
[6]Liu Z G,Wang T,Jung W S,et al.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J]. J Geogr Sci,2018,28(9):1233-1248 .
[7]蔣小榮,楊永春,汪勝蘭. 1985—2015年全球貿易網絡格局的時空演化及對中國地緣戰略的啟示[J]. 地理研究,2018,37(3):495-511.
[8]鄧 君,馬曉君,畢 強. 社會網絡分析工具Ucinet和Gephi的比較研究[J]. 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37(8):133-138.
[9]馬述忠,任婉婉,吳國杰. 一國農產品貿易網絡特征及其對全球價值鏈分工的影響——基于社會網絡分析視角[J]. 管理世界,2016(3):60-72.
[10]王 祥,強文麗,牛叔文,等. 全球農產品貿易網絡及其演化分析[J]. 自然資源學報,2018,33(6):940-953.
[11]龍 婷,潘煥學,馬 平,等. 基于復雜網絡的國際木質林產品貿易動態分析[J]. 經濟問題探索,2016(4):170-175,182.
[12]田 剛,姜晴晴. 2005—2014年國際原木貿易格局的社會網絡分析[J]. 世界林業研究,2016,29 (4):87-91.
[13]張 寒,聶 影. 我國林產品貿易的發展趨勢及國際競爭力研究[J]. 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8(4):11-16.
[14]程寶棟,秦光遠,宋維明.“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中國林產品貿易發展與轉型[J]. 國際貿易,2015(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