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英

伯明翰學派是當代西方美學和文化批評學派的代表之一,基本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英國伯明翰大學研究為主線形成,早期的主要成員一般是中下層家庭和工人階級。與以往普通學派的知識分子思想不同,伯明翰學派用有特點的方式和態度理解通俗文化,并研究其中的價值。《伯明翰學派:文化研究的源流與方法》一書由和磊教授所作,在2016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是作者通過對伯明翰學派文化的深刻解讀,憑借自己的獨特見解,闡釋該學派的中心和主題,并將其與芝加哥學派進行比較,明確分析了伯明翰學派的特色以及與其他學派觀點的不同之處。
本書分為七章。第一章為伯明翰學派的建立和發展,首先介紹了伯明翰學派的內涵和中心思想,同時也簡單介紹了學派建立的社會背景和發展的原因;再對其現狀作了闡述,開門見山,讓讀者對一個陌生的學派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章為伯明翰學派理論范式的尋找與轉換,主要介紹了該學派的幾個理論基礎,分為文化主義、結構主義、葛蘭西文化霸權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等,為接下來介紹學派的觀點奠定了理論基礎。第三章是霍爾與伯明翰學派,專門將學派的代表人物霍爾作為單獨的一章,可見霍爾對該學派的貢獻。第四、五、六、七章特點突出,分別以亞文化、媒介、女性和種族四種對象介紹其在伯明翰學派中的觀點并加以研究,形成獨樹一幟的理解。
筆者在做廣西民族大學201 5年校級科研項目“伯明翰學派的女性主義文化研究”( 2015MDYB002)時,對本書中的女性文化主義作了重點研讀。本書表明女性的從屬并不只是單方面的,而是與社會現實比如媒介結構、國家結構等相關聯的。也就是說女性從屬是結構性的,一個基礎就是對其自然屬性的探究。婦女研究小組的成立標志著伯明翰女性主義文化的誕生。作者看到當時社會無論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存在著男性和女性的區別對待問題,因此想通過小組的成立來改變歧視女性的看法。它的地位介于政治與知識之間,用知識來推動政治事件的發展,反之政治也可以影響知識的探索。這使得伯明翰女性主義研究與政治事件緊密相連。伯明翰學派對于女性主義的探討可以說具有先驅作用,對接下來關于女性主義的研究有著深遠影響。
本書是一本專門介紹伯明翰學派的名著,伯明翰學派是西方文化學派的源頭,具有深刻的研究意義,對今后文化學派的發展具有指導意義。本書對于女性主義文化的研究尤其別出心裁,提出了具有特色的觀點,在文化研究領域具有創新價值,是一本值得一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