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樊婷


當下,“挨罵”似乎是明星們的家常便飯。這不,口碑極好的胡歌也被罵了。這個中國影視史上首位80后白玉蘭視帝,不久前才憑《南方車站的聚會》入圍了第72屆戛納電影節的實力派男演員,這次卻在微博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原因竟是熱愛公益的他居然沒有為這次疫情公開捐款!一時間網上鬧得沸沸揚揚,“胡歌去哪兒了?”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每當發生重大災難,許多明星藝人都會捐款捐物,作為高收入人群,這確實也符合“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的傳統民意。然而,隨著網絡信息的高度透明和飛速傳播,這“民意”就漸漸變了味。
“捐?沒捐?”
“公開捐?非公開捐?”
“捐了多少錢?比XXX多還是少?在營銷號或微博上曬了沒?”
一旦不符合“標準”,就得挨罵。
這不,“零差評”的胡歌被罵慘了。事情要從一份捐贈名單說起。疫情形勢嚴峻的那段時間,一份明星捐款名單在網上刷屏,有網友發現,名單中沒有胡歌,這一下網友炸鍋了:胡歌去哪了?憑什么不捐款!
流言蜚語中,一名武漢兒童醫院的醫生實在看不下去了,在2月7日發了一條微博。內容顯示,胡歌早已向武漢市兒童醫院捐贈了100臺空氣消毒機。
眾所周知,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傳播之快,甚至一般口罩都難以預防抵擋,而空氣消毒機可以在短時間內高效安全地消滅空氣中的細菌和病毒,這對前線醫生來說是強有力的阻隔屏障。
除了這100臺空氣消毒機,胡歌還籌集了價值近百萬元的醫療用品送到武漢戰疫一線,并附上了手寫的感謝信:“疫情嚴峻,全國告急,你們如抗洪大堤般堅守在最危險的一線,不顧個人安危,與病毒抗爭,與時間賽跑,感謝你們,向英雄致敬!辛苦了,救治病人的同時請保護好自己!”
收下他捐贈和親筆信的前線醫生,在朋友圈表達了對胡歌的感激與敬佩之心。然而,胡歌本人自始至終都沒有站出來解釋,默默承受著一切。
曾幾何時,公益成了一種公開的比較,并由此上升到了衡量一個人是否善良的標準。一個演員想低調捐款,只因名字沒有出現在公開捐贈的名單上,就被網友抨擊“一毛不拔”。這種“道德綁架”引發的網絡暴力令人反感。胡歌的沉默,表達了自己的態度,而這態度背后,則是十足的底氣。
胡歌是典型的年少成名,從初二開始拍廣告,一直到高三,在廣告圈也算小有名氣。不僅演藝之路走得順,他還是個學霸,當年他以專業課第二的成績被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錄取,后來因父母不想他離開上海,他又以第三名的成績被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錄取。
2005年,還在讀大學的胡歌憑借《仙劍奇俠傳》里的李逍遙名聲大噪,后來又有了高分好劇《瑯琊榜》《偽裝者》《獵場》等。除了影視劇演員的身份,他還是話劇演員、配音演員。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沒有人討厭胡歌?”一個高贊回答:“為什么要討厭一個10年前是李逍遙,10年后是梅長蘇的演員?”
這是對他演技的褒獎,而他之所以“零差評”,還因為他的為人。
2016年的金鷹獎頒獎禮上,胡歌憑借《瑯琊榜》中的梅長蘇一角獲得“觀眾最喜歡的男演員”獎。發表獲獎感言時,他自謙獲獎只是因為“我很幸運,比更多人早知道,什么樣的演員才是真正的演員。”一場為他加冕的頒獎,變成了他對表演的致敬。此后每一次獲獎和頒獎,都是如此。
他熱愛表演,也發自內心地關注表演,關心演員的境遇和選擇,并懂得謙遜和取舍的重要。正當紅的時候,他宣布暫時息影去念書,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太可惜,然而,好友林依晨的一番話道出真意:“任何人都有被仰望和被輕視的時候,只有他知道自己該是什么樣的人。”
經年后歸來,他仍是少年,又添了滄桑和歷練,不僅作品入圍了戛納電影節、話劇獲了國際藝術獎,還憑借溫儒睿智的干練形象拿下了諸如阿瑪尼、凱迪拉克等國際一線品牌中華區的形象代言。


胡歌自己也不曾想到,與公益的結緣,緣于一場災難。而更沒有想到的是,當年剛剛憑《仙劍奇俠傳》紅起來的他,被隨后的一場車禍徹底改變了人生軌跡。
彼時,胡歌在拍完戲返回的途中因司機疲勞駕駛發生了嚴重的車禍,助理當場身亡,他的臉也幾近毀容,縫了一百多針,并進行了多次植皮手術治療。
直面傷疤,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康復后,他想通了:我既然活了下來,就不能白白活著。
從2006年開始,胡歌就一直走在低調公益的路上:為汶川地震錄制賑災視頻并捐款;以因車禍身亡的助理的名義捐贈了30所希望小學;參加救助流浪貓狗的活動;加盟陳坤發起的公益活動“行走的力量”等。
在這個過程中,胡歌也開始越來越“放飛自我”。去年,一張他不修邊幅、胡子拉碴啃蘋果的照片在微博上火了,有人扒出那是他在青海格爾木長江源“綠色江河”組織做志愿者時的照片。大家這才知道,原來從2013年擔任保護斑頭雁形象大使以來,胡歌就與環保公益組織“綠色江河”結下不解之緣,每年都要去青海做一個月的志愿者。
長江源頭環保小站海拔高達4600米,條件艱苦,沒有助理、沒有攝像師、更沒有星級酒店,他和志愿者同吃住在簡陋的板房里,和大家一起撿垃圾、修理設備、買菜做飯,宣傳環保公益。身體力行是最好的宣傳方式,在他正能量的影響下,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紛紛來到長江源做志愿者。有一個福建來的小伙子,總是把胡歌叫成“福哥”,惹得胡歌哈哈大笑。
在微博上,胡歌寫道:“公益事業是場漫長的接力跑,絕大多數人都只能負責其中的一小段。我們要做的不是個人成績的輝煌,而是讓這場接力能夠一直延續下去。”
做公益讓他懂得了奉獻的意義,也讓他拂去了許多雜念,更投入地沉浸在他熱愛的表演工作中。
一次演出后,一位89歲的奶奶來到后臺,自稱是胡歌的粉絲,想要胡歌簽名。后臺沒有桌子,他就趴在地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人生是一場難得的修行,不要輕易交白卷。
曾經,災難讓他失去了很多,經歷過生死,他才更加明白災難背后的真正意義,就如他在微博中所說:“人一輩子最大的財富就是經歷,用一點一滴的善意和愛心行動,讓人生變得更有價值和意義。”
未來的路,他還會在公益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用自己的言行影響更多的人參與其中,為創造更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