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水利局,江蘇 泰州 225300)
水工程具有歷史性、多元性和主導性等特點,屬于中華水文化的特色文化。如今,隨著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水工程文化建設的需求也隨之攀升。
由于歷史原因及區域文化的差異,水工程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且有“多元”解釋。水工程文化多指水工程所能發揮的人類社會對水之生態、環境、人文等“無形功能”需求方面的一切意識形態。文化水工程指既具備能發揮水之“有形功能”又具備能發揮水之“無形功能”作用的水工程。文“化”水工程指人們在興建、改造、更新水工程中,使水工程具有無形功能的行為和過程。
水工程建設一般有決策、規劃、設計、施工、管理5個具體環節,而在每個環節中都將水工程文化有效融入,將有助于展現和提升水工程的文化內涵和品味。
決策是文“化”水工程的第一環節,決定著文化水工程是否能夠順利實施。
從水工程文化創意到文化水工程的實施,每一步都需要多部門協調、配合,調動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這就意味著需要掌握決策權、話語權的機構或部門的相關人員、領導或一把手理解、支持、批準,或大力推動。有關文“化”水工程的理念、創意,項目及經費計劃,能否通過審查,關鍵在于這些部門審查者和決策者對文化水工程功能的認知程度。具體負責水工程計劃、規劃工作的相關部門(水利、住建、交通、規劃)、人員要做好水工程常規前期工作,形成融入水工程的初步文化創意。水工程建設部門做好相關前期工作,可使相關機關、綜合部門的關鍵人物產生或增加對水文化工程的理性認識。通過組織參觀,可使參觀者開闊眼界,產生或增加感性認識,了解本地水工程與先進文化水工程的差距,理解將文化融入水工程的必要性。
國家及行業頒布的法律、法規是指導水利規劃工作的指導文件。目前,國家和地方已出臺的500多個有關水利的規程、規范和規劃、設計、施工的標準與定額中,除《城市水系規劃導則》提到水利工程要融入文化方面的部分內容外,其余均未發現有此相關內容。而為了更好地在水工程中融入文化內涵、提升工程品味,建議在制定相關規范、規程、標準與定額時,應考慮從“河流兩岸生態化、河流節點園林化;水庫壩體藝術化、周邊環境自然化;閘站水上建筑雕塑化、周邊環境景觀化;樞紐工程形象化、周邊環境景區化;湖泊工程環湖濕地化、近湖環境秀美化”的高度進行制定或修訂。
在水利規劃中,將建設文化水工程與發展國家、地區水利旅游業作為規劃目標之一,列入國家和地方水利多目標規劃或綜合整治規劃中。讓這一規劃目標來指導規劃編制內容、規范下位規劃,直至將這方面規劃項目納入計劃,付諸實施。
文“化”水工程在水工程中的規劃可依據工程地理背景對所在流域或地區水系進行思考。
流域規劃:應注意彰顯流域文化特色,如黃河流域的華夏文化、治河文化;長江流域的巴蜀文化、荊楚文化;淮河流域的兩淮文化;太湖流域的吳越文化;海河流域的燕趙文化;珠江流域的嶺南文化;松遼流域的游牧文化等。
地區水系文化規劃:在接受上位流域文化規劃導向的前提下,參考地區主要河流或湖泊特有的、個性的文化元素,精心設計地區水系文化概念,并對下轄區域水系文化規劃和設計提出方向、意見或建議。
運用文化理念編制地區水系文化規劃的路徑見圖1。
在編制水利專業規劃時,應按照所從屬流域規劃中提出的有關水系文化內涵、品位目標或所從屬某一地區水利規劃的文化概念去創意和設計該規劃個性的文化主題概念。如有條件,還可具體規劃到每個工程項目的文化主題,提出美化要求等。
1.3.1 水工程文化創意
a.水工程文化創意重在調查研究,要深入了解水工程所在流域、地區的歷史文化、風俗民情、名人軼事、風景名勝、宗教信仰、建筑風格、娛樂方式、休閑風氣、交通能力、自然風光、文物遺址、旅游狀況等信息,經綜合分析和設計,找出能融入水工程的各種文化要素,形成文化水工程總目標概念,形成具體工程項目文化概念、生態要求、環境形象等綜合性文化創意。

圖1 運用水文化理念編制水系規劃、項目建議書的技術路徑(以泰州城市水系規劃為例)

圖2 河道工程設計注重文化內涵應研究的內容及工作程序
b.文化初步創意應融入常規水工程設計內容之中,同步進入方案總體布局、考慮平面布置、繪制技術圖紙,計算工程總量、提出施工方法、制定進度及計劃,納入工程概算。
有關文化水工程的創意、技術流程參見圖2。
1.3.2 水工程文化創意要點
a.空間意境營造,重在文化元素符號重新排列組合,文化元素符號的簡約、夸張、放大,集成、綜合,皆是創新,傳統文化解構與重構是創作靈感產生的源泉。
b. 特殊美學要素:“水脈宜流通”重在水體的流動性、水質的潔凈性、水流的多樣性、水工的差異性、水系的整體性;“綠脈貴參差”重在采用本土植物進行群植,特色植物進行穿插種植間植,解決好植物與水天、水岸、水坡、水面的關系;“文脈涵古今”重在文化元素的兼容性和獨創性,使景致添彩,化景為韻;要能使景觀生色,個性突出;要呈現區區殊異,各有獨創,各展生機。
c.標題系列設計是提升文化水工程內涵的主要手段之一。?符合邏輯;?對景觀結構優化;?對景觀文化內涵進行概括、凝練、整合、升華。標題題材可包括自然景觀、人文物藝、人物活動、季相天時等。通過畫龍點睛的標題,對觀眾、游客進行引導、熏陶,可達提升工程品位、彰顯文化內涵、凸顯工藝精華之效果。
1.3.3 文脈設計內容與方法
水工程文化內容可包括民俗、宗教、神話、傳說、名人、詩文、書法、繪畫、建筑、雕塑、植物造型等。而文脈設計內容主要為可融入工程的風土人情、傳統文化、歷史沿革、人文軼事等內容。同時,要對上述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合理詮釋、保護運用、恢復調整、創新升華等。還要考慮水工程周邊整體環境,對環境特征進行系統分析整合,按照融入要素的色彩、尺度、形態、符號、意蘊等制約條件,合理布局,使文化內容和形式與整體環境相融合、相和諧,使各種文化形態得以互補,相得益彰。
文脈設計方法。首先是全面了解各種文化元素的本質內涵,并讓其盡量釋放;其次是通過對文化元素的擴大、縮小、增加、刪減、疊合、借鑒、置換、分形等變易方法,注入新的活力,進一步豐富其內涵;最后,選用造型、色彩、聯、匾、銘石、標牌等手段,深化游覽者對文脈的認知。
建筑物表面藝術造型、外裝飾處理、藝術燈光布設、綠化植物配置,雕塑的藝術造型和銘石、藝術小品點綴,聯匾配置等,不是一般用工程或機械制圖能繪制出標準施工圖直接交付施工的,有些工程項目需要在施工推進中,通過多層次藝術創意疊加,反復修改設計和創作,才能定形、定內容。
對有一定文化內涵與藝術品位的水工程,應將這部分文化工程單獨發包,由具有能滿足各種不同文化需求的施工隊伍(或外加工)完成。水工程文化創造應貫穿于工程設計、施工的全過程。在完成設計施工圖的基礎上,設計者還需按工程進度,全程跟蹤。在施工過程中,設計者需要通過實地觀察,進一步完善原設計,同時還需和施工人員共同協商解決施工中發現的具體問題。因為施工者也屬于這一工程的審美客體之一,而且是極具經驗的審美客體。施工者在施工前應充分了解圖紙,通過設計交底,深入了解設計意圖,在文化水工程實施過程中,將設計意圖與實現手段進行研究比對,找出施工難點和解決辦法。在施工過程中,要給予施工者(包括設計者)二次文化創意的時間和空間。
施工者不需也不應完全處在被動地位,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盡量彌補原設計的不足。施工者是要解決工程中每一個具體細節問題的,而這些細節往往能為整個工程添彩。
有文化內涵與藝術品位的水工程不僅要給創意者、設計者合理的設計時間,而且也要給施工者精雕細琢的時間以及科學合理的施工周期,才能創作和制作出高品位的文化工程。
文化水工程的管理,一般分施工管理、日常管理、大修更新管理。
文化水工程建設,往往不是由一支施工隊伍來完成,除了各施工隊伍要抓好施工計劃、現場、經濟等管理外,還需區別文化工程是由業主還是由施工企業對其他專業施工隊伍進行發包,兩種情況均應做好管理工作。文化內涵、藝術品位較高的文化工程部分,一般都是與主體工程分開單獨招標的,需要區別于一般水工程,對其要實施有針對性的管理。
建成后的文化水工程,風景區管理機構或水管單位要對有文化內涵或一定藝術品位的主體工程建筑的外形、裝飾、亮化工程進行定期觀察,確保完整、無損、表面整潔、無污垢。
對文化水工程的歲修或大修要注意以下幾點:
a.沒有特殊情況,工程修理要盡量做到修舊如舊,確保工程形狀及裝飾工程恢復原狀。
b.對因水毀或其他特殊自然災害,確實不能完全恢復原狀的修復工程,應在盡量保持原文化內涵的前提下,做好修復水工程藝術造型及裝飾工程的設計,并確保工程藝術品位不低于原水毀工程的品位,以確保文化、景觀功能的延續性和連續性。
c.維修工程中相關文化工程使用的裝飾材料和工藝處理方法應和原文化工程相同或相近,尤其是不能造成明顯色差和形異。文化修復工程最好由原施工隊伍承擔,以確保工藝處理手法的一致性。
d.對確實不能恢復原狀的大修工程,有條件的情況下,應根據原工程相關數據,制作一座比例適當的原工程模型,陳列在水管單位適當地方,供游人參觀、欣賞,并記錄一段本地的水工程演變史,讓模型也成為景區的一個新的文化資源。
e.注意收集、保存、保護原工程有文化品位的藝術構件和藝術品。
文化水工程,要使其文化發揮更大作用和進一步提升其品位,認真發掘、保護、利用、開發水工程中的文化內容,可以實現進一步彰顯和體現水工程文化的價值。
發掘歷史水工程文化,使歷史文化在水工程中體現其價值。
a.對歷史水工程文獻資料的全面收集,時間跨度可從先秦至民國。文化種類、范圍,涵蓋地方志、水利志、游記、碑記、散記等。凡涉及水工程的相關資料均應一一檢索,為系統分析研究歷史水工程文化,做好資料準備。
b.在廣度上,要注意涵蓋其空間序列,就是要探究歷史水工程文化的性質、特征、范圍、藝術風格、形態構成、傳播途徑、人種群落、社會歷史背景、創造和形成過程、對社會發展和文化演進影響等及其涵蓋的哲學、文學、詩歌、藝術、科技、景觀、歷史、民俗等。在深度上,應注意涵蓋其時間序列,揭示其在歷史長河中不同階段所具有不同形態的文化水工程和水工程文化,探究造成這些不同形態的各種因素,從中得出具有規律性的內容,指導現代水利實踐。在準度上,就是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把握實質,準確定位,明確核心價值。
c.了解地域,找到表現歷史水工程文化豐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深入了解歷史,可激發文化創意的產生。發覺文化內涵,準確定位,明確創意方向。這樣可達到對歷史水工程中文化內容全面保護、科學開發、服務現代、傳承后世的目的。
對歷史水工程文化應實施搶救和綜合性保護。這項工作涉及確立保護原則和規劃編制、法規制定、生態保護、環境美化、文脈延續、景觀修復、水質治理、建筑物整治等多方面內容。
在搶救和保護遺產的實踐中,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2.2.1 本真性原則
保護原生的、本來的、真實的歷史原物,保護它所遺存的全部歷史文化信息,體現歷史延續變遷的真實原狀。切忌把遺產的價值直接等同于旅游經濟效益或產業效益,而由此造成的急功近利和過度開發。
2.2.2 整體性原則
在一定范圍內盡可能保持遺產的文化概念、結構的完整,以及與所在環境的和諧統一。水工程文化遺產,既有豐富多樣的內容與風格,又與特定的生態環境相互依存。要以全方位、多層次的方式來反映和保存其多樣性、豐富性,以確保完整地繼承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
2.2.3 科學性原則
客觀地看待仍然有實際使用功能的水工程文化遺產的發展和流變,遵循遺產自身傳承、演化規律,不斷調整保護措施;正確處理保護水工程文化遺產與發展地方經濟的關系,將水工程文化遺產與人們生產、生活聯系在一起,以水工程文化遺產的文化優勢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實現水工程文化遺產與社會生產力同步發展。
部分歷史悠久的水工程,至今還在發揮蓄、排、灌、航的“有形功能”,如都江堰、大運河、運鹽河、靈渠、坎兒井、芍陂、河套灌區等。對其有形功能的利用,應在維持和保護歷史水工程原貌的前提下進行,要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
歷史水工程能保存至今,本身就是一種特有的水工程文化。這一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珍貴文化寶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對今人和后代既有哲學的啟迪、藝術的靈感,又是美好的享受、文脈的延續。文脈是歷史水工程遺留下來的文化精髓,代表著這個工程的風格、風貌和靈魂,它的延續是動態的過程,源于對其文化內涵的準確把握和對核心元素的提取。并不斷在時空序列中利用當代科技手段和表現方式,進行外延和演繹。
水工程文化內涵,往往表現為詩心、書骨、畫眼、園趣、樂感、文韻、哲理等7個方面的單、組合或共同構成,成為水工程文化精髓。對水工程文化內涵的發掘和展現是通過品讀水工程所在地的地域特征,深入了解該地的歷史淵源,再仔細品味其文化內核,經過提煉加工而成的。用水工程的文化精髓去引領、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個性文化特征,借助傳播手段,可使水工程的文蘊、史跡、哲理得以充分展現。
水工程文化開發,就是發展水工程文化產業。發展水工程文化產業既可提升國家(地區)經濟實力,還可促進涉水科技水平、創新能力提高和擴大水工程文化影響力。
發展水工程文化產業,必須考慮品位、品牌、品賞的“三品”問題。研究品位,可促進水工程文化精品建設。研究品牌,將助力水工程文化產業發展。激勵品賞,會形成對水工程文化的需求和構成水工程文化市場。
水工程的文化品位,主要表現在水工程及其景觀上。有品位的水工程應具備以下特性:定位明確,要素顯現;風格淳樸,建筑大氣;個性鮮明,創新獨特;文元厚重,穿越時空。打造有品位的水工程景觀要注重“以人為本”,即要注重吸引人、感動人、深省人和惠及人的“四人”。因為,有“形”無“景”不引人,由“形”構“景”才能吸引人;有“景”無“情”難動人,以“景”生“情”方能感動人;有“情”無“理”不度人,由“情”參“理”才能深省人;有“理”無“市”難惠人,形成市場方能惠及人。
開拓水工程文化產業,要有品牌意識。一個好的水工程,可以成為一個好的品牌支點。水工程文化品牌是以經典的、高文化含量的、高藝術品位的水工程為核心形成與之相關聯的水工程文化產業。為使水工程文化產品內在價值最大化,需要形成文化產業鏈。水工程文化產業鏈,是以水工程文化產業為主導及其相關文化產業所共同構成的文化產業群。即把水工程文化產品盡量地嫁接到其他相關文化產品上去。水工程文化產業鏈有3種類型的關聯;?向上關聯指某一水工程文化發展與變化,引起其上游產業的變動效應,如播出與制作的關系;?向下關聯指某一水工程文化發展與變化,引起其下游產業的變動效應,如作品與產品的關系;?橫向關聯,即以主導品牌產品為基礎,開發系列相關產品和服務。
水工程文化產業鏈要打破體制壁壘,推動產業聯動與融合;形成水工程文化產業集聚,實行差異化、集群化發展。
積極探究水工程中文化內涵及品位的提升以響應國家弘揚中華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要求,是完善水利建設工作內容的重要措施。 我國的水文化源遠流長、多彩多樣、內涵豐富,具備歷史、人文、藝術、經濟和水利研究價值。在我國水利事業發展繁榮階段,要大力建設水工程文化項目,創建更美、更新、更具文化品位的創新產業,以水工程為載體,水文化為內核,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特有文化特色和璀璨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