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數學模型對美國新冠疫情發展進行了預測。研究顯示,目前美國疫情僅處于起步階段,峰值最早也要到5月份才能到來。如果不加控制,新冠病毒將遍及全美,峰值日新增病例可達到50萬。研究還認為,就算能把傳染率降到一半,美國未來兩個月感染人數也將達到65萬。因為有很多沒有癥狀或輕微癥狀的病毒攜帶者,美國未檢測到的病例數可能是目前確診數字的11倍,這也反映出目前美國的檢測能力還很滯后。
在上海一家名為44KW的酒吧,生活幾乎恢復了常態。調酒師為倚靠在吧臺邊的顧客們調制雞尾酒。人們各自聚在一起,說著話,品著飲料。酒吧在3月12日重新營業,之前閉門休息了一個多月。為應對新冠疫情,上海也和國內其他城市一樣實施過不同程度的封閉措施。對中國許多人來說,生活正在慢慢恢復正常。其他國家可以借此窺探當疫情最嚴重的階段過去以后會發生什么。在上海其他地方,女士們挽著胳臂走過重新開放的購物區。狹窄的人行道變得擁擠起來,居民們忙著光顧食品超市。
超市的貨架正在被清空,在金融市場上,現金成為唯一的珍貴商品。銀行、投資者和企業囤積現金的行為表明,金融市場正在掀起一波大規模去杠桿化浪潮,2008年的回聲越來越響亮。實體經濟和金融體系緊密相連。金融市場的混亂促使各國央行緊急降息,但這些舉措對緩解金融壓力收效甚微。疫情對經濟的沖擊日益嚴重,也迫使各國政府推出支持企業和消費者的支出措施。新冠病毒大流行引發的經濟沖擊正演變成一場金融危機。隨著經濟活動陷入停滯,企業正在為應對現金短缺做準備。許多企業開始使用銀行提供的信貸安排,這些貸款擠占了資產負債表中的空間,限制了金融集團在金融市場中運作的能力。
中國的《史記》中有形容福與禍的表述,大意是福禍如繩子般糾纏在一起。實際上,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禍”降臨在了中國的服務產業,但“福”也同時來到這個領域,這就是不需要人與人接觸的互聯網服務。在這里,西村友作以其供職的對外經貿大學為例,向大家介紹中國是如何利用互聯網的。“學校要求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使用微信進行學生管理與教學。由于我指導的學生需要盡快提交碩士論文初稿,所以我不僅通過郵件和短信,還通過視頻的方式進行論文指導。實際上,除了講課和指導學生,對外經貿大學校內的數字化和網絡化發展也非常迅速。比如,每學期末學生都需要提交小論文。學生在系統里上傳論文后,由機器進行自動檢錯查重,如果查重率超過40%,那么學生就難以畢業。受此次疫情影響,教育機構的互聯網化得到進一步發展。”他表示道。